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1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2011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末20初正在进行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领先国家英国美、德美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电车宇宙飞船新兴的部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主要发明(成果)(最重要发明:改良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发明汽船斯蒂芬孙发明火车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3、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引发了一战。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2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如: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③近代工业产生,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对策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1918年1939——1945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直接原因过程开始: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三条战线:西、东、南三线三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战役。转折:凡尔登战役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扩大:苏德战争爆发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发动国、军事集团德国、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德国、轴心国集团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影响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二战后到1991年的世界政治格局)二战胜利的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二战的教训(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3(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二战的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1794年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波士顿倾茶事件三级会议召开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克伦威尔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代表:华盛顿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革命主力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主要过程①.1640年,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进入共和国时代,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④封建王朝复辟⑤.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革命结束①.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②.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组建大陆军③.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④.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⑤.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⑥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⑦承认: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③.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上断头台④.1793年,雅各宾派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⑤.1794年,热月政变,大资产阶级掌权,大革命结束确立政体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确立君主立宪制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制国家)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历史意义(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议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4会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很大影响(推动了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的法律文献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的国家;《宅地法》保证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直接推动了南北战争的进程。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的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3、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4、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震撼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他出身新贵族,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建立了共和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但他在掌握了政权,就任“护国主”后,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不顾人民的死活,镇压人民起义,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在他结束统治后,英国政局陷入动荡中,导致了旧王朝的复辟。(二)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被美国人民誉为“国父”。同时,制订了1787年美国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开创了民族政治的先河。(三)林肯:是南北战争期间一位著名的总统,他领导联邦政府开展斗争,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打败了南方叛乱军队,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四)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制订和颁布《法典》,便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战争打退了反法同盟,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后期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人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引起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最终,拿破仑帝国在穷兵黩武中覆灭。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之
本文标题:2011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4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