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1年14710月_自考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课程代码03706)本试卷共9页,满分I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十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l.理想信念之所以能成为种推动人生实政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它具有【B】A思想性B实践性c时代性D阶级性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昵?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说明【B】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行为规范B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主观臆造D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状态3.无产阶级追求的是牡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中国却首先要为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而奋斗。述说明理想的实现具有【C】A自发性B趋同性c曲折性D偶然性4.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以这种方式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实质上是【C】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B.以理想来肯定现实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D以现实来肯定理想5.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A】A.爱国主义B民主主义C.集体主义D理性主义6.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D】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C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7.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类的幸福”为主要指针,就是为人类谋幸福,为人民献身,这是人生的【B】A境遇B.社会价值c自我价值D自然生命活动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D】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C】A.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c.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D.沟通功能和辩护功能10.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井执定若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A.共产主义B集体主义c.以人为本D.为人民服务1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D】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B.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C.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12“慎独”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下列叙述中体现了“慎独”要求的是【D】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13.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有要求每位游客“不污损客户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的规定。这一规定体现的是社会公德中【C】A.文明礼貌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爱护公物的要求D。遵纪守法的要求14.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参与竞争,不怕困难、不晨艰险,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这体现了良好个人品德中【C】A正直无私的要求B忠诚守信的要求c勇敢进取的要求D勤劳节约的要求15.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讲信誉,不骗人、不弄虚作假、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B】A爱岗敬业舶要球B诚实宁信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服务群众的要求16.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醇,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A】A专一律他性B平等互爱性c生物本能性D.强烈持久性17.“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其中遵循党和政府的路线方制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珐律法规,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纪律和学校纪律,是“四有新人”中【C】A有理想的要求B有道德的要求c有纪律的要求D有文化的要求18.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这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A】A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B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要求19.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是【D】A重权利轻义务B重程序轻实体c重实体轻程序D权利义务相统一20.重证据是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关于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证据形式广泛,具有任意性B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C证据与案件事实未必都有实质性联系D证据可以由律师凭借丰富经验主观推断而来21.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各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指的是法的【A】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制裁作用22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C】A判决书B裁定书C.法律规范D法律原则23.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经济法的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4.在我国,有权进行审判解释的是【A】A.最高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各级人民检察院25.法律适用的主体是【A】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c.监察机关D.社会团体26.法律制裁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的是【D】A赔偿损失B排除妨碍C.劳动教养D没收财产2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B】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28.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B】A外商投资企业B.全民所有制经济C个体和私营经济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29.在丁列犯罪构成要件中,作为犯罪分类依据的是【A】A犯罪客体B犯罪主体C.犯罪客观方面D.犯罪主观方面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下列事项提起诉讼的案件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是【D】A不服诉讼处罚的B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C行政机关拒绝颁发相关执照的D行政机关奖惩其内部工作人员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ABCD】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2.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将理想划分为【ABCD】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33.五千年绵绵不断、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的表现主要有【ABCD】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立明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ACD】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强调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c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D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35.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ACD】A规范性和专业性B功利性和目的性C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36.个人品德建设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个人品德。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BC】A是对个人行为的限制B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c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隶D需依靠国家强制力量的保障37.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A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仅指国防安全B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c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也属于国家安全的内容D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中享有检举、控告的权利38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39.法律遵守是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这包括【AB】A.保护合法行为B.制裁违法行为C.进行法律编纂D加强法律监督40.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律部门的有【ABC】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A.虚幻性B.抽象性C.现实性D.狭隘性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9.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A.自我价值B.群体价值C.外在价值D.社会价值10.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11.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
本文标题:2011年14710月_自考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8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