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一、选择题1.【参考答案】C【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知识内容】能量/内能/温度温标【试题分析】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7℃左右。故选C。2.【参考答案】A【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知识内容】物质/分子原子/分子【试题分析】在原子中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核子带正电。故选A。3.【参考答案】A【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生活中、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声音/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试题分析】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分辨。故选A。4.【参考答案】B【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磁现象/电流的磁场【试题分析】奥斯特在无意间发现了电磁感应。故选B。5.【参考答案】B【测量目标】基本技能/能正确的使用测量工具【知识内容】电磁运动/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定律【试题分析】放大镜是折射定律,穿衣镜和潜望镜是反射定律,近视眼镜是折射定律。故选B。6.【参考答案】C【测量目标】综合能力/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像速度【试题分析】由图a、图b可知甲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F拉=G,因为甲、乙两部的电梯总重相同,所以甲、乙受到钢索的拉力相等,合力相等。故C对,D错;由图知v=s/t得v甲=14m÷12s=1.16m/s,v乙=12m÷12s=1m/s,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秒内通过的路程甲比乙大,故AB错。故选C。7.【参考答案】D【测量目标】综合能力/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压强/压力压强【试题分析】由于A、B两个溶液液面相平在未加入原溶液前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公式m=ρV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加入原溶液后液面仍保持相平,由公式FN=mg,mg=ρVg,所以A的压力大于B的压力。因为P=F/S,所以pA>pB。故选D。8.【参考答案】C【测量目标】综合能力/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试题分析】电键S闭台前后,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不变有2种可能的原因:在开关闭合前后,若灯L不发光,说明是L断路;在开关闭合前后若灯L发光说明是电阻R短路。故选C。二、填空题9.【参考答案】220并联高压【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电压电压表电磁运动/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能量/电能/电能的获得与输送【试题分析】家庭电路正常工作电压220V;电灯之间是并联,如果串联一个会导致断路;远距离输电是高压输电减少损耗。10.【参考答案】运动状态惯性重【测量目标】综合能力/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经行处理和交流综合能力/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经行处理和交流综合能力/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经行处理和交流【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力/力力的图示机械运动/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机械运动/力/重力【试题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毽子在空中受重力作用但其有向上的运动惯性状态,所以还会向上飞行;毽子在空中受重力作用最终落到地面。11.【参考答案】无规则大热传递【测量目标】物理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知识内容】物质/分子/分子动理论能量/内能/比热容能量/内能/热量【试题分析】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一定质量的其他物质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常选用水做冷却剂;热量可以通过介质进行传递。12.【参考答案】150不变运动【测量目标】物理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能量/机械能/动能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参照物【试题分析】根据公式s=vt=300km/h×0.5h=150km;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速度和质量,就看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列车的质量和速度均不变,所以列车的动能不变;列车以树木为参照,是运动的。13.【参考答案】31010【测量目标】物理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欧姆定律电磁运动/简单电路/电阻【试题分析】根据电流公式I=q/t,q=It=0.3A×10s=3库;可根据欧姆定律U=IR,R=U/I=3V÷0.3A=10欧;电阻是导电材料的固有属性不随着通过它电流改变而改变,所以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仍为10欧。14.【参考答案】2.94×1049.8×106不变【测量目标】物理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机械运动/浮力/浮力机械运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试题分析】潜水器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103千克/米3×9.8N牛/千克×3米3=2.94×104牛;潜水器受到的压强:p=ρ液g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1000米=9.8×106帕;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不变,∵F浮=ρ水gV排,水的密度ρ水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15.【参考答案】变小变小【测量目标】物理综合能力/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滑动变阻器电磁运动/简单电路/并联电路极其简单应用【试题分析】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1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滑动变阻器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电路总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干路中的电流表A示数减小,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的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将变小。