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1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方: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2011年12月4日2一、综述:调查缘起及设计背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度全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员4.83亿人,农民工人数达到2.42亿,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在各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第二产业为58%,第三产业为52%;在第二产业中,加工制造业为68%,建筑业为80%。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在国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社会财富显著增加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的劳动者理当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目前,最早进城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陆续到了返家养老的年龄,出生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大多数,但农民工问题仍然积重难返。作为最广大的劳动者,农民工群体长期面临收入低下、劳动强度大、发展机会受限、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近些年来,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劳资冲突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其背后隐含的都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长期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社会再分配机制与政府管理职能等系列问题。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建筑业是农民工群体就业最集中的行业,在建筑工地一线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建筑业也是劳动者权益问题最突出的一个行业。首先,恶劣的欠薪问题一直在建筑业屡禁不止,每到年关岁末都能够看到各地出台有关“清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措,针对的主要是建筑领域。其次,建筑业作业风险高,是工伤与职业病高发的行业,施工现场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但实际上很多施工工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建筑工人的工伤保险覆盖率极低,造成工伤事故频发、处理方式粗暴的现象。最后,针对建筑业的欠薪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并多次表达了解决问题的决心。今年,“恶意欠薪罪”正式被列入刑法修正案,然而仍然没有禁止建筑领域的欠薪现象。解决建筑业的欠薪问题到底有多难?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自2008年开始在北京市的建筑工地上为一线工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我们通过调研与走访发现,建筑业的欠薪之所以成为痼疾,其关键在于造成日常欠薪机制的用工制度——包工制。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包工制度遮蔽了最基本的劳动关系,地产资本透过层层分包来达到资金层层垫付的目的,以缓解其资金链的紧张。在这样一套制度安排下,大多数建筑工人不是按月结工资,而是拖到年底,甚至即便到了年底也需要“讨”才能拿到一年的血汗钱。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发放也因其牵涉的利益主体(包工头、分包老板、劳务公司、建筑公司、开发商等)众多、利益链条冗长而成为难题。靠有关部门每年度运动式的“清欠工资”行动应付建筑业的欠薪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按月发工资制度等,解决日常欠薪问题。为了对现阶段建筑工人的处境、意识状况、面临问题及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地实施了此次调研。地点的选取主要考虑了地区因素及城市因素,这四个城市分布在中国的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且都是区域核心的一线开放城市。调研方法3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依托四个城市高校的师生力量。重庆市调查由西南大学师生完成,深圳市主要依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同学完成,上海市则主要由来自上海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完成。北京市依托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及北大社会学系的学生。此次调查于2011年4月—11月间在北京、重庆、深圳、上海四地展开,由于进入建筑工地开展调查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本次调查采取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随机抽样方法。在调研的前期阶段,调研员对该城市不同区位的工地进行踩点,选择规模相对较大且比较容易进入的工地。选好点之后,调研员进入工人宿舍,随机对工人进行访问。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我们考虑平衡年龄、工种和地域等因素。此次调研的基本信息如下:城市工地数量工地分布发放问卷有效回收问卷有效回收率北京18海淀、大兴、昌平、石景山42838690.2%重庆4北碚40036882.5%深圳16南山、福田、罗湖、宝安、龙岗18616689.2%上海1迪斯尼16014490%问卷调研不仅使我们对建筑工人的基本状况有了更全面清晰的了解,调研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也促使我们尝试对建筑业农民工的有些问题做更深入的挖掘。当然,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不能单靠调研获得。我们期待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权益状况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期待建筑业的欠薪及安全问题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果通过我们点滴的努力,能够对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改善做出一些贡献,实为工人之幸、社会之幸。本次调查面向正在建筑工地上施工的一线工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家庭、个人基本信息:涉及的项目有被调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口类型、来源地分布、婚姻状况、家庭人口等;2)职业状况:这一方面的调查项目有初次外出打工的时间、初次进入建筑业的时间、在建筑业内获得工作的主要因素、目前从事的工种、工作由谁管理等;3)基本劳动权益和需求:主要有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保存、建筑工人对劳动合同的了解程度、工资领取、工资拖欠、劳保用品分发、工伤、高温补贴和社会保险情况等;4)目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时间、加班休假、施工安全及职业培训、上岗证等情况;5)收入和消费:个人月收入、工资计算方式、工资支付方式、工资一年结算次数、领取工资情况、月均支出和月支出项目等;6)生活条件和业余生活:住宿条件、开水供应情况、洗热水澡情况、下班后的业余生活情况;7)认知、意识状况与信息渠道:建筑工人对劳动法、社会保险、工会等的认知状况,在工地上获取信息的渠道。