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1年上海初任公务员培训考试复习范围
12011年上海初任公务员培训考试复习范围第一章公务员制度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含义P2公务员的义务权利、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通过和实施P22005年4月27日、2006年1月1日3.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P31、规范管理;2、保障权益;3、加强监督;4、建设队伍;5、促进廉政、提高效能4.公务员法的立法依据P3宪法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P41、马列毛邓三;2、基本路线;3、党干部路线、党管干部6.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管理原则P5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2、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重;3、任人为贤、德才兼备;4、分类管理7.公务员义务的含义P6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公务中作出或不作出行为的约束和限制8.公务员权利的含义P7享受利益或作出行为的许可和保障9.我国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关系P710.我国公务员义务的主要内容P81、模范守法;2、认真履职;3、为人民服务,接受监督;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6、保守秘密;7、遵守纪律;8、清正廉洁;9、其他11.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主要内容P91、获得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不得免、降、辞;3、获得报酬;4、参加培训;5、批评和建议;6、申诉和控告;7、辞职;8、其他12.职位分类的含义特点及实行职务分类制度的意义P11-P12对人员从事的公务进行分类特点:1、“因事择人”;2、基本要素工作性质、难易程度;3、由事确定位置;4、随职位变化;5、人事管理科学方法意义:1、选拔和录用提供依据;2、考核客观标准、培训科学依据;3、建立机关责任制、提高效率创造条件13.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P121、职位类别: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执法22、职务序列:领导职务:国正、国副、省正、省副、厅局正、厅局副、县处正副、乡科正副;非领导:巡视、副、调研、副、主任科员、副、科员、办事员3、级别:1~27;主任科员22~16;副24~17;科26~18;办27~1914.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P131、适用范围:主任科员及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开考试2、组织机构:中央、省级主管部门3、程序:公告、审查、考试、复审考察和体检、拟录用及公示、试用期15.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P15内容:德、能、勤、绩、廉,重点工作实绩方法:领导与群众结合、平时与定期、定性和定量方式:年度考核结果: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16.我国公务员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P17原则:精神和物质结合,以精神为主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处分:警告6、记过12、记大过18、降级24、撤职24、开除17.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P18任用方式:选任、委任制,领导:任期制18.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P20基本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主要内容:领导:任前公示、试用期;晋升方式:竞争上岗、公开选拔降职条件:考核不称职19.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P22类型和内容: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机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20.我国公务员交流和回避制度P24交流范围:公务员、国企事业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从事公务人员交流方式:调任、转任、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回避类型: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21.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P26工资:基本、津贴、补贴和奖金福利: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保险:因公牺牲、死亡、病故,亲属享受抚恤和优待22.我国公务员辞退制度P27不得辞职:1、未满年限;2、脱密期限;3、重要公务;4、审计、审查;5、其他3领导辞职:因公、自愿、引咎、责令辞退:1、两年不称职;2、不胜任现职,不接受安排;3、机关调整撤并等,拒绝安排;4、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5、旷工、逾期不归15天23.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的特性P29方式:法定和自愿自愿退休条件:年限30年;退休不足5年,年限20年;其他24.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P29申诉:对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要求复核和重新处理控告:侵犯其合法权益提出指控性质:权利保障性、权力约束性、行为监督性、制度保障性25.我国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P30特点:引入市场机制、开放灵活聘任方式:公开招聘、直接选聘26.与国外相比公务员制度的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P32—331、党领导;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3、为人民服务;4、统一管理,不“两官分途”27.我国干部选拔的用人标准P3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8.我国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P341、分类管理原则;2、较健全法律体系;3、科学竞争机制;4、正常代谢机制;5、廉政勤政保障机制29.我国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P34公务员制度的建立30.我国公务员制度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优秀人才?P34竞争上岗第二章公共管理基本理论1.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P37-38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及其他组织,为推进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公共事务进行调解和控制的社会活动公共事务、公共物品、公共权力、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公共治理2.公共物品的特征P38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3.公共权力的作用P381、维持社会秩序,保证生存和发展;2、保障制度供给,克服矛盾冲突;3、引导社会发展,阻隔和化解压力和挑战4.公共管理的内涵P39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45.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P391887威尔逊《行政之研究》5.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区别P401、主体对象,扩大;2、学科理论基础,广泛;3、学科研究焦点,“外部取向”;4、学科内容体系,多元;5、研究方法,案例研究6.中国最早的行政管理学研究专著P40张金鉴1935行政学理论与实践7.