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001神经系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二、脑脑干小脑间脑端脑脑分部13:40:14(一)脑干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中脑10:38:07脑干背、腹侧面10:39:2412对脑神经名称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庭九舌咽十迷副神舌下全12对脑神经连脑部位一端脑,二间脑三腹四背在中脑五六七八在脑桥最后四对延髓找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延髓延髓脑桥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10:39:39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脑桥基底沟小脑中脚(脑桥臂)三叉神经根、展神经根、面神经根和前庭蜗神经根17:47:52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中脑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根10:41:081、脑干的外形(背侧面)延髓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绳状体)薄束结节楔束结节16:56:361、脑干的外形(背侧面)菱形窝髓纹正中沟内侧隆起前庭区听结节面神经丘迷走神经三角舌下神经三角16:56:361、脑干的外形(背侧面)中脑上丘下丘滑车神经根16:56:361、脑干的外形(背侧面)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下(后)髓帆10:44:171、脑干的外形(背侧面)第四脑室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正中孔第四脑室外侧孔。10:44:552、脑干的内部结构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组成。神经核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白质:脑干本身各核团间的联系纤维、大脑、小脑和脊髓间相互联系的纤维束构成。网状结构:由灰质、白质相互混杂在一起交错排列而成。网状核和中缝核灰质19:07:08(1)脑干的灰质1)脑神经核除嗅、视神经外,脑干连有4种性质的10对脑神经。功能相同的脑神经核排列成断断续续的纵行细胞柱。16:51:48脑干内各神经核名称、位置躯体内脏内脏躯体传导运动核运动核感觉核感觉核中继核中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三叉神经中脑核红核脑滑车神经核副核Ⅲ黑质脑展神经核上泌涎核Ⅶ三叉神经脑桥核脑桥核桥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孤束延舌下神经核下泌涎核Ⅸ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薄束核疑核ⅨⅩⅪ迷走神经ⅤⅨⅩ楔束核髓副神经核背核ⅩⅦⅨⅩ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1)脑干的灰质1)薄束核和楔束核:是薄束和楔束的终止核。由此二核发出的纤维,呈弓状绕过中央管,在其腹侧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2)非脑神经核19:17:43(1)脑干的灰质2)下橄榄核3)脑桥核4)红核5)黑质19:18:12延髓经内侧丘系交叉横切面1)内侧丘系中央管内侧丘系交叉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交叉后的纤维上行成内侧丘系上行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19:21:45延髓平锥体交叉横切面2)脊髓丘系传导对侧躯干及四肢的温、痛、触觉的脊髓丘脑束与脊髓投向上丘的纤维合在一起,组成脊髓丘系,终于背侧丘脑。脊髓丘脑束19:22:373)三叉丘系脑干、间脑端脑横切面16:56:36①锥体束(2)脑干的白质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2)下行(运动)传导束皮质脑桥束19:27:07(2)脑干的白质除上述传导束外还有:①脊髓小脑前束;②脊髓小脑后束;③前庭脊髓束;④内侧纵束。16:56:362、白质—传导束上行(感觉)传导束起核交叉部位止核功能内侧丘系对侧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半身深感觉、精细触觉脊髓丘系对侧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半身浅感觉三叉丘系对侧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脑桥、延髓丘脑腹后内侧核对侧头面部浅感觉外侧丘系双侧蜗神经核脑桥斜方体内膝状体双侧听觉下行(运动)传导束起始部位行程终止部位功能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中央旁小叶前部内囊后肢、脑干、脊髓前角细胞支配躯干、四肢肌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1/3内囊膝部、脑干脑干躯体运动核支配头面部肌额桥束额叶皮质内囊前肢、脑桥脑桥核维持肌张力协调肌运动顶枕颞桥束顶枕颞叶皮质内囊后肢、脑桥脑干三维结构21:28:20(3)脑干网状结构脑干中,除了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长的上、下行纤维束以外的区域,纤维纵横交错,其间散在着大小不等的细胞团,这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其功能有:①接受来自几乎所有感觉系统的信息,②网状结构的传出联系则直接或间接地可达到中枢神经各个地方,③涉及脑和脊髓的运动控制及各内脏活动的调节,④网状结构内的纤维和细胞排列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是根据形态、纤维联系和生理功能组合成核团或纤维束的,位其境界不易区分。19:50:42(二)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在延髓和脑桥的后方,借小脑下脚,中脚和上脚与脑干相连。小脑与脑干间的腔隙即第四脑室。小脑上面小脑下面19:51:25(二)小脑1、小脑的外形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上面有:原裂小脑扁桃体绒球小结原裂19:53:01(二)小脑2、小脑的位置小脑位于颅后窝,脑干的后方,端枕叶的下方。16:56:36(二)小脑3、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核轮有4对齿状核顶核栓状核球状核16:56:36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二)小脑4、小脑的功能小脑主要接受大脑、脑干和脊髓的有关运动信息,传出纤维主要与各运动中枢有关。因此小脑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主要有以下几点:古小脑,与前庭核的联系,维持身体姿势平衡。旧小脑,主要维持肌张力。新小脑,随意肌收缩的力量、方向、限度和各肌群间的协调运动。19:57:49小脑绒球小结叶(原小脑)前叶(旧小脑)后叶(新小脑)分三叶基底核与小脑三维模型(二)小脑19:59:40小结小脑的功能1、维持身体姿势平衡。2、维持肌张力。3、随意肌收缩的力量、方向、限度和各肌群间的协调运动。小结19:57:49小结(三)间脑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间脑(前面)间脑(后面)20:19:27(三)间脑间脑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上丘脑22:54:45(三)间脑间脑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20:21:38位置中脑和端脑之间内腔即第三脑室组成包括五部分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中脑端脑小脑(三)间脑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又称丘脑。由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借丘脑间粘合(中间块)连接而成,其外侧连接内囊。丘脑位于间脑的背侧部,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被Y形的白质分为三个部分。分成的三个部分是:丘脑前核:与内脏活动有关。丘脑内侧核:接受丘脑其它核团纤维起整合作用。丘脑外侧核:深、浅感觉纤维外侧核大脑皮质,是感觉的最后中继站。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被“Y”形的内髓板分隔成3个核群。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背前核腹中间核腹后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1、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腹后核是躯体感觉传导路中第3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处。