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1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综合测验题库(附答案)
1《大学语文》综合测验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A.象征法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A.烘托铺垫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A.研究高深学问B.教育青年志士C.研究西方学问D.做官致富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和类比B.演绎和类比C.归纳和演绎D.类比和对比5.《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A.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区别C.梁惠王的治国方法D.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6.《秋水》中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得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7.“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A.《秋水》2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8.《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满招损,谦得益10.从整体上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失天下、先盛后衰来证明论点属于()。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12.《论毅力》一文中列举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C.显示毅力大小结果的差异D.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事业成功1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14.《论毅力》中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说理方法是()。A.归纳法B.正反对举C.层递3D.演绎15.在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学生们大多数就读()。A.文科B.理科C.法科D.医科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A.为做官提供方便B.研究高深学问C.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D.为发财提供方便17.蔡元培教育当时北大的青年学生不要()。A.以诚相待B.敬礼有加C.不敬师友D.互相亲爱18.《容忍与自由》中陈独秀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年龄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批判“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19.《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20.《容忍与自由》中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证明观点的方法属于()。A.例证法B.类比法C.对比法D.演绎法2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A.类比法B.概括法C.例证法D.演绎法42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A.感情的起伏不定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2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2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2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A.吃饭有很多功用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地点统一性联想C.相似性联想D.对比性联想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5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A.冯谖B.孟尝君C.齐王D.梁王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A.自刎乌江B.决战楚汉C.东城快战D.霸王别姬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A.东城快战B.决战楚汉C.自刎乌江D.霸王别姬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C.心理描写D.行为描写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C.吾不害其长而已D.不抑耗其实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6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动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B.当时社会的动乱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41.《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4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A.归有光《先妣事略》B.侯方域《马伶传》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43.《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744.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A.装假醉,唱无腔曲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45.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A.夸张手法抒情B.比喻手法抒情C.象征手法抒情D.借代手法抒情46.散文诗《秋夜》中,天空象征着()。A.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D.黑暗暴虐势力47.散文诗《秋夜》中,象征“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的是()。A.枣树B.天空C.小青虫D.小粉红花48.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49.《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指的是()。A.从江湖班变为“南洋武术班”B.从“南洋武术班”变为江湖班C.从小商人变为农民D.从农民变为小商人50.在《香市》中,往昔香市的主角是()。A.农民B.官吏C.工人D.小商人85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文中出现的“灯光”共有()。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52.《纪念傅雷》中,因为作者认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而引起了傅雷的()。A.第一怒B.第二怒C.第三怒D.第四怒53.根据《纪念傅雷》这篇文章,下面有关傅雷“怒”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怒”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B.“一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C.“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D.“最后一怒”导致轻生54.《哭小弟》中作者抄录了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这在全文中属于()。A.事件描写B.行为描写C.直接描写D.侧面描写55.《哭小弟》中“是好党员,是好干部,斗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排比、对偶B.对偶、反诘C.反诘、排比D.对比、反诘56.《都江堰》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这句话所用的手法是()。A.对比B.夸张C.层递D.排比57.《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金杖玉玺”指代的是()。A.发动战争B.兴修长城C.积累财富D.追逐权位958.《我与地坛》中描写古园中“那些谁也改变不了”的落日余辉,象征()。A.“我”倔强心魄B.我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C.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D.象征多种体验,多种心情59.《蒹葭》选自《诗经》中的()。A.《魏风》B.《秦风》C.《小雅》D.《大雅》60.《蒹葭》中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属于()。A.借典故抒情B.借景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事抒情61.有关汉乐府诗的说法错误的是()。A.“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B.汉乐府表现出现实主义传统C.汉乐府以四言为主D.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题诗62.《饮酒》的作者是()。A.王维B.陶渊明C.谢灵运D.李白63.《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的抒情方式是()。A.借比喻抒情B.借典故抒情C.直抒胸臆D.借景抒情64.《行路难》中用行为细节来抒情的典型诗句是()。A.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怀投箸不能食C.闲来垂钓碧溪上D.直挂云帆济沧海1065.李白《行路难》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式()。A.金樽清酒斗十千B.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D.将登太行雪满山66.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是()。A.杜甫B.辛弃疾C.李白D.王安石67.《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诗属于()。A.直接抒情B.自然天成C.移情于景D.融情于景68.《秋兴八首》象征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的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69.下面关于《秋兴八首》(其一)错误的是()。A.该诗用了融情于景、移情于景的手法B.该诗用了对偶的手法C.该诗用了语意双关的手法D.该诗议论、抒情融为一体70.《长恨歌》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宗元71.下列有关白居易的说法错误
本文标题:2011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综合测验题库(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8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