16.【参考答案】①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原长与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弹簧伸长量不同②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原长不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弹簧伸长量不同【测量目标】物理综合能力/能针对给定的任务,设计和评价探究方案,得到初步的结论。【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力/力的测量【试题分析】①a和b它们的原长都是L0,即原长相同,它们的横截面积也相同,测力计读数都是6N,即两弹簧受的拉力相同,两次实验用的弹簧A、B是用不种金属丝制成的,即材料不同,这样控制了弹簧原长、材料横截面积、所受拉力这三个因素相同,材料这一因素不同,我们看到ΔL2大于ΔL1,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②a和c两次实验用的弹簧A、C用同种金属丝制成,即所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它们的横截面积也相同,测力计读数都是6N,即两弹簧受的拉力相同,两根弹簧的原长是分别是L0和L0′,即原长不同,这样控制不变的因素是材料、横截面积、拉力,变化的因素是原长,我们看到ΔL3大于ΔL1,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三、作图题17.【参考答案】如图所示第17题图【测量目标】物理基本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力/力力的图示【试题分析】画出大小表示2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作沿绳子向上、大小为4N的拉力。18.【参考答案】如图所示第18题图【测量目标】物理基本知识/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基本物理科学方法【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现象/右手螺旋定则电磁运动/简单电磁现象/磁场磁感应线【试题分析】①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则其左端为S极,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由此可以确定磁感线的方向。②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靠近螺线管的N极的一端是小磁针的S极,则另一端为N极。③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结合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四、计算题19.【参考答案】1.8×104J【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能量/内能/热量【试题分析】铝块吸收的热量Q=cmΔt=0.9×103J/(kg·℃)×0.5kg×40℃=1.8×104J。20.【参考答案】300J30W【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能量/机械能/功、功率【试题分析】由做功公式的W=FS=50N×6m=300J;功率公式的P=W/t=300J÷10s=30W。21.【参考答案】①0.2A②10Ω③90J【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综合能力/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电磁运动/简单电路/欧姆定律能量/机械能/功、功率【试题分析】①由a图知2电阻为并连,所以U1=U2=U=6V,则电阻R1的电流I1=U1/R1=6V÷30Ω=0.2A;②由b图知电流表电流I=0.8A,由a图I2=I-I1=0.8A-0.2A=0.6A,所以电阻R2的阻值R2=U2/I2=6V÷0.6A=10Ω;③电阻R1做的功30焦所用的时间t1=111IUW=30J÷(6V×0.2A)=25s,电阻R2做的功W2的时间t2=t1=25s,W2=U2I2t2=6V×0.6A×2.5s=90J。22.【参考答案】①1600Pa②27:8③当h<0.16m时,pA'>pB';当h=0.16m时,pA'=pB';当h>0.16m时,pA'<pB'【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综合能力/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压强/压强机械运动/压强/压强机械运动/压强/压力【试题分析】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FA/SA=64N÷(0.2m×0.2m)=1600Pa;②由题知物体AB的质量mA=mB=6.4kg,所以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ρA:ρB=mA/VA:mB/VB=27:8;③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比值为pA':pB'=ρAg(0.2-h):ρBg(0.3-h),设切去高度为h时,pA'=pB',即:ρAg(0.2-h)=ρBg(0.3-h),解得:h=3/19=0.16,所以当h<0.16m时,pA'>pB';当h=0.16m时,pA'=pB'当h>0.16m时,pA'<pB'。五、实验题23.【参考答案】质量砝码大小水平【测量目标】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知识内容】物质/学生实验/用天平测质量【试题分析】经常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测量时要“左物右码”,并且测量前一定要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证天平平衡。24.【参考答案】高度中央60~70清晰【测量目标】基本技能/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器材、确定操作步骤和处理实验数据综合能力/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知识内容】电磁运动/学生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分析】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凸透境中心及光屏中心要在一条直线上,并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成像的位置。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5.【参考答案】①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②4或5或6③体积相同的实心物块,密度小的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大④0.8×103~1.6×103【测量目标】基本技能/能
本文标题: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9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