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7第七讲中国选士制度的发展(2015年春).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复习提问1.汉代私学兴起的原因。2.宋元明清时期私学中经馆的教学情况。3.北宋书院兴起和荒废的原因。4.书院在教学管理上的特点。选士制度选士制度:即人材选拔制度。国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人材,以补充政府官员队伍。西周——春秋——汉代——魏晋——隋唐一、远古时期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二、夏商西周时期世卿世禄与选贤贡士此时选拔人才任用官吏主要采用世卿世禄制。“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另以选贤贡士之制作为补充。西周的选贤贡士制度1.社会基础——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2.根本目的——引导、控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是对世袭制的一种补充。入选者极少,但意义重大。三、春秋战国的用士养士制度春秋之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例如:齐桓公用小商贩出身的管仲为相,请教“王霸之业”。齐威王建稷下学宫广延天下贤士。三、春秋战国的用士养士制度春秋时期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采取招贤察能与考绩的措施,作为世卿世禄制的补充,还未形成制度。“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用人原则由以往的“亲亲”转向“贤贤”,不仅“选士”以择才,而且“养士”以备才。三、春秋战国的用士养士制度(一)用士养士制度的特点1.养士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礼贤下士、不拘一格;2.士之间关系平等,竞争的资本是德行和才能;3.“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自由流动、自由竞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三、春秋战国的用士养士制度养士,即给士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礼遇。取士,依据德行和才能用士,即以士为官吏;汉代的太学养士,其后的门客、幕僚等养士形式,都是这时期养士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三、春秋战国的用士养士制度(二)用士养士制度与教育的关系士阶层的出现是私学产生的重要条件;用士养士风尚是私学发展的内驱力。私学的发展推动了士阶层的崛起。四、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即考察后予以荐举。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举里选”,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朝廷所定科目和标准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再由朝廷考察核实后授予官职。汉代选官制度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辟是察举的补充,共同构成汉代选官制度。任子制。汉政府规定:“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任子制导致政治的腐败和门阀世族的产生。四、汉代的察举制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帝诏贤已开察举制先声。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正式拉开汉代察举制的帷幕,并敞开了两汉选拔统治人才的主要途径。视频:察举制度为汉代带来辉煌。四、汉代的察举制(一)察举科目常科:即经常性科目,每年由州郡长官荐举人才。●孝廉,即察举孝子、廉吏,重德行两汉最受重视的常科。思考:举“孝廉”的目的?●茂才,亦称秀才,重才能主要选拔奇才异能之士(一)察举科目特科: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士科目。●贤良方正科。选举博学通经、明达政务者。●童子科。选拔12—17岁之间的博学通经者。●明经科。选举通晓经学之人。●明法科。选举明习法律之人。汉代地位最高的选举科目——“贤良方正”四、汉代的察举制四、汉代的察举制(二)考试汉代选拔人才主要通过察举,但也辅之考试。不过西汉时考试仅作区分高低以为授官大小的参考。东汉时,考试成分则有加强趋势。考试的方法主要是对策(又称策问或策试),即提出问题,令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回答。四、汉代的察举制(三)察举的特点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四、汉代的察举制(四)察举选士对教育的影响1.设太学养士和察举选士都以儒术为准。这样就把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学校成了专门学儒的场所。太学本身就是选士的一条途径,没有太学学历的人也可以通过察举而步入仕途,这就促进了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四、汉代的察举制(四)察举选士对教育的影响2.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学习受教的积极性,使汉代经学教育获得空前昌盛。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列传第五十下》四、汉代的察举制(四)察举选士对教育的影响3.追求功名利禄的学习动机,固然可以激励士人刻苦求学,但由此也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学习不切时务、教学呆板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五、汉代的察举制(五)察举制的缺陷1.强调“声名取士”主观性强,标准不具体、不统一,难以保证公平竞争。2.察举制逐渐蜕变为官宦结党营私的工具。“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仍是基本入仕途径之一。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士人流散各地,地方组织遭受破坏,致使汉朝以来的“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朝廷用人缺乏客观标准,武人在行伍滥用人员,不依制度。五、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和实施九品中正的选举法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察举制的地位开始下降。三国魏时曹操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曹丕在士族支持下称帝后,听从士族大地主代表陈群的建议,行“九品官人法”。门阀世族门阀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朝廷以经学取士,学者皆以经学传授子孙,以便入朝为官,随着经学这门学问代代相传,也逐渐形成了名门望族,如袁绍与袁术所在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士族往往拥有大量土地,在地方上拥有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拥有中央权力。门阀世族琅琊王氏琅邪王氏在衣冠南渡时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时人皆谓“王与马,共天下”。整个家族在东晋和南朝共出现过九位皇后,七位驸马,一位北朝妃嫔。代表人物: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五、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1.