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00浅谈图形创意设计中的逆向思维
浅谈图形创意设计中的逆向思维文/刘翔2008年第10期商业文化(学术版)[摘要]: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形设计已进入了个性表现和计算机绘图时代,使得图形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各种风格的图形创意纷至踏来,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种典刑形式,在遵循定应用原则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表现在设计作品中,对于设计领域的创新意识,表现出神奇的作用。[关键词]:图形创意;逆向思维;平而设计图形是人们为传递某种信息而创造的种“新语境”,是象形图画把它表达出来的方法。图形创意是通过对创意的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过程。逆向思维是图形创意与表现的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进一步拓展图形创意与表现的空间。一、图形创意的思维基础和思维方式创意思维来源于英文CreativeIdea,直译该词组的含义为“具有创造性的意念(观念)”,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界定创意思维,就是指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图形设计作品的创意性源自图形创意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结果在本质上必然是新颖的,必须是产生人们无法预计的图形结果,必须是有目的的和目标明确的行动。由此而得出图形创意思维的定义:图形创意思维是指通过思维在客观事物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末有的思维成果——图形。它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享受和联想,带来新的信息和社会价值。图形创意的思维对于设计师来说是独立的个人行为,图形创意的过程就是个想象的过程。对于与受众的视觉沟通而言,它又是受众同设计师互动的交流行为。图形创意的创新性动力来源于创造性思维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展。图形创意的思维是为了获得有独创性的、新颖的图形,当一般的思维方法不利于解决这类问题,或者有效程度不高时,就应该考虑另辟途径。一、图形创意的思维表现形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黑格尔在他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表象思维”,并指出:“表象思维的习惯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与此相反,另一种思维,即形式思维。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傲”;实际上,他所说的这两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依靠感性形象,它的思维过程不靠概念思维,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感性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手段。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而抽象思维的过程始终是依靠概念进行的,就如同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感性形象一样。所谓抽象,实质上就是人类将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去伪存真,保留合理的普遍共识,丢掉表面琐碎的个别形式,经过理性的分析、判断、分类综合等。手段,加以提炼与升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们们是相互关联、交融并用的。它们既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在设计实践中,应学会合理的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我们设计思维的能力。2、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逻辑思维是思维的更高层次,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中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认识过程中感性、知性和理性的矛盾。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类对于事物概念的认识,也是在发展变化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概念却又是相对确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维得到提高与升华。逆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逻辑思维的延续。前面已经提到设计思维是需要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但是,对于平面设计来说,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导致相似的设计结果。而平面设计需要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工业化相当发达的时代,为了让受众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有个深刻的印象和全新的感受,这就需要设计师应具备独特的设计个性和创新的意识,而逆向思维正是达到这目的的最好方法。逆向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是逻辑思维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讲,逆向思维又是逻辑思维的更高层次。二、图形创意设计中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典型形式,集中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与反常规性。从事物矛盾双方的关联性来讲它是指从一种现象的正面想到它的反面或按相反的方向行事,找准事物的对立面并以此为基点展开构思的方法,是逆向思维创意的基本思路;从思维运动方向上是指思维作反向运动,采取与通常思考问题相反的方式,把对事物的思考顺序反过来,突破常规的进行思考,从似乎无道理中寻找有道理。一般在进行图形设计的思维过程中,我们是沿着惯有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而逆向思维就要打破这种定式,从全新的角度去进行思考,通过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将思考推向深层,将头脑中的创意观念挖掘出来;从心理接受的角度看,人们在接受到个视觉印象,尤其是熟悉的事物形象时,总是很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既有的“常规”或“习惯”印象,这些“习惯”或“常规”是人们生活中长期经验积累所形成的视觉定势,一旦接触到的视觉信号与既有经验定势相异,甚至截然相反时,眼前的悖异形象就会与脑中的定势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由此带来的视觉感知和心理刺激,会牢牢吸引观者视觉的注意力和心理警觉,引导他们去积极寻求传达内涵的释解。