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03中国地理(第三章).
第三章海岸及海域第一节海域环境第二节海洋资源及其评价第三节海岸第四节海岛中国地理电子教案教学重点第三章海岸及海域关键词•阐明中国海底地貌和水文特征。•评价海洋环境的优势与不利影响。•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状况。•渤海(BohaiSea)•黄海(YellowSea)•东海(EastChinaSea)•南海(SouthChinaSea)•海洋环境(seaenvironment)•海洋资源(searesources)内容结构第一节海域环境第二节海洋资源及其评价第三节海岸四大海域、海底地貌、海洋水文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量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第四节海岛基本格局、滩涂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基本类型、海岛资源评价第三章海岸及海域第一节海域环境一、海域范围第三章海岸及海域图3-1中国海域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总面积约473×104km2。4个海域划分的根据:海域的地理位置、地理轮廓、海洋物理性质、生物体系、海底地貌等因素所表现的差异。渤海第三章海岸及海域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海域南海面积8×104km2,是我国的内海。平均水深18m,小于30m的范围占总面积的95%。面积38×104km2,平均水深44m。黄海分为北、南两部分,北黄海平均深38m,南黄海平均深46m。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为140m。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面积77×104km2,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平均水深349m,最深点为2719m。面积约350×104km2,平均深度1212m,大陆架以下为阶梯状大陆坡,大陆坡向下为水深大于3500m的中央盆地,最深处可达5377m。处于菲律宾海盆西北部。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二、海底地貌(一)大陆架第三章海岸及海域渤海、黄海、东海海盆,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南海海盆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这些板块的运动建造了中国海域的地质格局。在此基础上,环海陆地上的河流把丰富的物质输送入海,沉积到海底,进一步改造了海底的形态。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其外缘转折点水深约在100~170m,大陆架宽度为240~650km,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两广沿岸大陆架宽约180~260km,转折点水深150~200m。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千米。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二)大陆坡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坡底水深范围在800~4200m,坡度2°40',最大坡度达4°。(三)海槽与陆缘海盆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总体呈北东-南西向,海槽长840km,平均宽约70km、北浅南深。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1500km,最宽处820km,北部海底平坦,水深为3400~4000m,向南缓倾斜,中部水深为4000~4300m,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4300~4400m,其间有一系列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丘群。图3-2中国海域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三、海洋水文(一)海水温度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图3-3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度海域水温的年均值,渤海约12℃,黄海约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二)海水盐度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渤海约30‰,黄海3l‰,东海33‰~34‰,南海34‰以上。图3-42月表层盐度分布图图3-58月表层盐度分布图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流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外来的黑潮暖流;二是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图3-6黄海、渤海及东海海流系示意图(三)海流第三章海岸及海域黑潮暖流起源于吕宋岛以东洋面。主干流沿台湾以东,经台湾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进入东海,顺东海大陆坡向东北流去。在台湾东北,黑潮向北分出一股支流,称台湾暖流。南海海域的海流较为复杂。过去认为,从表层至200m深处的上层水体都在季风的制约下流动,夏季东北漂流,冬季西南漂流。后来发现,在广东外海冬季期间,海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并非总体都是如此,在较深的水深处,有一狭窄的逆风向海流,且流速较大。图3-7南海海域冬、夏季风漂流图第三章海岸及海域(四)潮汐中国沿岸潮汐系统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以前者为主,潮汐类型复杂。渤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正规半日潮为主,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至蓬莱一带属正规半日潮,秦皇岛以东和神仙沟附近属正规全日潮,黄河口两侧为不正规全日潮。黄海沿岸基本上属于正规半日潮,威海至成山头和靖海角、连云港外为不正规半日潮。东海大陆沿岸除宁波至舟山之间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外,其余为正规半日潮。台湾西岸从基隆至布袋为正规半日潮。其余为不正规半日潮。南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全日潮为主,其中汕头至海门、珠江口至雷州半岛东部、海南东北部、南海诸岛为不正规全日潮。雷州半岛南段和广西沿海为正规全日潮。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杭州湾最大,澉浦、尖山等地在5m以上。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五)海域环境评价(1)区位优越。(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4)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5)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和海洋空间条件得天独厚。