设置中正;2.品第人才;3.按品授官。“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举”的原则,不分门第高卑。随着世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全部被士族大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了,甚至达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了。九品中正制的衰落侯景之乱时,琅邪王氏与陈郡谢氏一起因拒绝侯景联姻,而受侯景报复性地大屠杀,自此几乎在政局失去影响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九品中正制的衰落南北朝后期,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人势力日趋上升。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荐举孝廉、秀才时对门第出身要求不断放松,对考试的要求却越来越严。科举制的胚胎逐渐成熟。北齐皇帝拷问秀才、孝廉。字迹不工者,罚饮墨水一升。六、九品中正制(二)“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知识分子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士族的高级阶层有了做大官的保证,就是学点经学也是作为清谈的资料,这些导致了官学的废弛。九品中正制在客观上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私学)的兴盛。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既不同于两汉时期以德取人的察举制,又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六、科举制1、隋朝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政府各级行政机构;2、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分享政治权力;士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日益衰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3、强化中央集权,收回落于地方中正官手中选士大权的需要。科举制产生于隋朝的社会背景六、科举制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它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一个科举时代。科举的出现具有革命性意义。在科举之前,历代人才选拔主要看血缘出身,科举出现后才实现了普通人都有机会靠学问做官的可能性。当西方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我国发明了考试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也是当时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主要标志之一。七、科举制唐朝考生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官学(六学二馆)选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的称“生徒”;二是由州县选拔并随进贡物品送至尚书省参加考试的称“乡贡”。生徒和乡贡是每年都举行的“常科”。另有一种是由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称“制举”。(一)考生来源与报考办法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预试和省试。考试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吏部考试。科举考试有两种类型: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由皇帝根据需要举行的制科。常科即常设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制科也称特科,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武举等。(1)秀才科:该科注重选拔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人才。隋唐科举取士以秀才科级别最高,录取最难。(二)考试科目及内容(2)明经科:该科注重考核儒家经典。它侧重于考察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和注释就能通过,因而录取人数较多,每年约一百人左右。(3)进士科:该科注重考核诗词歌赋。录取率是百分一、二。在科举考试科目中,进士科最受重视,这也是唐诗繁荣发展的一大动力。(1)帖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记诵能力。(2)口试。即考生当场口头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但随意性大,容易产生舞弊现象。(3)墨义。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只要熟记经文和注释就能答出来。(三)考试方法(4)策问。要求学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5)诗赋。要求考生当场作诗赋各一篇,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繁多,反映了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学术科学也相当发达。(三)考试方法(四)及第后的荣耀殿试中第者叫“进士”。殿试发榜分为一、二、三甲,第一甲只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曲江亭曲江流饮唐代科举唐代科举属于初级阶段,取士规模很小,只占官员任用的5%左右,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和其他途径获得做官资格的人一样,通过吏部考试才能作官,所以只能算是给寒士开了一条挤入官场的门缝而已。科举制度的完善宋代科举有很大发展。取士名额增加,及第后待遇优厚。“特奏名”和“赐出身”的特例给屡试不中(十五举以上未中者)的士人。宋代科举进士及第后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所授官职,亦十分尊显。熙宁变法,以经义代诗赋,是王安石改革科举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改变强诵博记、空疏无用的学风。科举制度的完善宋神宗时仿照西周三年大比的做法,科举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定制。考试办法,较前期更为严密,采用糊名誊录,防止门第势力的影响,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元代科举开始从“四书”中出题,并规定以朱熹的章句集注为标准,程朱理学由此控制了元明清三代的科举和学校。科举制度的完善明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科举的地位和作用较明朝更加提高。科举出身成为做官的唯一正途,常科仅设进士一科,从明代中叶起,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八股取士特点有三:一是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二是只能“代圣人立言”;三是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清代科举流程殿试会试乡试皇帝主持京城举行省城举行童试获取“秀才”资格的考试院试府试县试(五)科举制
本文标题:07第七讲中国选士制度的发展(2015年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2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