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1年农村小学英语调研报告
2011年农村小学英语调研报告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史超为了深入贯彻和践行学校提出的“观、听、析、评”课活动宗旨,继续研究和深化“乡土化”特色教师培训模式,今年4月18日到4月22日,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教务处、教研处等相关处室领导的协调组织下,我们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室在一周的时间内共调研农村小学5所,听课11节,析课交流6节,教师座谈6节。此次“观、听、析、评”课活动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心校的相关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所在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也对我们的工作非常的支持和配合,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配合。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对此次“观、听、析、评”课活动的体会。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在与一线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但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英语教学经验不足而有消极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工作,而是充满了热情和激情,特别谦虚的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为自己的工作扎扎实实的付出了努力。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虽然面临很多困难和迷茫,但是这些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没有一个退缩,他们都在努力去适应这个新角色,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胜任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他们谦虚诚恳的态度,认真刻苦不懈追求的精神,还有那种渴望学习、渴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激情和迫切的期望,都让我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也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有三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忽然让我觉得,或许农村小学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和教学上的帮助和引领,更需要来自领导,同行的肯定与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更加热情饱满的去从事小学英语工作。例如:边渡口小学的吴志红老师,她是教数学十几年,由于学校需要改成教英语。她说刚接手英语的时候只会几个单词,当时她压力特别大,她跟着录音机读,把三到六年级的课本通读了一遍,基本把英语的发音掌握了;不懂什么意思,就让上高中的儿子暑假的时候帮她把全套的教材都翻译了一遍。而在吴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很多教学很成熟的东西,例如:实物教学、简笔画教学、肢体语言等等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就这样一点一滴的不断的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来负责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她自豪的跟我说,教研室的老师下来听课夸我口语挺标准的呢!王爱柳老师是学校的会计,教英语才两个月,但是属于入门比较快的老师。从语音和课程设计来看还算不错。我们评课的时候,曹娜老师给予了她很的肯定和鼓励,当时王老师激动的满眼饱含着热泪,当时我特别诧异,后来想想,我觉得这位老师一定为了能够胜任英语教学工作而付出了很多艰辛,克服了很多困难,她需要别人的肯定与鼓励去坚持继续学习,继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他们这种刻苦学习,迎难而上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自己去学习,去反思。说这么多我是想告诉大家农村小学英语老师在改变、课堂在改变、教学在改变,很值得大家期待。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学校教学班的情况。二、教学班情况1.上课由包班制转变为专职教师。以前听课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老师是包班制授课,一位老师承担一个班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但这次我们看到了可喜的现象,那就是,英语老师终于独立出来了,不再是包班,而是专职教英语。但是由于大部分学校只有一个老师,这一个老师就负责学校三到五年级全部的英语教学工作。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比之前者应该是可喜的现象。因为她的教学不再受其他学科的影响,而且三到五年级的英语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这对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内部联系,灵活使用教材倒是有很大的帮助,算得上是一个好现象。2.课时量增加。以前是每班每周2课时,现在增加到4课时。每位老师承担16节到25节的英语课,要面对100—130名学生,工作量大。我想这是随着英语学科参加考试,得到领导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老师的任务量加重了,但对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3.班容量比较小。每个班学生25名—45名。县里的班容量一般在55—70之间。跟县城和市里的小学比较起来班容量很小,接近于小班授课。相对来说,老师可以比较容易的把握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活动,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学生学习来说,每个孩子参与学习,参与课堂活动,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相对于班容量大的县城和城市倒是一个优势。4.教学设备。农村中的教学设备还是很简陋,5所学校中,有1所学校拥有一套点读机,是比较先进的;其他4所学校只有录音机。而在听课过程中,只有大概一半的老师使用了录音机,其他老师没有应用。在多媒体设备欠缺的农村小学课堂上,更需要老师自己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比如自己亲手制作教具等等。在后面我会详细讲到。接下来详细谈谈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儿童学习英语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初步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形成初步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基于以上几个目标,我结合深入农村“观听析评”活动和在石家庄观摩的优质课来谈以下几点感受。三、课堂教学方面1.教师教学理念有所提升,教学方法有所丰富。小学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比较年轻,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对课改有热情,角色的转变也快,受传统教学束缚小。因而大部分英语教师已经开始大胆地尝试用课改的新理念去教学,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这次调研听课中,我发现:在英语课上,教师敢大胆地用英语口语组织教学,部分老师口语标准规范,课堂用语流利;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有意识的组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活起来,模仿各种情景下的活动,尽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有意识的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去寻找学习的伙伴,教师只是对他们学习有力地指导、引导、辅导和诱导。