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国际私法》试题和答案
国际私法试题第1页(共7页)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课程代码:0024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国际私法所包含的各类规范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规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B.冲突规范C.统一实体规范D.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2.领事婚姻,是指在驻在国不反对的情况下,一国授权其驻外领事或外交代表依其本国法律规定的方式办理结婚手续,成立婚姻的制度,它一般适用于()A.驻在国公民与本国公民结婚B.驻在国公民与任何第三国公民结婚C.领事官员与外交官员结婚D.在驻在国的本国侨民与本国侨民结婚3.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1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A.可以委托领事代理B.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C.可以委托外国律师D.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4.常设仲裁机构最早出现于()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5.“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地法”,该条冲突规范中的“离婚”在国际私法上称作()A.范围B.系属C.准据法D.连接点6.关于法律的区际冲突问题,正确的说法是()A.一般认为法律的区际冲突是一级冲突B.单一制国家内部不可能出现区际冲突C.法律的区际冲突只见于联邦制国家D.法律的区际冲突多见于联邦制国家或存在复合法域的国家7.我国立法对涉外继承准据法的选择采用了()A.区别制B.同一制C.遗产所在地法D.法院地法8.各国对国际私法的称谓不同,大陆法系各国一般称之为()国际私法试题第2页(共7页)A.冲突法B.法律适用法C.国际私法D.民法施行法9.进行法律选择时,必须了解和分析法律背后的政策与精神,倡导此种作法的学说是()A.结果选择说B.国际礼让说C.政府利益分析说D.本地法说10.在印度、叙利亚等国,当事人往往因宗教不同而适用不同的婚姻法,从而可能产生法律冲突,这种法律冲突被称为()A.区际法律冲突B.时际法律冲突C.人际法律冲突D.国际法律冲突11.最早在国内法中规定国民待遇原则的是()A.《德国民法典》B.《日本民法典》C.《法国民法典》D.我国《民法通则》12.根据1929年《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第1条第3款规定的精神,在一个单一的航空运输过程中,如果一个旅客受到三次损害,则他得到的赔偿的最高限额为()A.62500金法郎B.125000金法郎C.250000金法郎D.375000金法郎13.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A.10日内提出答辩状B.15日内提出答辩状C.20日内提出答辩状D.30日内提出答辩状14.在我国,自西汉到明末,对外国人基本上采取()A.特权制度B.排外制度C.平等待遇制度D.合理待遇制度15.《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规定,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的申请人给予优先权,该优先权期限为()A.发明和实用新型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6个月B.发明和实用新型为6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12个月C.发明和实用新型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12个月D.发明和实用新型为6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6个月16.我国有关冲突规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离婚适用()A.当事人的本国法B.受理案件的法院地法C.重叠适用属人法和法院地法D.有利于实现离婚的法律国际私法试题第3页(共7页)17.当今许多国家的立法对于失踪或死亡宣告的管辖权,往往采取()A.国籍国管辖B.住所地国管辖C.失踪者本国法院管辖D.居所地国管辖18.在国际私法的历史上,创立了国际礼让学说的著名法学家是()A.荷兰的胡伯B.法国的杜摩兰C.法国的达让特莱D.意大利的孟西尼19.在讲到“合同自体法”时,通常首先是指()A.与案件有密切联系的法律B.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C.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D.对债权人最有利的法律20.在国际立法方面,世界上第一个卓有成效的相互承认和执行对方仲裁裁决的多边公约是1958年的()A.华盛顿公约B.华沙公约C.纽约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21.对于一个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的国籍的确定,一般采取()A.仲裁地标准B.非内国裁决标准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22.可以申请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的有()A.世界上任何国家B.仅限于欧洲共同体国家C.