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讲(上)急救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一、什么是急救:(一)、急救的定义:意外或急症发生时,在专业人员或救护车未到达前,以一般公认的医学原则为基础,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对伤病者施行的初步援助及护理。(二)、急救的目的:1、保存生命:心肺复苏;2、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3、促进复原:烫伤冲洗等(三)、志愿者的法律责任(刑事、民事)(四)、急救主要技术:复原卧位;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包扎固定;正确搬运;(五)、处理危急事件的优先次序:1、观察现场:评估危险性,必要时移离险地,封锁现场;2、基本检查及评估:根据发病原因、患者感觉、患者表现和反应程度等方面来决定处理先后顺序(红、黄、绿);主要检查能致命的因素:呼吸、脉搏、大量出血、复杂骨折、意识不清等3、优先处理顺序:a.为意识不清者畅通气道、摆放复原卧位;b.维持呼吸、为无呼吸者进行人工呼吸;c.保持血液循环、心肺复苏;d.止血、包扎及骨折固定;二、急救的基本原则1、简要流程:判断环境、基本检查、呼叫120、详细检查、配合医护人员2、判断环境——确保有安全保障:小心观察现场环境(有无煤气泄露、漏电、高空坠物等);避免身处险境(交通事故现场,关闭引擎);排除危险;3、施行救助时的注意事项:冷静——可以增强伤者信心与信任、确定优先次序、前方接近——减少伤者意外、表明目的、安排呼救(独自一人抢救时——先呼救再返回施救;婴幼儿可边施救边前往求救)、注意颈部受伤情况(颈椎骨折)、不轻易给药或食水、保留各方证据(交通事故辨认、身边药瓶、可能物证);4、基本检查(DRABC):确保安全danger、判断清醒程度response(1Alert:完全清醒;2Verbal:对声音有反应,按指令活动;3Pain:对声音没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4Unresponsive: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眼睛闭合)、判断气道是否畅通airway、判断是否有呼吸breathing、判断是否有脉搏;5、判断伤情:发病原因(外伤性、自发性);患者感觉(疼痛、恶心、口渴、活动不灵、发热等);患者表现(视觉:出血、肢体有无畸形及肿胀、呼吸情况、有无抽搐、口唇颜色、表情等;听觉:断骨摩擦音、不正常呼吸、呻吟等;嗅觉:酒精味、有机磷中毒臭蒜味等;触觉:皮肤温度及湿度、脉搏等)6、呼叫120:利用旁观者;呼救要点(意外类型如火灾、肇事、自发疾病等;地点附近地标如某大楼、路口等,最好多坐标;受伤人数,是否多人大型事故;性别;年龄段;伤势如心脏病、哮喘、待产、创伤等;特殊情况呼叫消防抢险队等;联系人电话、移动和座机;不要先挂电话;若其他人协助呼叫嘱其返回报告)7、详细检查:头(形状);耳(血液或其他液体);眼(瞳孔);鼻(血液或其他液体);口(唇色及牙齿);面(颜色);颈(千万不要随意搬动、留意告示牌、从颈后小心检查颈椎有无肿胀畸形和不规则、注意问四肢有无麻木及活动不灵);肩部及锁骨(有无畸形、出痛);胸部(观察胸部轮廓、呼吸情况是否困难、询问其深呼吸是否疼痛);腹部(有无伤口、形状、压痛);髋部;下肢(畸形、出血、肿胀、触痛);双脚(活动能力、脚趾感觉及颜色);上肢(同前、脉搏);背部8、善后工作:协助急救医护、交接物品、交代情况等;9、自我保护:洗手、手套、避免受伤、避免口对口直接接触等;三、摆放复原卧位:在人事不醒、有呼吸、脊柱无受伤这三种情况下可以摆此卧位,以防止舌头后坠堵塞呼吸道,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摆放前除去眼镜、手机、钥匙等硬物;1、先让患者仰卧,自己平跪患者胸旁,放平患者双腿,己侧上臂向外横放,手肘成直角向上,手心向上。2、将患者另一上臂横放胸前,手背贴于对面脸颊。3、提高患者远端的膝部,至脚底平放于地面,然后一手握住患者胸前上臂,另一手拉患者远端立起的膝盖,然后向自己方向拉动,使患者面向自己侧卧。4、调整上面的大腿,髋部及膝部都摆成直角防止身体前倾。若肢体不能弯曲可用软支撑物(如被物、衣服)放在胸前支撑身体。5、上面手臂不要压在下面手臂动脉上,以免影响血供。6、保持气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调整垫在脸下的手保持头后仰。7、如不能排除脊柱受伤、气力不够、现场人手不够以及自我感觉训练不足等情况非必要时切勿移动患者。