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11课《巨人和孩子》课件.
语文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哥”爱心送考大爱至善—自发到灾区救灾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白朗宁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2、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诗人。1854年10月16日生于都柏林。父亲威廉·王尔德爵士是著名的医生,爱尔兰科学院主席,母亲珍妮·弗兰西斯卡,笔名斯佩兰扎,是爱尔兰民族主义女诗人。•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其童话由于文字的千锤百炼、丰富的抒情性、内容的新颖和形式的优美而魅力无穷。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包括《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问世——《石榴之屋》(《少年国王》《小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另有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著名戏剧《温德摩尔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散文《说谎者的堕落》等。qīpáoxiàopáihuáixīpiānlíng栖息徘徊嬉戏咆哮聆听翩翩肆意Sì栖息:停留。聆听:听。肆意: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咆哮:①(猛兽)怒吼。②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妙不可言:美妙到了极点,无法用语言表达。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形容受窘或发慌。措:安置,处理。欣喜若狂:欢喜或快乐到了极点。第三部分(11-21):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按照巨人花园的变化,请你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2):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第二部分(3-10):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来玩,花园里只剩下了冬天。•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作业1、欣赏文章神话般的情节安排,体会文中拟人句的效果。2.理解“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的道理。1、巨人封闭花园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巨人?(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巨人这样做给花园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小鸟:无心唱歌树儿:忘了开花花儿:缩回头睡觉只有北风、冰雹、雪霜,终年寒冬冰天雪地死气沉沉小鸟:欢唱翩翩起舞树儿:欣喜若狂用鲜花打扮花儿:伸出头露出笑脸有孩子们的欢笑2、孩子们的到来给巨人花园带来了什么?请根据故事内容具体说明。春意盎然生机勃勃3、巨人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醒悟之后的“巨人”做了些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明确:巨人目睹了花园的春景,特别是他看到那棵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北风也对它肆意咆哮的树尽可能垂下枝条,并反复深情呼唤:快爬上来呀,小孩子!这种情景深深感化了他。悔悟之后的巨人轻轻下楼,悄悄打开门,把小男孩轻轻托起放在树枝上。提起斧头砍倒围墙,欢迎孩子们来玩。3、巨人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醒悟之后的“巨人”做了些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明确:表明巨人知错就改及其受到感化后内心转变的真诚和彻底,说明爱是一种能带来美好、欢乐和生机的神奇力量4、花园里有了美丽的春天,孩子们又能和巨人在花园里快乐地玩耍,这些是因为巨人什么样的变化才换来的?自私的巨人在事实的教育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的真诚与爱心使花园更美丽,人与人之间更和谐美好。5、你觉得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这个情节说明了什么?明确: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所见到的最美丽的花园中游戏玩耍。这个情节说明了爱心能给世界、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自己和世界带来不幸和痛苦。探究1、第一部分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巨人的花园中的美丽景色的?有什么作用?明确:视觉和听觉。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现花园的美丽,与后文巨人封闭花园后的寒冷萧条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孩子们给花园带来春天这一情节作铺垫2、思考第12段的作用。明确:这句话起过渡作用,它是情节转变的开始,同时也设置悬念,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3、第15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巨人的内心转变的?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4、怎样理解被巨人抱上树的那个小男孩再也没有出现这一情节的设置?小男孩的出现又有何作用?明确:小男孩的出现使文章增加了神秘色彩;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了巨人转变的彻底,突出文章的主旨。①、“大花园里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一到春天就开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②“大花园里长满了绿色的青草……一到春天就开出粉色的花朵,秋天里则结下许多果实。”5、读一读,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明确:青草用“绿茸茸的”;桃花用“粉扑扑的团团的”;果实用“累累的”,叠音词的使用,表达了作者的欢乐喜爱之情。①由于看不到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②由于看不到孩子们,小鸟不叫,树儿也不开花了。①“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②“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数不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说明了自私带来的恶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说明了鲜花之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自私让我们生活在严冬中。爱心让我们生活在春天里。小结写作特色:1、第八、十、十三段,大量使用了拟人手法•以表现小鸟儿、树儿、花儿也对巨人的自私深表不满,对孩子们充满同情,是那样的爱憎分明。•风、冰雹在花园里肆虐,写孩子们回到花园后,树、鸟、花对孩子们的欢迎,都采用了拟人手法。2、生动形象的语言叠音词地使用•(1)写巨人不在的花园:•绿茸茸的青草、粉扑扑的花朵、累累果实,用叠词表现出一种欢快喜爱之情。•(2)巨人的自私:•粗声粗气地吼叫•(3)巨人改变态度后再到花园:•轻轻走下楼、悄悄打开前门3、你能发现文章中哪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事?孩子、花鸟、春天:人与人间隔膜的象征或自私冷漠的象征。象征人的自私、冷酷。爱心的象征和化身围墙:风雪冰雹:4、对比手法的运用作家之所以能够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与春天的密切联系、爱心与鲜花的密切关系,是由于作者安排了巨人曾经是自私的这一点作为对比•爱——春天——美好和欢乐•自私——寒冬——不幸和痛苦这篇童话通过叙述巨人的花园由终年寒冬终于回到春天的过程,告诉人们:自私会给自己和世界带来不幸和痛苦,爱心则能给自己和世界带来快乐和美好,只有爱才能让春天常在1、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2、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4、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罗曼·罗兰1、自私为一切天然与道德的罪恶根源。(希腊)2、自私是人类万恶之源。(莱斯顿)3、利己心是最坏的顾问。(英国)4、追求私利,所有的美德就会付诸东流。•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完成本课课时设计。•预习第12课
本文标题:11课《巨人和孩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9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