在课堂评价方面也有了进步。教师更多地使用了激励性评价,如Good!Cool!Wonderful!Clapyourhandsforhim/her.等语言评价,还利用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图案等进行奖励。例如:旧城小学的陈老师,是一位40多岁的老教师,英语教龄不到两年。虽然从课程的设计和课堂用语上不是很规范和成熟,但是她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了解,跟她交谈的过程中会时不时的听到一些很积极的东西,比如,她说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用英语组织教学,注意到单词教学中“音-义-形”的结合,还有句型教学中运用“示范-模仿-活动”模式,她希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起来,更加关注差生等等。教学方法丰富多样,部分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新颖别致,形式灵活多样,能够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图片、实物、单词闪卡、肢体语言、游戏、歌谣等等,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低年级,趣味性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活动基本体现了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生活化”的教学特点。有两位老师还用到了任务型教学法,值得提倡。例1:李丹老师的《Hotdogsanddonuts》课中,在最后语言应用部分就用到了调查问卷的活动,给学生发一张表格,去访问调查其他同学和老师最喜欢的食物、饮料、水果和甜点。在这个任务中,学生为了获取表格中的信息,就需要用到本课学到的重点句型“What’syourfavouritefood/drink/fruit/dessert?”例2.吴志宏老师的《Whatdoyouliketodo?》这些做法表明,她们已经接受并在逐步适应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并努力的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尽管部分老师在运用过程中不是那么成熟,但不管怎样,我们再改变,并且是朝着好的方向在改变,这是值得欣喜和肯定的。2.词汇教学趋于成熟通过听课我惊喜的发现,每堂课的词汇教学部分已经很成熟。比如教学用具准备很充分:单词闪卡、卡片、实物,甚至连简笔画和肢体语言等辅助性的教学技能都使用到了。在展示名词的时候用到卡片和实物,在展示动词和抽象词的时候用简笔画和肢体语言做辅助,已经能够灵活和恰当的使用各种辅助性的教学技能。此外,从单词的拼读、记忆和操练形式丰富多样,跟以前比有很大的改观。比如,老师注重多种方式的单词操练,如单个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等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来操练单词。拼读和记忆单词的时候会用到音标教学法,和辅助性教具等。例如,遇到长单词,会分音节领读:morning.afternoon,evening,vegetabel,classroom等;记忆单词的时候注意到了分类归纳方法。比如,在学习what’syourfavouritefood?这一课中,老师在复习单词时就在黑板上列出了几大类:food,drink,fruit,dessert来引导孩子们回忆曾经学过的单词。这是一种很科学的记忆单词效率又高的词汇学习方法,值得提倡。3.更加注重板书设计板书是反应课文内容、重难点以及课程思路的一面镜子,是教师教学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即使在多媒体使用便利的今天,也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而在多媒体不太先进的农村更应该得到重视和充分的利用。板书不仅包括教师教学里的文字,还包括所画的图示或展示的图表。同时,推而广之,还包括教学卡片,图片以及挂图等。板书要求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合理。正确合理的板书有利于把教材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展示出来,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知识网络,利于学生对英语课文的理解。下面展示一下几位老师的板书设计。课例:《Hotdogsanddonuts》教学重点:1.单词:hotdogdonut2.句型:What’syourfavouritefood/drink/fruit/dessert?Hotdogsaremyfavouritefood.四、发现的一些问题1.不要回避用汉语组织教学。在听的这几节课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极力想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老师,教学效果反倒不如适当用汉语组织教学的效果好。随着教研室的教研员下乡听课辅导,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并不表明整个教学过程和课堂活动全部需要用英语来组织。这要根据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课堂教学的需要来确定。而且,有时候用汉语来创设情境,更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否则一味追求英语组织教学,教师自身不能驾驭会出现语法错误,学生也听不懂,容易引起误导,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慢慢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点一滴的渗透英语组织教学。而且当学生没有听懂英语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用母语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帮助学生越过这个难关,顺利进入到活动中或者下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去。2.不能灵活的使用教材,恰当的创设情境。当问到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培训的时候,一位老师说,我特别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活动。我想,这位老师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说其实很多老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记得去张家口调研的时候,一位老师就提到,课本上的内容有的非常简单,一节课就几个单词,几个简单的对话,我怎么样才能把这一节课上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们又开心又能学到东西呢?我认为一个是灵活使用教材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如何创设情境的问题。1.灵活使用教材,让教材为我们服务。现在的三年级使用的是冀教版新版的教材,更加科学,更加系统。而且提供了很多课堂小活动都能很到的帮老师去组织课堂活动,创设轻松趣味的英语课堂。例如,如图所示。2.充分使用教材和教师用书,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其实离孩子的生活是非常贴近的,那我们不妨就把书本上的情境直接搬到课堂当中来,比如:餐厅点餐,购物,动物园的动物,有关早饭、午饭、晚饭的食物等等。加上一些食物或图片等道具,一个生动有趣又真实的情境就可以创设出来。情境创设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简单直接,不要绕弯子。课例:《Howmuch?》在听课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两位老师。他们极力的每句话都用英语说,而且是想当然的说,既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有的甚至出现语法错误。这样幸亏学生听不懂,听懂了也会误导学生。还有一位老师,一句问话或指示语在连续说了3之后学生还没有听
本文标题:2011年农村小学英语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2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