第1讲(下)气道梗塞急救法气道梗塞:异物进入气道导致气道受阻或气道肌肉痉挛,无法进行正常呼吸表现: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面部充血、并逐渐青紫色,患者可能会指着喉咙或抓着颈部;急救目标:清除阻塞物,设法恢复正常呼吸,必要时呼叫120,或安排送医院成人及儿童气道梗塞处理方法1.询问患者是否气道梗塞(大多可点头示意);2.鼓励患者咳嗽;3.告诉患者你会站在他背后施行腹部挤压;4.施行腹部挤压法:在患者背后以前弓后箭步的姿势站稳,双臂环抱患者腹部,手掌向下握拳,将拳头扁平面向内,放在患者肚脐上方约两横指,远离胸骨尖,再用另一双手紧扣拳头,向内及向上冲击按压;5.不断施行腹部挤压法,直至患者将梗塞物咳出或转为人事不省。注意:如患者是孕妇或过胖人士,须施以胸部冲击法(将拳头扁平面放在胸骨中下半部向内上方冲击按压)如患者由清醒转为人事不省1.召援,呼叫120,患者置仰卧位;2.用舌及下颚上提法检查口腔:用拇指及食指提起下颌骨,再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把异物清除(注意:如患者为儿童,只有发现口腔内有异物,才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或小指把异物清除);3.压额提颌法畅通气道后,进行人工呼吸1次;4.如未能成功通气,重新调整气道后,再进行人工呼吸1次;5.如仍未能成功通气,施行5次仰卧位腹部冲击:骑跨在患者的髋部;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腹部正中,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只手放在其上,掌根重叠,翘指;不要触及胸骨尖,合力向下及向前冲击推压5次;6.如仍然未能清除梗塞物,重复第2至7的程序,直至清除了梗塞物或成功通气;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心肺复苏;7.如患者是孕妇或肥胖人士,应以手臂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或骑跨式仰卧位胸部冲击。婴儿的气道梗塞处理方法1.确定患者气道梗塞:观察婴儿是否不能咳嗽或哭叫,注意手足活动及面色;2.施行拍背法5次:用手扶着头部,虎口位置放在婴儿下颚,以前臂放在他的胸腹,另一只手从下面伸入固定婴儿的头、颈及背,慢慢将婴儿反转,让婴儿俯伏在急救员的前臂上,将托婴儿的前臂肘部斜放在自己同侧的大腿上稳定地承托,婴儿的头部应低于身躯,再以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之间拍击5次;3.如未把梗塞物拍出,应压胸5次(位置与婴儿胸外心脏按压相同):以拍背的手支持婴儿的头部和背部,将婴儿反转,使婴儿面部向上,仰卧在急救员的前臂上,将前臂放在同侧的大腿上,婴儿的头部应略低于身躯,将两指放在乳线下隔一手指的胸骨下半部,按压5次(深度为二至三厘米)速度应较心外压略慢;4.重复5次拍背及5次压胸,直至梗塞物咳出。如婴儿由清醒为人事不省1.马上请旁人呼叫120,如无旁人协助,先施救一分钟后可手抱婴儿前往召唤,途中继续施行拍背压胸法2.用舌及下颚上提法检查口腔:用拇指及食指提起下颌骨(注意:只有发现口腔内有异物,才可用另一只手的小指把异物清除)3.仰额托颚,畅通气道4.人工呼吸1次5.如未能成功通气,重新调整气道(即再仰额抬颚)6.再次吹气1次7.如仍然未能成功通气,应拍背5次及压胸5次8.如仍没法排出梗塞物,重复2至7项的程序,直至清除了梗塞物或成功通气9.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心肺复苏。第2讲(单人)成人心肺复苏术整个《心肺复苏术》的急救操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4个步骤1、判断环境安全:观察环境是否安全!!!2、判断患者意识:俯身在伤病者双耳边大声呼唤,并轻拍伤病者肩部(将伤者放于硬平的地面或床面上,头朝上平卧位;或将背部放置一硬平板)3、求助他人报警:如伤病者无反应,高声呼救并请他人拨打120,并嘱其回来帮助。4、观察胸口起伏:在跪姿的情况下,目测患者在10秒钟内胸口是否有起伏,口中出声念出:1001、1002…1010(大约10秒钟)第二阶段: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1、胸外按压:①救护员跪于伤病者一侧肩与腰之间的位置,用手指沿肋弓找出肋骨与胸骨交汇点,定位点为该交汇点上两横指。②上身前倾,双上肢肘部伸直,以髋部为轴,垂直按压,双手紧扣,用双手掌根按压。