丘脑、松果体和下丘脑(三)间脑20:25:37(三)间脑2、下丘脑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垂体(三)间脑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视交叉(三)间脑(1)下丘脑的主要核团①视上核②室旁核漏斗核乳头体核(三)间脑视上核分泌加压素、室旁核分泌催产素。(三)间脑(3)下丘脑的功能(1)下丘脑与大脑边缘系统共同调节内脏活动,是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2)通过对垂体的联系,成为调节内分泌活动的重要中枢。(3)下丘脑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起,对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参与睡眠和情绪反应活动。(三)间脑3、第三脑室是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前方借左、右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后方与中脑水管相通丘脑、松果体和下丘脑(三)间脑20:35:43(四)端脑人脑概述8:36:59人脑概述(四)端脑20:38:21(四)端脑人脑概述19:54:45(四)端脑人脑概述19:54:45动物脑与人脑的区别(四)端脑8:58:01动物脑与人脑的区别(四)端脑20:40:53动物脑与人脑的区别(四)端脑20:40:53人脑回答问题(四)端脑20:42:07脑的三维模型(四)端脑20:42:20(四)端脑端脑:由两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是脑的最发达部分。左、右两半球之间由大脑纵裂分开。(四)端脑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半球表面布满沟裂,称大脑沟,隆起的部分称大脑回。大脑纵裂胼胝体大脑半球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岛叶(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四、端脑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大脑纵裂中央沟额叶枕叶顶叶顶枕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颞叶(四)端脑人脑表面沟回9:10:08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顶枕沟岛叶枕叶上外侧面中央前回顶内沟缘上回颞上回角回中央后回额中回额上回额下回颞中回颞下回颞上沟颞下沟顶枕沟距状沟枕颞内侧回内侧面扣带回胼胝体中央旁小叶海马旁回海马回沟侧副沟下面嗅脑:嗅球嗅束嗅三角钩海马旁回前部枕颞沟侧副沟2、大端半球的重要沟回(3)下面嗅球嗅束嗅三角边缘叶: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合称边缘叶。钩齿状回海马旁回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扣带回2、大端半球的重要沟回额叶的功能: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边缘系统功能:与情绪反应、性功能、内脏活动有关,海马与近期记忆有关人脑贮存与记忆2、大端半球的重要沟回20:55:18脑深部(边缘系统)的功能(二)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二)大脑皮质人脑的短期记忆(二)大脑皮质人脑长期记忆(二)大脑皮质人脑切片(三)端脑的内部结构人脑切片(三)端脑的内部结构人脑水平切(三)端脑的内部结构(三)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表面----大脑皮质深面----白质(髓质)白质中藏有基底核。端脑的内腔为侧脑室。(三)端脑的内部结构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的腔隙,两侧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室内有脉络丛,含脑脊液。中央部:位于顶叶前角:伸入额叶后角:伸入枕叶下角:伸入颞叶(三)端脑的内部结构20:42:52(三)端脑的内部结构前角1、侧脑室中央部后角下角脉络丛(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侧脑室前角中央部下角后角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中脑水管室间孔脑室三维模型(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5:49:44(三)端脑的内部结构2、基底核(1)纹状体纹状体的作用是维持肌张力的协调骨骼肌的运动。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新纹状体苍白球—旧纹状体壳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壳苍白球(旧)功能:调节肌张力调整姿势损伤:Parkinson症舞蹈病尾状核与豆状核壳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基底核与小脑三维模型(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6:23:42基底核三维模型(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7:15:53(三)端脑的内部结构2、基底核(3)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的深面,与尾状核尾部相连,属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其功能与内脏活动有关。人脑水平切内部结构(三)端脑的内部结构2.大脑髓质由神经纤维所构成,结构较复杂,可分为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1)联络纤维:是一侧半球内联系各回或各叶间的纤维。(2)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主要有胼胝体、前连合和穹窿连合。(3)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四)大脑半球的髓质1、联络纤维①钩束②上纵束③下纵束④扣带弓状纤维上纵束豆状核钩束下纵束扣带连合纤维胼胝体穹隆连合前连合(三)端脑的内部结构9:16:07(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4(3)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构成。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形成宽厚的的白质纤维板,称内囊。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面呈向外开放“V”字形3、投射纤维内囊前肢—额部内囊膝内囊后肢—枕部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豆状核下部(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5投射纤维丘脑前辐射额桥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顶枕颞桥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内囊分部及内容损伤症状:三偏综合征(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9(3)投射纤维内囊是投射纤维高度集中的区域,所以此处的病灶即使不大,亦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一侧内囊小动脉破裂(或栓塞)时,内囊膝和后肢受损,导致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对侧半身随意运动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偏肓,临床上称谓“三偏”综合征。脑深部的功能(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7:00:54(四)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是复杂和最完善的部位,发育出现脑沟和脑回。新皮质发育成脑沟和脑回。运动、感觉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意识思维的物质基础。据估计,人类大脑皮质的总面积约2200cm2,约26亿个神经细胞,它们依照一定的规律分层排列并组成一个整体。(四)大脑皮质原皮
本文标题:001神经系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7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