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1年返乡反哺策划书
学生社团活动策划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2011年寒假返乡反哺项目策划书主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研究协会一、活动主题:弘扬科学发展观,定位宜春袁州区(再斟酌一下,不能作为主题)关注鄱阳区发展,建设虚拟团支部。二、主办团体: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研究协会三、活动目的: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仍聚焦“三农”,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了解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作出一些实际性的活动---响应农村建设。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在经过2008年、2009年的多次“返乡反哺”后,这种新型模式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所以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这一模式,所以此次活动将大力建设虚拟团支部这一模式,以此让更多的大学生青年朋友们加入到支援家乡建设之中来,从而促进农村发展,将返乡反哺以更加持久的方式进行下去,关于虚拟团支部具体介绍请详见附见1。四、活动背景: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就是建设绿色乡村,强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安宁祥和的美好家园。打造生态家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硬化入村通道和村内道路,完善村内供水管网和排水沟渠,推广实施以电代燃项目。加快沼气、秸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实施以奖促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绿化,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开展绿色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建成一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树立文明乡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诚信集市、十星家庭、环保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丰富农民闲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依法保障农民自治权利。2008年寒假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槐溪村开展了全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返乡支农活动。2009年暑假在宜春团市委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先后在宜春市袁州区和奉新县两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返乡反哺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2009年寒假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联合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研究协会在宜春市团委及靖安县团委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有完满地完成了我们的又一次支农支教活动。其中开展了阳光支教、阳光全家福活动、电影下乡和文艺汇演活动,在这些传统活动顺利开展的情况下,大学生座谈活动、国家课题专项调研等新型活动也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中央明显加大了解决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免除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10国家一号文件仍聚焦三农,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讨论了“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那些关心民间疾苦、热爱公益事业的“三农大学生”热血沸腾地投入到支持农村建设的事业中,他们走出大学校园,走进农村田地,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支农服务的理念,200多个高校三农社团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另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农村在外务工青年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肩负着全体农民的希望,是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在全国高校三农社团风起云涌的下乡活动中,他们独辟蹊径,喊出了“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的口号,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支农模式。一方面家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主流社会缺乏有效的沟通;乡亲们更是生活贫困,文化素质低下,急需得到有效的协助。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和在外务工青年是一个广泛的群体,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信息优势和致富理念;而且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有着较强的改变动力。这样大学生和青年返乡支农能够全面真实地掌握家乡情况,在科技、文化、精神、物质上更好地协助父老乡亲,作为家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促进家乡的发展,普遍地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大学生和青年返乡支农能够拉近他们与乡亲们的深厚感情,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从而减少农村人才的流失,促进“以人为本”的农村可持续发展。各位大学生和青年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以信念和行动返乡支农,回报家乡,支援家乡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努力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尽一份力。五、活动时间2011年1月22日-2011年1月29日六、活动地点宜春袁州区七、活动对象当地一个乡的村民八、活动内容:在全省掀起努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浪潮的大背景下,我们此次活动旨在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为此我们此次活动为“鄱阳湖”行动1、前期准备组建团队。作为活动的基础,团队队员是每一次活动的骨干,该次活动的队员主要来源于经协,同样欢迎有意愿的老队员们参与。首先,选定成员。其次,让每一位队员了解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的发展历程以及组织文化、规章制度。再次,明确下乡的目的,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建设、让每一位队员能够带真吃苦耐劳的决心加入到我们的农村生活中进行“返乡反哺”活动。最后,加强给为成员之间的了解,加强团队内部建设。活动构想。此次“鄱阳湖”行动中活动既包括阳光支教活动、文艺汇演活动、电影放送、阳光全家福活动这些精品活动,另外在这些精品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一些创新,增加了像在支教课中加入鄱阳湖经济生态建设宣传,评选十佳家庭,号召当地小学生进行当地路面垃圾的义务清理从而进行绿色农村理念教育,农村趣味运动会,进行一日以“鄱阳湖经济生态作为建设,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的现场宣传,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型发展团队,活动的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团队队员将共同商讨更多实际可行的实践活动。