仅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D.仅限于《巴黎公约》成员国23.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3条第1款规定:“有关警察与公共治安的法律,对于居住于法国境内的居民均有强行力。”这一规定属于公共秩序保留立法中的()A.直接限制的规定方式B.间接限制的规定方式C.合并限制的规定方式D.以上三项均不是24.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的作用在于保证()A.在内国的外国人与内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B.在内国的外国人与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C.在内国的外国人与在外国的内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D.在内国的外国人与在外国的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25.最早提出意思自治原则的是()A.萨维尼B.巴尔C.杜摩兰D.戴西26.在1932——1934年间首先提出先决问题的理论的是()A.英国的戚西尔和诺思B.英国的莫里斯和戴西国际私法试题第4页(共7页)C.法国的尼波耶和杜摩兰D.德国的梅希奥和汪格尔2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我国生效的日期是()A.1980年1月1日B.1981年1月1日C.1987年1月1日D.1988年1月1日28.国际私法中反映法律规避原理的著名案件是()A.1889年安东诉巴特罗案件B.1882年福果继承案件C.1878年鲍富莱蒙诉比贝斯科案件D.1878年特鲁富特继承案件2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A.当事人属人法B.婚姻缔结地法C.兼采A、B的混合制D.法院地法30.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时间是()A.1893年B.1967年C.1970年D.1980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物之所在地法是物权关系中最普遍适用的法律,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A.动产和不动产的识别B.物权的性质的认识C.物权客体的范围D.物权的内容E.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32.根据《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确定的准据法应决定下列问题()A.责任的依据和范围B.免除、限制和划分责任的依据C.赔偿损害的种类D.赔偿的方式及范围E.法院的管辖33.在涉外民事诉讼中,依法院国的冲突规则本应适用某一外国法,但因该外国法的适用会与法院国的法律与道德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时,法院国得据此排除其适用的制度叫()A.反致B.法律规避C.公序良俗D.公共政策E.转致34.国籍的消极冲突包括()A.生来便无国籍B.原来有国籍,后因身份变更或政治上的原因而变得无国籍国际私法试题第5页(共7页)C.属于何国国籍无法查明D.具有多重国籍E.具有外国国籍而无内国国籍35.各国在适用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依其属人法这一冲突规范时的例外或限制有()A.处理不动产的行为能力B.缔结婚姻的行为能力C.立遗嘱的行为能力D.有关商业活动当事人的行为能力E.适用于侵权行为的责任能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6.试述法律规避的构成要素。37.什么叫提单?提单有哪些法律特征?38.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它有哪些例外?39.简述认许外国法人在内国活动时的三种程序及中国的相关规定。四、论述题(本大题12分)40.试述《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1.X男与Y女均系甲国人,并在甲国内结婚后,又在乙国购置了一批财产和土地。20年后X去世,住所移至乙国的Y根据甲国法律在乙国提起起诉,要求以死者妻子的身份按夫妻共同财产取得X在乙国的遗产的一半和死者的地产四分之一的用益权。乙国法院受理了这个案件。依乙国冲突法规定,如认为本案乃属夫妻财产关系,则应适用结婚时当事人的住所地法。作为结婚时当事人住所地法的甲国法和作为不动产所在地的乙国法虽承认该Y无论依上述何种认定,均可取得死者遗产的一半,但她对余下地产的用益权,如依乙国法,她不能享有,而依甲国法,她可以享有。最后乙国法院对其定性为夫妻财产关系,适用为结婚当时的住所地法的甲国法,满足了Y对其余土地四分之一的用益权的请求。试问:(1)乙国法院在本案中作出识别时是以哪一学说为依据的?有无充分理由?(2)乙国法院在这里能依“准据法说”进行定性吗?为什么?42.试分析在以下情况发生时,根据“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来判定加害人的责任,是否合理?为什么?(1)两个A国人在B国度假和从事商业活动时,因口角导致一人对另一人的伤害,回国后,受害人向本国法院起诉要求依B国法赔偿其损害。(2)甲国边境一工厂在爆破自己一个废弃车间时,同时摧毁了乙国边境上的一个仓库,因而发生侵权行为之诉。(3)X国一食品公司将从Y国进口的罐头食品批发给Z国零售商,导致Z国一顾客在食用这种罐头后中毒死亡,因而发生侵权行为之诉。国际私法试题第6页(共7页)国际私法试题第7页(共7页)
本文标题:2011年4月全国自考《国际私法》试题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8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