4二、核心发现与建议我们报告的第一章首先对调研的核心发现做一个呈现,以方便读者尽快了解报告内容。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本章的后面部分会提出我们的建议。一,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青壮年工人是主体,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三分之一1.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是建筑工人的主体,受调查者总体的平均年龄为37岁。8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工人的一支主要力量。2.建筑工人总体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体占比5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25%。新生代建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老一代,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二,包工制度未改变,包工头被认是“老板”3.调查样本中,初次出来打工时间距今超过20年的比例达到四分之一,超过10年的比例达54%。说明建筑工人群体中的多数有很长时段的打工史。4.65.4%的建筑工人通过老乡/朋友等熟人关系网络进入工地工作,22%的建筑工人通过包工头进入工地工作。可见绝大多数的建筑工人通过熟人网络寻找工作。5.83.6%的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由带班(包工队里面的最基层管理者,对包工头负责)或包工头安排,76.8%的建筑工人工资由包工头或带班发放,71%的建筑工人认为包工头或带班是他们的老板。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由包工头组织管理工人进行施工的包工制度仍然是目前工地上普遍的用工形式。三,劳动合同与社保覆盖率低,工资拖欠现象大范围存在6.调查样本中,75.6%的建筑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签订过劳动合同的样本中,63.6%的工人自己手上没有劳动合同。建筑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签订不规范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7.调查样本中每月结清工资的建筑工人占比28.1%,22.5%的工人在工程结束时结清工资,40.2%的工人要到年底才能结清工资。从工资拖欠情况来看,41.2%的建筑工人有过工资被拖欠的经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个城市中,重庆市按月结工资的比例远较其他三个城市高,达到70.5%,加上工程结束时结清工资21.6%的比例,合计90%以上。深圳市按月结工资的比例是23.0%,工程结束时结清的比例是46.7%,合计达到69.7%。而北京与上海能做到按月结清工资的都只有6%左右,工程结束时结清的比例也都不到20%。8.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个城市的工伤保险覆盖率差异较大,重庆市的工伤保险覆盖率最高,达到77.0%,其次是深圳与上海,都在45%左右,最低的是北京,工伤保险覆盖率只有23.8%。四,工作时间长,加班普遍无加班费,内部存在较严重收入分化9.85.1%的建筑工人周末加班,78.4%的建筑工人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有加班费的比例仅为13.3%。10.调查显示,建筑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是125元,日平均工作时间是9.9个小时,月平均工作27天,月平均工资是3375元。同时,建筑工群体内部的工资收入存在较严重的分化,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日平均工资为192元/天,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日平均工资为569元/天,两者比值是2.8:1。五,生活条件差,业余生活单调11.住宿生活方面,本次调查发现建筑工人居住的宿舍平均居住人数为9人,宿舍问题反映最强烈的是夏天太热(42.2%的应答者)与卫生条件不好(35.5%)。在喝热水、宿舍用电、洗澡等方面,北京市的建筑工人待遇与其他三个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市建筑工地有三分之一多的工人喝热水有困难,有三分之一的工人不能在宿舍为手机充电,有一半以上的工人没有条件洗热水澡。在工地伙食方面,47.4%的工人评价食堂伙食“不好吃也不便宜”,其中北京市建筑工人选择此项的比例最高,为64.9%。12.建筑工人的业余生活普遍单调。一半以上(56.4%)的建筑工人选择了下班后,通常“呆宿舍里睡觉”,选择“出去溜达”的应答者比例占四分之一,反映了建筑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荒芜。六,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劳动关系认知模糊13.建筑工人的法律意识尚有待加强。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工人,我们对没签合同的原因进行了追问。34.1%的建筑工人选择了“不需要,相信包工头”,21.8%的建筑工人“没想过劳动合同的问题”,23.9%的建筑工人选择了“没问,反正没用”。但是也有宝贵的11.4%的建筑工人向公司争取了劳动合同,但公司不给签。关于发生工资拖欠、工伤事故等纠纷应该谁来负责的问题(多选),47%的建筑工人选择了包工头,33.2%的工人选择了建筑公司经理。16%的工人选择了劳务公司经理,10%的工人选择了甲方经理。14.建筑工人自身对工地问题的认知方面,需求最迫切的是按月发工资与发放高温补贴,分别为49.1%、48.1%,其次是签订劳动合同与缴纳社会保险,分别为38.4%与36.4%。本次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发现,建筑工地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覆盖率低(重庆市的工伤保险除外)、节假日加班普遍却没有加班工资的违法现象。除重庆以外,北京、上海与深圳三个城市还普遍存在不按月发工资的现象。另外,建筑工人普遍面临日劳作时间长、生活单调封闭、生活条件较差的问题。在建筑工人的自身特征上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真正的劳动关系认识不清、法律意识尚有待提升的问题。四个城市的比较数据发现,北京市按月发工资的比例最低,工伤保险覆盖率最低,生活条件也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及工人自身的特征,我们认为北京市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建筑行业的问题:1、针对工资拖欠问题,应该严格执行《劳动法》实现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取消2004年原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北京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台的《北京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管理暂行规定》中第10条“按季度结清工资”的规定,其明显违背上位法《劳动法》“按月足额发放工资”的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应予撤销。在建筑工地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月打卡和平安卡制度,并落到实处。针对恶意欠薪问题,加强“恶意欠薪入刑”这一震慑性法条的可操作性。另外,从长远出发,要废除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规定建筑劳务企业代理劳动关系的制度,实行建筑公司和建筑工人的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建筑工人权益。2、针对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和工伤维权难的问题,我们建议北京市相关职能部门加大社会保险法在工地
本文标题:2011年京渝沪深四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1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