③掌根紧贴胸骨。④按压深度4~5厘米。⑤按压与松弛的时间基本一致,松弛时完全解除胸骨上的压力。⑥读出帮助记忆的节拍(如01、02、03…30,正常语速,频率18秒记数30次为标准)。补充:按压前必须找出正确位置,避免导致骨折;同时要注视伤病者面部变化!2、人工呼吸:救护员一侧肘部支地,采用压额提颌法开放气道,正确使用呼吸面膜、袋装面罩、气囊或面罩复苏器(若没有可用纱布、手帕等尽量避免口与口直接接触)吹气(持续吹气1秒至2秒钟),吹气前救护员正常吸气1次(无需深呼吸,吹气量大约5、6百毫升左右),吹气前捏住患者鼻孔,吹气后松开鼻孔上的手指,同时转脸眼睛余光留意伤病者的胸部有无起伏,如发现胸部没有起伏,救护员应重新调整伤病者气道再尝试吹气。补充: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发现患者口腔有异物(假牙、呕吐物等),应先清除。注意事项:每轮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操作比例为30:2,需要做5轮循环,共约2分钟。3、判断脉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的5个循环后对呼吸脉搏进行复检,食指、中指并拢在喉节两侧2-3厘米处触摸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救护员脸部贴近患者口鼻感觉是否有呼吸、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用10秒(出声记数1001、1002…1010)时间复检。第三阶段结束的三个判断⑴患者苏醒,恢复呼吸脉搏;⑵专业医生赶到;⑶施救者精疲力竭等三种情况方可停止抢救。儿童(1岁——8岁)与成人心肺复苏术的2个区别要点:1、单手按压,部位相同;2、按压深度下降至3——4厘米;婴儿(0岁——1岁)与成人心肺复苏术的4区别要点:1、单手两指按压,部位为两乳连线中点;2、按压深度下降至2——3厘米;3、人工呼吸时要将婴儿的口鼻全部包住;4、检查脉搏的部位应为上臂的肱动脉。第3讲止血及三角巾包扎技术创伤的救护顺序:先救命,后治伤;而治伤的顺序又分为:止血——包扎——固定。本次讲义包括四类止血方法和十几个部位的三角巾包扎方法。止血方法:一、按压止血法:主要是动脉止血,一般包括7个部位,特点:动脉出血喷、静脉出血涌。1、聂浅动脉:在耳朵的小耳部位向上向外1公分处,按住可止头部出血;2、颈动脉:喉节两侧2——3公分处,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动脉,按住可止颈部大出血;3、肱动脉:在上臂中段内侧肱二与肱三头肌的交界处的凹槽里,用力向骨面按可止血;4、挠尺动脉:曲腕距离手肘最近的横纹上,把脉的位置是挠动脉、对应一侧是尺动脉;5、指间动脉: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可止手指出血;6、股动动脉:腹股沟中间往内一横指左右,用掌根用力按住,可止大腿以下所有出血。二、填塞止血法:最常用于四肢部位的贯穿伤(如枪伤、钢筋的穿透伤等),不能用棉团,必须用条状填塞物塞紧,然后留尾巴便于拽出换药。三、加垫曲止法:只适用于小臂和小腿内侧及手掌等处的创伤,用纱布垫压住伤口,然后弯曲手臂、小腿或手掌,用自己的力量压住伤口,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四、止血带法:当四肢出现大量或喷射性出血时,可在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即三角肌和肱二三头肌的交界处),或者大腿的上三分之一处,先用宽带做一个垫环,再用窄带留个活环,同时使用小棍绞住窄带旋转,松紧适度后将小棍一头塞入活环中勒紧固定后,在每45分钟轻轻松开2——3分钟,然后再勒紧,以保证组织细胞不致于坏死。遇大量出血先打止血带再包扎。三角巾的基本知识:三角巾的长度100——120CM,宽度60——80CM。平结系法;系第一个扣时从内侧穿出来的线头应始终保持这个从内向外的旋转方向,在系第二个扣时压在另一个线头上然后向下再向里穿,最后两头拉紧就打好了平结。松开时,拿住同一侧的线头和线尾用力拉直,再一撸就开了。宽带:三角巾折两折;窄带:三角巾折三折;头巾:将三角巾对折,顶点和垂点处各系一个结;肩巾:将三角巾对折,顶点不动,其它两角错开90度;胸巾:将三角巾对折,顶点和其它两角同时向相反方向错开120度。三角巾包扎技术
本文标题:120急救六讲全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9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