前期培训。下乡后在正式活动前对全体支农队员的培训,为期3天。培训内容主要有“三农理论”、“支农感性认识”和下乡的安全意识、纪律观念。培训活动为整个支农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三农理论”的学习,让队员们充分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中国农村现状,理性思考中国农村的出路,从而认识到返乡支农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重视我们的支农行动。“支农感性认识”是指以前下过乡的老队员讲一些下乡感受,激发队员对支农的浓厚兴趣,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知识培训主要讲一些我们在下乡过程中要注意的规定:如不能单独行动,不要介入村中的矛盾,不要乘坐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等。安全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在下乡时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担任安全员,安全员具有一票否决权:只要安全员认为不安全的行动都必须无条件取消。纪律观念培训主要强调一些支农活动中的纪律,如:吃饭坐车必须给钱,要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不轻易许下诺言,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纪律观念也是支农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所以在下乡队伍中也要又严格的纪律要求。物资准备。无论是团队还是队员个人都必须准备好各自的用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行考虑。2、简单调研:每一次活动前的准备至关重要,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当地情况的了解不仅是通过文字,还有就是走访当地,大概是利用前往当地的前两天进行简单的调研。比如村子里有多少老人小孩,在外务工青年是多少,村里环境状况如何,基础设施怎样,村民生活水平多高,同时加强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以便活动的需要等。调研方式以“访谈”为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录音、录像。但要切忌“破坏性调研”,更不能深度介入村里矛盾,把自家和亲戚邻居扯进去。调研过程中一定要与当地政府紧密配合,争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在调研的同时要以海报、广播、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支教宣传,招收学员,为支教活动奠定坚实基础。3、主题讲座(当前时事讲谈,如:上海世博、地震专讲、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国家三农政策及相关的农村政策讲解,该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针对学生和村民分别进行,需要各位队友具有全面的知识)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素质低,他们最需要的也就是科技、教育、文化和精神的协助。而“支农讲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先进理念、弘扬科学文化,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维护自身权利,过有意思、有境界的生活,达到“造血扶贫”的目标。讲座内容一定要具体实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要,比如农村妇女、务工青年、种田农户、农村学生等。经再三考虑,支农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政策法规讲解、法律知识讲解、医疗卫生讲解、家庭教育讲解、环保知识讲解、心里健康讲解、婚姻知识讲解、真假钞票识别、沼气推广讲解和农产品市场讲解。讲座人员最好能请到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如果不能就由支农队员自愿担任,但一定要准备充分,宁缺毋滥。讲座时间可以随时安排,只要有条件就上。支农讲座一定要跟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紧密合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最大支持。比如楠木乡正在推广沼气技术,我们可以与乡政府共同努力,宣传沼气知识,发挥我们自身的最大优势,授惠于农。另外,除了讲座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知识宣讲小册子,散发到村民中间,让村民长时间受益。比如把在打工青年如何在外维护自身权益和相关知识印成小册子,发给回家的务工青年。该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学生们的专项讲座可以融入到支教活动的项目中,而对于各村民朋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讲座、主题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4、电影戏剧下乡活动现在农村娱乐活动几乎断绝,电影戏剧也慢慢退出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因此放电影戏剧下乡不仅可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还是村民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但是影片和戏剧思想必须积极、健康、向上,影片题材必须反映农村现实,与农民实际紧密相连。比如可以邀请宜春当地的一些戏剧团,也可以播放一些农业技术的宣讲片,也可以是农民百看不厌的战争片。这样一来可以丰富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二来可以通过积极思想的电影戏剧的放映,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改善农村风气有所帮助,这也正是我们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所要求的。电影放映可以跟宜春市袁州区文化教育局合作,由他们提供设备,支农队提供人力。5、支教(总结加创新)①支教对象当地高中、初中和小学生,及周围村庄部分学生。②支教宗旨心灵是一盏灯,将心点亮就拥有阳光般的心。打开农村学生的心扉,驱除他们心中的阴霾。③支教目的为农村学生提供一个接触新事物的平台,扩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风貌。④支教模式吸取上次支教的经验教训,延续中国阳光创梦学校,继续独立性、规范化、系统化办学。借用当地小学教学场地和设备,将全部高中、初中和小学生集中起来(由于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条件,故暂时不包括一二年纪的同学),根据年级高低分成若干个班级,进行统一的规范性、系统性教学。平时要严格考勤制度,学生要求考试合格方准毕业,并且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⑤支教内容支教内容主要分为文化课和兴趣课。高年级同学面临升学压力,要侧重于教授文化课,并且要与当地正式学校教学内容相衔接,甚至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家教式辅导。低年级的同学则课内课外两手抓,授课内容以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另外将专门开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这一重大战略的意义,并开始从身边的小事来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支教老师应该认真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课主要包括环保、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故事、做人与成功、弟子规、趣味游戏、多媒体课程、专项知识讲座等
本文标题:2011年返乡反哺策划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8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