(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4)赤潮。•优势•不利因素第三章海岸及海域第二节海洋资源及其评价一、海洋生物资源(一)鱼类资源我国近海海域鱼类有1694种,其中150多种属重要经济鱼类。仅分布于我国海域的特有鱼类主要有广东鳐、中华鲟、白鲟、中华小公鱼、尖头银鱼、短头鳗鱼、黄唇鱼、中华马鲛等。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共有20278种,以鱼类、头足类、虾蟹类为主,其中以鱼类数量最大。我国近海海域的虾类有300多种、磷虾类42种、蟹类600多种,产量最多的是对虾、毛虾、鹰爪虾、白虾、龙虾及三疣梭子蟹、青蟹等。(二)虾蟹资源第三章海岸及海域渤海:辽东湾、滦河口、渤海湾、莱州湾黄海:海洋岛、海东、烟威、石岛、青岛、海州湾、吕泗、大沙、沙外东海:长江口、口外、舟山、鱼山、温台、闽东、闽中、闽南、台北、台东南海:汕尾、甲子、汕头、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珠江口、电白(三)主要渔场我国海域共有70多个渔场(四)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渔业捕捞过度,海水养殖管理不善。(2)河口、港湾和海水养殖密集区近岸水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3)围垦、水利、海洋工程的不良影响。(4)珍稀海洋生物濒危。图3-8中国沿海养殖场二、海水化学资源(一)海盐第三章海岸及海域海盐是我国盐业资源的重点,5000多年前(仰韶时期)就已从海水中生产食盐。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北方沿海滩涂,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高温、少雨、强日照、多风同期集中在4—5月,成为我国盐田的集中分布区和海盐生产基地。北方海盐生产分为辽宁、长芦、山东和江苏四盐区。地下卤水资源是渗漏到地下的浓缩海水,其浓度一般比海水高2~6倍,从中不仅可提取氯化钠、氯化钾、芒硝等,而且含有溴、碘、铀、锶、铜等多种元素。据调查,莱州湾沿海、河北、天津、辽宁沿海地区均有地下卤水发现。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二)海水中其他化学元素的提取海水中溶存着80多种元素,其中不少元素可以提取利用,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据计算,每立方千米海水中含有3750×104t固体物质,其中除氯化钠约3000×104t外,镁约450×104t,钾、溴、碘、钍、钼、铀等元素也不少。中国海域镁在海水中含量很高,仅次于氯和钠,居第3位。溴的浓度较高,平均为67×10-3mL/L,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储存在海水里,故溴有“海洋元素”之称。碘在海水中的浓度只有0.06×10-6,属于微量元素。钾在海水中的总量为500×1012t以上。海水中所含钾的储量远远超过钾盐矿物储量。铀海水中的总量非常可观,达45×108t,相当于陆地储量的4500倍。一吨海水中所含重水的核聚变反应,可释放出相当于256t石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重水核聚变反应可释放出相当能量,海水中约有200×108t重水。提取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三)海水资源利用海水资源,专指海水中的淡水资源及海水的直接利用。由于世界淡水资源日趋短缺而海水却极为丰富,通过海水淡化工程把海水中的淡水开发出来,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海水淡化现有20多种技术方法。目前技术纯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是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海水直接利用,包括沿海工业冷却用水(特别是在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生活用水(如冲洗、除尘、消防等)和耐盐植物灌溉。这是海水资源开发的另一领域。海冰资源开发•中国最高纬度的海区冬季结冰•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降低盐度•渤海海域内水深较浅,盐度较低辽东湾自然成冰第三章海岸及海域图3-9辽东湾MODIS景观图(2001年1月15日)海冰开发与利用思考•辽东湾是最理想的海冰开采基地,严重低温年重现期为6年•较低温年的保证率为80%,平整冰层厚度10~20cm•工厂化转化海冰为淡水的选址应设在渤海湾的塘沽以北•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用于沿海地区农田灌溉和工业冷却等•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矛盾,增加淡水储备能力•减缓对南水北调的依赖程度第三章海岸及海域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三、海底矿产资源(一)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中国近海海域广阔的大陆架,它们既有长期的陆地湖泊环境,又有长期的浅海环境,接受了大量的有机物和泥沙沉积,形成了数千米至万米厚的沉积层,其油气资源之丰富,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中国近海海域共发现18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30×104km2,其中近海大陆架上已发现的含油气沉积盆地9个,面积90×104km2,较深海区已发现的含油气沉积盆地9个,面积40×104km2。石油资源量约500×108t,天然气资源约22.3×1012m3。主要油气盆地:渤海油气盆地南黄海油气盆地东海含油气盆地珠江口油气盆地莺歌海含油气盆地北部湾含油气盆地台湾浅滩盆地深海区含油气盆地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二)滨海砂矿我国海岸线漫长,入海河流携带的含矿物质多,东部地区因经受多次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这些含矿的岩石风化后的碎屑就近入海,在海流、潮流作用下,于海岸带沉积形成矿种多、资源丰富的砂矿带。滨海砂矿经济价值明显,一些在工业、国防和高科技上有着重要意义的矿藏即来源于滨海砂矿。已探明具有工业储量的滨海砂矿有锆石、独居石、锡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铬铁矿、铌铁矿、钽铁矿、砂金、金刚石和石英砂13种。已探明重要矿产地90多处,各种矿床200多个。自然环境和成矿条件的差异,造成滨海砂矿的分布很不平衡,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未统计在内)4省区几乎占矿床数的90%,储量更在90%以上。滨海砂矿在北方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2省。第三章海岸及海域我国沿海各种形式的海洋能蕴藏量总功率约4×108~5×108kW。其中温差能最为丰富,其次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我国潮汐能资源蕴藏量大,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97×104kW,年发电量624×108kW·h。潮汐能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
本文标题:03中国地理(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0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