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P411、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2、理论性与应用性;3、实证性和规范性;4、公共性与管理性8.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P431、目的不同;2、效率意识不强;3、更强调责任;4、人事系统更加严格和复杂;5、政治性和公共性明显9.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P441、不完全竞争;2、外部非经济性;3、公共产品;4、经济稳定;5、内部非经济性;6、不完全信息;7、最优发展路径10.政府失灵的几种情况P451、内生性失灵;2、外生性失灵;3、政府体制性失灵;11.公共管理的客体包括P46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政治管理12.宏观调控的概念P48政府从保持总供求平衡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出发,通过宏观政策调整经济变量而影响市场变量以引导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公共管理活动。13.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P481、调节商品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价格保持稳定;2、要素市场价格参数和供求关系,长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3、调节产权市场参数和供求14.公共规制的主要内容P481、运用反垄断和促进有效竞争法干预市场行为,保持市场竞争合理性;2、产业政策和收益政策干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及投资行为,促进行业利润或收益平均化;3、运用公共政策措施调解外部性,使私人收益和成本趋向社会收益与成本水平。15.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的挑战P521、培育市场发育;2、深化体制改革;3、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16.公共政策的概念P54以政府为主公共机构在计划和方案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治和技术过程517.公共政策的功能P541、规范和导向;2、控制和协调;3、分配功能18.影响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主要因素P55制度、文化、环境、自身19.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原因P56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表现:1、政策敷衍;2、政策缺损;3、政策附加;4、政策歪曲或替代;5、政策照搬原因:1、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2、认知和能力缺陷;3、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4、监控体系缺失20.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P581、正视利益冲突,采取措施从根源上解决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问题;2、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和健全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和沟通机制;3、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监控体系21.成本效益分析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591、两种政策效益相等时,政策成本越小方案越优;2、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越优;3、效益与成本比率越大越好22.政策终结的障碍P611、心理;2、组织;3、利益集团;4、成本考虑23.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目的P621、利用“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2、委托或终止,缩小政府活动和职能范围24.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点P621、组织性;2、民间性;3、非营利性;4、自主性;5、志愿性;6、非宗教性;7、非政治性;8、公益性;9、合法性。25.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劣势P63优势:1、创新能力强;2、弥补“公正的缺憾”;3、风险承受能力强;4、便于社会沟通;5、适应性和灵活性强。劣势:1、“经济人”问题;2、委托代理中监管不足问题;3、交易费用问题;4、志愿失灵问题。26.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P661、独立性不够;2、资源不足;3、人才不足;4、法制不健全。27.发展非营利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对策P671、增强自主性;2、完善法制;3、拓展非政府财政资源;4、加快人才培养,提高生活保障28.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具体差别P681、资金来源;2、行动的法律依据;3、目标;29.绩效管理的概念P68通过绩效测量和评估方法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认识和控制组织自身发展及6对社会的影响。既包含测量和管理,也包含信息与行动。30.360゜绩效考核法概念P71全方位绩效考核法或多源绩效考核法,指从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获得被考核者信息,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评估过程。信息来源包括:上级,下属,同事,支持者,服务对象,本人31.预算的分类P71-72形式:单式和复式;内容:增量和零基;主体:总预算、地方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时间:经常、临时、追加和非常预算;程序:概算、预算草案、法定预算和分配预算。32.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P7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33.审计的分类P74主体性质:国家和社会审计从属关系:外部和内部对象:对国家机构的审计、对政党团体的审计、对事业单位和对企业内容:对财税部门执行预算的审计、对银行经营国有资金的审计、对国家机构使用行政经费的审计、对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的审计、对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和资金的审计、对使用国有资金进行基本建设的审计、对使用国有资金开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审计范围:全面和专项时间:事先、事中、事后34.公共财政管理模式P79经典、企业、治理模式第三章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1.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的关系P831、依法治国是前提;2、没有依法,就没有行政法治;3、行政法治是关键环节2.行政合法原则的内涵与外延P84-85内涵:1、法律优先;2、法律保留外延:1、行政权法定;2、行政行为依法进行;3、遵守法定程序;4、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3.行政适当原则的含义,如何理解行政适当原则P85又称行政合理原则,要求是行政行为内容客观、适当,符合法律原则及法治精神,行政机关运用自由裁量权过程中,应当把握尺度,做到与客观情况一致。理解:1、符合立法的目的和宗旨;2、具有正当的目的;3、符合法律精神;4、符合人情事理。4.行政公开原则的含义及其表现领域P85-867指特殊规定外,行政机关及公务员行政活动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监督表现领域:1、组织法领域;2、行为法领域;3、是行政程序核心原则之一;4、行政监督法既包括行政机关自身监督,又包括外部主体对机关监督;5、行政救济法领域。5.行政行为的特征P861、单方意志性;2、效力先定性;3、强制性6.行政行为的法律功能P861、赋予或剥夺权利;2、科以或免除义务;3、证明或确认关系7.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本文标题:2011年上海初任公务员培训考试复习范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9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