观者从最初打破视觉平衡到最后积极释读得到新的平衡,正是现代视觉传达过程的最佳实现。视觉悖异形象正是利用人们视觉心理中这种猎奇的本能和天性,以悖异视觉习惯的外形比例或色彩肌理,或空间位置等因素,在出乎意料之外,又归于情理之中的矛盾复合关系中,牢牢抓住观者的视线,使观者产生深刻难忘的印象,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视觉感知经验和接受心态。逆向思维改变了习惯性逻辑思维叙述,变化为多种别开生面的悬念叙述,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在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设计的标新立异、超越常规,将更有利于强化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起到出奇制胜的视觉传达效果。三、逆向思维的设计表现设计师以逆异于事物固有的客观自然规律和常规普遍逻辑去表现事物,充分发挥主观联想和想象,将现实与幻想、真实和虚幻、主观和客观有机地结合统一,创造出图形作品中种种反常、变异和矛盾的视觉形象和画面,达到准确而深刻地传达信息的目的。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图形之解构重组,荒诞怪异图形,图形互换,图形悖论等等。1、逆向思维之解构重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明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世界万物都可以逐一分解、分割成无数细小单位,而每个细小的单位都包含着被分解、切割的主体原本固有的特性。而重组即是整合,形象素材只有经过分析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当我们面对个设计主题,试图寻找多种视觉表达形式的时候,应事先将与主题有关的索材进行分解,然后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而且形象别致的造刑特征作为设计素材的重新整合。假如设计幅城市印象海报,并以“广州印象”为题,我们可以将广州的文化、经济、地域、民俗、饮食等作为基础,进行逐个分析,继而得到许多有关广州的概念,如:开放的、发展的、包容的、通俗的、商业的、美食的、拥挤的、喧闹的、新旧冲突的、充满机会的等,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得到创意的灵感和素材的发掘。解构有如裁剪,棉布只有通过裁剪才能制成新的时装。素材只有经过解构,才能整合成新的形象。物像只有通过解构才能获得多种不同的表现素材,引出截然不同的表现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2、逆向思维之荒诞怪异图形。荒诞就是不真实,不近情理,怪异就是奇特,不同于事物固有的原理。例如杜尚替蒙娜丽莎加上胡子,毕加索把花和通心粉结合在一起等等。在这些作品中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被不合时空逻辑地组合在一起,人们原有的理性的形象概念被打破,视觉习惯受到挑战。德国设计家弗里德德格林德勒在为系列动画片做广告设计时,运用了怪异图形的构造方法。一支红色钢笔尖穿过竖起的鸡蛋,从其顶部露了出来,它完全摆脱了常规观念中鸡蛋打开就会出现“蛋清、蛋黄”或“小鸡”的概念,相反,它使观者在惊奇的回味中,对该动画片的“新上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有效的信息传达作用。再如马塞尔.杜尚替众人熟知的蒙娜丽莎图像加上了胡子等等,在这种方式中,人们原有的理性的形象概念被打破,旧的视觉习惯受到挑战,透过无约束的反常规现象,潜意识的深层的东西被释放出来。从而打破真实与虚幻、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物理障碍和心理障碍,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势。3、逆向思维之图形互换。在图形创意中,为求得图像表现的丰富与完美,可利用图与地的视觉转换,也就是正形与负形的互换,在同一面面中表现出双重物象来。图底反转共生打破了人们的视觉惯性,它的使用拓展了图形创意设计的领域,让我们看到了底图的无穷妙用空间。同时,由于正负形的巧妙运用,一种形态能传达出两种信息,创造出的全新视觉形象能强烈地吸引观者的视线,达到迅速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的目的。设计史上著名的设计图形——鲁宾之杯,在图中首先给人看到的是画面中白色的杯子。然而,若我们的视线集中在黑色的负形上,又会浮现出两个人的脸形,设计师利用图地互换的原理,使图形的设计更加丰富完美。正式由于正负形的巧妙运用,一种形态能传达出两种信息,创造出的全新视觉形象能强烈地吸引观者的视线,达到迅速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的目的。4、逆向思维之图形悖论。图形悖论也叫图形逆论或图形反论。利用图形悖论设计的反常规图形是一种特殊而有力的现代视觉设计图形。其特殊性在于:一方面体现为作品中图与形的特殊视觉面貌;另一方面体现为设计者组织营造图形的特殊表现方法。其实质就是用逆向思维方式,制造自我矛后、自我冲突,并通过图形来显现逻辑、几何等方面的视觉矛盾。具体讲,就是指设计师以逆于事物固有的客观自然规律和常规的逻辑性去表现事物,并充分发挥主观联想和想象,将现实与幻想、主观与客观、可能与不可能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从而创造出种种反常、矛盾的视觉形象和画面。除上述的几种表现手法外,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设计的表现形式还有色彩、置换、拟人或仿物、打散或聚合的悖异等等多种表现手法。由于在图形创意过程中,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是以视觉传达为目的综合联想,因而设计出的作品的最终面貌往往是多种手法的穿插并用和交错融介,难以简单进行分割。总之,图形创意的逆向思维表现形式很多,笔者只是对其中的几种创意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在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设计的标新立异、超越常规,将更有利于强化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起到出奇制胜的传达效果。在图形的设计实践中,还有更多、更新的逆向思维创意表现方法有待我们去开发、探索。但形式始终只是设计的骨骼,创意是生命,内涵才是设计的灵魂。设计师在运用逆向思维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应该坚持从文化、精神、心理的层而去做设计,做到直正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参考文献:[1][美]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版社,1987,3P37[2][美]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P:36[3]杨昌彦.图形创意表现之探讨[J],江西科学.2005.06期[4]丰明高.平面设计中的图形与视觉传达[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4[5]翁炳峰.图形创意[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6]赵焕刚.《图形创意中的逆向思维与设计表现》.《现代企业文化》.2008.第卷第4期
本文标题:00浅谈图形创意设计中的逆向思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7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