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011年梧州市小学语文命题及复习建议
2011年梧州市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意见与复习建议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梁影一、命题意见(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属于水平测试,它考查小学应届毕业生的学习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真正达到合格的标准。它是检查、评价小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我们务必认真、严肃对待,检查出我市(市区)小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检查出真实的教学质量。本次考试为闭卷形式。一、命题意见(二)命题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命题应以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标准,不要任意提高或降低。要发挥考试对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2.全面性。命题应以现行教材为依据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和语文能力和学习语文习惯。(二)命题的基本原则3.科学性。命题内容无科学性错误,题目要求明确,语言叙述准确,无歧义。4.思想性。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5.灵活性。试题难易适度,题量适当,会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特别说明:严格按《语文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即小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保底要求)进行考查,不考繁、难、偏以及超标、超小学生思维水平、超越小学生现实条件而无限拓展的内容。即做到依标扣本,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小学阶段“合格的标准”。(三)命题的思路1.重视基础性,追求夯实基础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和谐夯实基础,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当前的语文考试命题,非常注重夯实学生语文基础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和谐,重视对语文基础的考查,以落实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课程地位。题型:例1:我能用“幽”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夜晚,我顺着()的乡间小路往前走,来到了小镇的街心花园。那里环境(),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的月光给街心花园镀上了一层神秘的洁白。【参考答案:幽静,幽雅,清幽】启示:例1意在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情况。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夯实语文基本功,不是要死记硬背,不是要生吞活剥,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三)命题的思路2.体现价值性,追求语言积累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和谐A.链接文本,积极积累。例2:请根据提供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积累的句子。“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只有一个地球》中的这些语句,与古人所说的“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_____,_____,则常不足。”是同一个道理。【参考答案:取之无度,用之无节】2.体现价值性,追求语言积累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和谐B.指点方法,形成能力。例3:调动你课内外的语言积累,根据要求,写写相关的成语。大兴安岭的岭,具有独特的美。请你根据下列描述,写写想到的成语。(1)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2)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参考答案: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数不胜数】启示:以上试题,充分发挥了课本的“例子”作用,给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结合文本学习,积累相关语言;在感悟中积累──结合阅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三)命题的思路3.凸显实践性,追求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和谐。A.考察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情况。例4:有人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1)我这样理解这句口号的意思:________(2)我也想给学校正在(或即将)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献计献策。我设计的活动口号:________我的口号设计意图:________【参考答案:如果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就会有益于今后长期的工作,有益于每个人一生的生活;“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感受快乐,可以增强体质】启示:让语文和生活手拉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是语文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题例4的问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这不是考试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语文就在我们身边”。3.凸显实践性,追求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和谐B.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情况。题例5: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你想在送给母亲的贺卡上表达对母亲、母爱的赞美。如果引用成语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如果引用诗句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参考答案:情深似海、恩重如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启示:题例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试题根植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突出了真实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考查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三)命题的思路4.注重综合性,追求考试命题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和谐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课程。语文素养的内涵是综合的,它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综合的,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因此,一份优秀的语文试卷,一定追求考试命题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和谐。4.注重综合性,追求考试命题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和谐A.综合考查语文素养。例6:看到电视中的“红楼梦中人”──重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演员海选活动,我就想起了在课本中与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小说的亲密接触。