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11030运输顺槽作业规程
青海海泰煤业铁迈煤矿11030运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编制人:潘东海施工负责人:游恩荣编制日期:2016.4.29执行日期:2016.5.261目录第一章概况……………………………………………………………………3第一节概述………………………………………………………………3第二节编制依据…………………………………………………………3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3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4第三节地质构造…………………………………………………………5第四节水文地质…………………………………………………………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8第一节巷道布置…………………………………………………………8第二节矿压观测…………………………………………………………8第三节支护设计…………………………………………………………8第四节支护工艺…………………………………………………………11第四章施工工艺……………………………………………………………12第一节施工方法………………………………………………………12第二节凿岩方式………………………………………………………13第三节施工工艺及流程…………………………………………………13第四节装载与运输……………………………………………………14第五节管路及轨道敷设………………………………………………14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15第五章生产系统……………………………………………………………15第一节通风……………………………………………………………15第二节压风……………………………………………………………17第三节瓦斯防治………………………………………………………17第四节综合防尘………………………………………………………17第五节防灭火…………………………………………………………19第六节安全监测系统…………………………………………………192第七节供电系统………………………………………………………20第八节排水系统………………………………………………………21第九节运输系统………………………………………………………21第十节照明、通讯和信号……………………………………………21第十一节压风自救……………………………………………………21第十二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22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第一节劳动组织………………………………………………………23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25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6第一节一通三防………………………………………………………26第二节顶板管理………………………………………………………29第三节掘进机施工技术要求…………………………………………31第四节探水与防治水…………………………………………………33第五节机电管理………………………………………………………34第六节运输…………………………………………………………35第七节大、重型材料运输管理措施…………………………………38第八节起吊设备重物管理措施………………………………………38第九节开口及贯通措施………………………………………………39第十节过断层、破碎带或地质构造带时的顶板管理措施……………40第十一节带式输送机的安装措施……………………………………41第十二节带式输送机运输管理措施…………………………………41第十三节锚杆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42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43第九章其它…………………………………………………………………44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1030运输顺槽二、巷道用途、服务年限1、巷道用途:通风、行人、运输及敷设管路等。2、服务年限:2年。三、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巷道开口坐标:X=4143560.180Y=17711313.700H=2998.963巷道设计长度:11030运输顺槽设计长度404.6米,现已掘进92米,剩余312.6米,掘进体积:3501.1m3;坡度:11030运输顺槽开口以+15°0′55″掘进39.68米后,再以-16°0′0″掘进至煤层底板后沿煤层底板掘进。四、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开工时间:2016年6月1日,预计竣工时间:2016年7月15日,施工进度指标:255m/月。五、巷道布置附图:巷道布置图第二节编制依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编制指南》、《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11030运输顺槽设计图》、地质说明书等编制本施工作业规程。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一、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井上下对照关系表表14水平、采区一水平工程名称11030运输顺槽地面标高+3205.0m~+3280.0m井下标高+2998.963m~+3047.771m地面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位于大板山以北,大通河的南侧,地貌单元为门源盆地南缘的山前丘陵地带,地形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约+3200m。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该巷道井下相对位置:井下位于11030回风顺槽西部,工作面南部为工作面切眼,北部为运输上山、专用回风上山,东部为11050回风顺槽。对巷道掘进无影响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邻近存在11050回风顺槽、轨道暗斜井、运输上山、专用回风上山对巷道掘进无影响。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本工作面掘进煤层为下煤层,煤层厚度0.72~21.66m,平均8.39m,属较稳定煤层。下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9~10层,夹矸厚度3.74~5.75m,煤层夹矸及顶板多为油页岩,底板为含鲕粒的杂色泥岩、粉砂岩。煤(岩)层赋存特征见表2煤层赋存特征表表2指标参数备注煤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m下层煤0.72-21.66/8.39煤层倾角(平均)度13°-21°/17°煤层硬度f2.0-3.0岩层硬度f4.0-5.0自然发火期(月)≥1绝对瓦斯量(m3﹒min)0.9~1.25相对瓦斯斯量(m3/t)17.28~22.56煤层爆炸指数(﹪)55-70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为泥岩,一般厚1.2~4m,向深部有变厚的趋势,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构造,底板一般有一层0.4~1.5m厚的泥岩伪底,其下为粉砂岩或细粒砂岩,厚度10m以上,向深部变薄,岩性为浅灰—深灰色。