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11.1产业结构及其宏观管理的意义
11.1产业结构及其宏观管理的意义一、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2)资源供给结构,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一国自然资源的秉赋状况;(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涵义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一般地说,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二、产业分类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1.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2.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3.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三、产业管理的意义产业管理,即政府为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以建立、维持有利于产业组织合理的有效竞争市场秩序,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调控和监督的管理职能的总和,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实施产业管理的意义主要有:1.产业管理是实现总量平衡的重要环节。国民经济是由产业部门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是由不同产业部门按一定的生产技术相互联结的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即各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如果用产业来切割国民经济运行的复杂过程,可以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众多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简化为各产业部门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通过对产业部门间均衡状态的分析,可以明白地揭示社会经济总量失衡的具体原因,从而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调适社会再生产各产业、各环节、各部门的状态,实现国民经济总量保持持续、稳定、均衡发展。2.产业管理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产业结构管理是产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产业结构管理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产业结构管理中,政府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通过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使资产增量与存量不断得到优化重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作为产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管理实质是政府遵循本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通过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目标,规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向,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3.产业管理是引导社会资源良性流动的重要保障。政府在产业管理中,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能够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引导社会资源良性流动。优化配置资源,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着自发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其对产业组织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却无能为力。因为上下波动的市场价格信号会不可避免地诱发众多企业盲目进入或退出,出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等盲目、过度竞争,导致宏观不经济和资源浪费;为追求自身利益极大化,会出现“假冒伪劣”、垄断、价格歧视等不正当竞争,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市场调节作为一种事后调节,往往会发生“蛛网原理”所描述的经济波动,致使资源配置不当或浪费。政府通过实施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引导社会资源良性流动,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实现良性流动,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实现良好的产业效益。
本文标题:11.1产业结构及其宏观管理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7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