(1)我能根据课文《景阳冈》的内容,写一副对子:石猴水帘洞称王______________(2)我能用课文《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补充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参考答案:武松景阳冈打虎;诸葛亮、曹操】启示:例6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情出发,对学生的考查至少包括:积累方面──积累与名著相关的语言材料;感悟方面──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运用方面──掌握对对子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4.注重综合性,追求考试命题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和谐B.综合考查三维目标。题例7:读《荔枝》,让我对母爱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母爱,是母亲精心清洗的一盘沙果;母爱,是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参考答案:母爱,是看到荔枝时的一声嗔怪;母爱,是端走沙果时的那份看似不经意】启示:学生要想答好这道题,至少需要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第一步:看例子,把握特点──从内容而言,是关于母爱的感受;从形式而言,是描述母爱的具体表现;第二步:开“箱子”,调动积累──从脑海中回顾课文中洋溢着母亲浓浓爱意的种种感人的细节;第三步:动脑子,进行表达──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围绕印象最深的人物细节,再仿照例子进行具体表达。于是,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成了学生习得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又受到了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撞击。(三)命题的思路5.关注整体性,追求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之间的和谐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因此,当前的语文考试命题关注整体性,既重视检查学生课内学习的情况,也重视检测学生课外学习的状况,追求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之间的和谐。题型:例8:联系《长征》这首诗填空。(1)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概括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读着这两句诗,我的眼前就似乎浮现出了红军长征途中____和____这两大战役的惊心动魄的场面;(3)有人说,长征是播种机,是啊──当年,它给中国人民播下了万众一心的种子,播下了走向光明的种子;今天,它给我们小学生播下了_____的种子,播下了______的种子……(提个醒:写写长征精神对我们小学生的意义)【参考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艰苦奋斗,挑战困难】启示:例8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促进学生将课内和课外所学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在积累、感悟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情感教育。(三)命题的思路6.彰显灵动性,追求学力评价与学生差异之间的和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当前的语文考试命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力评价与学生差异之间的和谐。6.彰显灵动性,追求学力评价与学生差异之间的和谐。A.在自主性试题中适应学生差异。例9:同学们,最优秀的人是谁?是自己!优秀,可以表现在方方面面:学会自立,学会自强,学会自信,学会合作,学会交往……为了做一个优秀的自己,你一定努力过,实践过,尝试过……那么,从自己这么多的经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让大家认识一个优秀的你吧!作文题目自己定。例9属于话题习作,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习作训练,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每位学生我手表我心,我心表我情。这样的自由化习作,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教学要求。6.彰显灵动性,追求学力评价与学生差异之间的和谐。B.在开放性试题中彰显学生的个性。所谓开放性试题,即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的试题。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例10:读读下面的名言,想想霍金的故事,尝试着写一句自我勉励的话,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无论对任何困难,我绝不屈服。──居里夫人题例10重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与感悟,畅谈感受,倾吐心声,个人的社会经历、生活感悟不同,会有不同的创意表达,充分体现了“珍视学生个人体验,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新理念,开放性的试题,必然产生个性化的解答。(三)命题的思路7.讲究灵活性,追求考查内容与命题形式之间的和谐考试不应考“死”,也不要“死”考。追求考查内容与命题形式之间的和谐,是当前语文考试命题的一大亮点。题型:例11:语文课本就像百科全书。这里,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列举课文题目)爱国情《____》思乡情《____》父子情《____》母子情《____》这里,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用原文语句填空):(1)《桂林山水》这样描写漓江水的绿的纯净:________(2)《鸟的天堂》这样描写大榕树的绿的活力:________这里,有形象鲜明的人物(用自己的语句评价):()的外祖父;()的邱少云。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根据自己的感受表达):(1)读《开国大典》,让我感受到了1949年10月1日在世界历史上极不平常的意义:________(2)读《两小儿辩日》,让我有了多方面的启示:________①两小儿的启示:________②孔子的启示:__________启示:这组试题,使传统的“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新活力,在有限的空间里,引领学生去体验一次韵味无穷的精神之旅: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之真,去品味文字中的色彩之妙,去领略人物的个性之美……于是,试题有了内蕴之厚、意境之深,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成为了感受语文学科无穷魅力的过程。二、命题的范围、构成1.命题范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1-12册,重点是五、六年级教材。2.命题的构成共分为三部分,即:考察语言的积累(包括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学习习惯的考查融合在其中。[补充说明:①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包括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课外阅读材料的感悟与理解、作文;②“学习习惯”,主要考查写字或查字典等情况。]三、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知识点归类板块内容基础知识与技能1.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2.课内外积累(含70首古诗词)。3.重点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4.具体重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习作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知识与技能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复习目标: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就是要促进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整理和查缺补漏、总结归纳,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六年级下册教学的要点: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
本文标题:2011年梧州市小学语文命题及复习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5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