附图:煤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本区域下煤层走向SE18°,倾向EN18°,倾角13°~21°。掘进过程中无地质构造。详见平面图。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矿区位于门源盆地南侧。区域内不同的地貌单元有着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大通河谷两侧低高山区:含水岩组为碳酸盐岩和变质岩,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风化作用及冰川作用强烈,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在出露较低的地方以上升泉或其它方式排泄。山前的低中山—丘陵区:中生界碎屑岩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为孔隙—裂隙水。其中,三叠系碎屑岩厚度大、出露广,补给条件好,地下水为双层结构,承压含水层为主要含水层;侏罗系下部的泥岩煤层段、上部泥岩段和白垩系上部的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在河流各级阶地下方常出现下降泉或沼泽湿地,在山前地带由高山下渗的大气降水或冰雪融水通过断裂破碎带形成上升泉。二、地表水井田内的地表水有磨扇沟河和煤窑沟河。磨扇沟河发源于南部的大板山主峰,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经矿区南部向北汇入大通河。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在夏季和雨季水量大,在冬季冻结。据以往调查资料,磨扇沟河一般径流量为0.5m3/s。对矿区煤炭生产工作影响不大。6煤窑沟河源于距矿区西部约2km的煤窑山一带,向东北方向经矿区含煤区后汇入磨扇沟河。补给来源为三叠系含水层的排泄和大气降水。是影响煤矿的主要地表水。在夏季和雨季水量大,在冬季冻结。经以往观测,煤窑沟河最大流量为0.566m3/s,最小流量0.024m3/s平均为0.167m3/s。三、主要含水层(段)水力联系矿区范围内含水层可分为两大类,即: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组和基岩裂隙水含水组。1.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组:岩性为第四系的砂砾石层,主要分布在磨扇沟河、煤窑沟河的河漫滩地段,由河流直接补给,水量较大。2.基岩裂隙水含水组:按含水层时代主要可划分出以下几个含水层段:(1)上三叠统上段(T33)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本层岩性主要为厚层状—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一般为泥质钙质胶结,裂隙较发育,全层厚度大于1000m。其厚度大、出露范围广,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碳酸盐岩、变质岩回渗水以及地表水。在有冲沟发育的低洼地段及相对隔水层发育的位置,均形成上升泉出露。本次施工的N1号孔在深度70m的砂岩中,开始出现自流,经观测自流量为0.135L/s。另外在N1号孔以北的小冲沟中,由三叠系泉群汇成小溪流量为:0.16L/s。该含水层位虽位于煤层下部,但在矿区中部,F2断层使上三叠统推覆于煤系之上,同时受断层影响,煤系地层中次生裂隙、小断层较为发育,地下水沿导水裂隙进入井下,这也是现阶段铁迈煤矿矿井水的主要来源。该含水层对煤矿生产影响很大。三叠系泉水也是旱季煤窑沟河水的主要来源,本次在煤窑沟河上游三叠系渗出泉水中采水样一个,测度其矿化度为360mg/L。(2)中侏罗统窑街组第二段(J2y2)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岩性多为灰—浅灰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局部含砾石,胶结松散,孔隙、裂隙发育,岩性的相变引起该层厚度变化较大,在2-1号孔、9号孔厚20~30m,夹于较厚泥质岩层中,富水性较弱,而在1-1号孔,该层总厚度可达120m,夹相对较薄的泥质岩层,该孔在钻探80m至120m深度时,出现自流,流量0.22L/s,7初步测量水头高度大于6m。采样测试矿化度434mg/L。在矿区范围内未见该层有泉水出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条件好,其富水性主要取决于该段砂岩的厚度。(3)上侏罗统(J3)砂岩裂隙含水层:位于上侏罗统(J3)的底部,岩性以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紫红色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泥质、钙质胶结,厚30m左右,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在矿区未见该含水层的泉水等出露,富水性尚不明确,其与J2y2砂岩含水层中间有厚层泥质岩隔水层,与含煤岩系间水力联系不是很密切,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四、隔水层1.中侏罗统窑街组下段(J2y1)泥质岩、煤层岩性以灰色、绿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油页岩及煤层,局部夹细粒砂岩薄层,泥岩多为薄层状、页片状,小裂隙较发育。厚度一般50m~75m,全区发育,分布和厚度都比较稳定,为良好的隔水层。三、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充水因素为:(1)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区内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也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对矿井的涌水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构造破碎带及裂隙的发育程度含煤岩系为一套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的沉积物,起隔水层的作用,其间发育的裂隙及破碎带是地下水运移进入矿井的主要通道,其发育程度直接决定着矿井的充水量。从矿区的构造特征看,在井下由F2引起的伴生小断层极为常见,开采范围越向南延伸,这种应力作用就强烈,裂隙越发育。同时导水裂隙的发育程度与煤层厚度、采煤方法和岩石力学性质等有关,在将来采煤后的放顶过程会引起导水裂隙的形成和扩大,造成矿井涌水量的增加。四、相关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1、邻近存在11050回风顺槽、轨道暗斜井、运输上山、专用回风上山对巷道掘进无影响。2、F2、F4、F5断层可能对巷道掘进造成一定的影响,掘进至附近时要编制有8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层位、水平标高11030运输顺
本文标题:11030运输顺槽作业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7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