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3-说明书-流量计标定-孔+文-基
第44页流量计的标定-孔+文—基本型一、实验目的1、了解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操作原理和特性,掌握流量计的一般标定方法;2、测定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的C0和Cv与管内Re的关系。3、通过C0和Cv与管内Re的关系,比较两种流量计。二、实验流程1、流程示意图2、流程描述循环水槽—循环泵—阀门F1—孔板流量计—文氏流量计—计量槽F2—循环水槽└导流管┘3、主要设备仪表参数循环泵:全不锈钢1.5Kw50-125循环水槽:不锈钢1200×520×500有效容积300升计量槽:不锈钢300×550×500,有效横截面积0.165m2,有效容积75升孔板流量计:不锈钢标准环隙取压,工作管路内径=50mm,孔径=31.62mm,面积比m=0.4文氏流量计:不锈钢,工作管路内径=50mm,孔径=31.62mm,面积比m=0.4差压传感器:测量范围0—99.99KPa,显示精度10pa差压显示表:数显温度传感器:Pt100航空接头温度显示表:数显,显示精度0.1℃4、本实验消耗和自备设施:水:900升/年电负荷:1.5Kw秒表:1块导流管循环水槽F2F1文丘里流量计计量槽循环泵孔板流量计第45页三、实验原理1、流体在管内流量及Re的测定:流量测定一般有称重法、体积法和流量计法测量。本实验采用体积法:]/[)(312SmtShhq式中:h1、h2—计量槽中接水前后的液面读数[m]q—管内体积流量[m3/S]S—计量槽横截面积S=0.165[m2]t—接水时间[S]。dqddudud44/14/1Re式中:ρ、μ—流体在测量温度下的密度和粘度[Kg/m3]、[PaS]d—管内径d=50mm2、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是利用动能和静压能相互转换的原理设计的,它是以消耗大量机械能为代价的。孔板的开孔越小、通过孔口的平均流速u0越大,孔前后的压差ΔP也越大,阻力损失也随之增大。其具体工作原理结构见右图。为了减小流体通过孔口后由于突然扩大而引起的大量旋涡能耗,在孔板后开一渐扩形圆角。因此孔板流量计的安装是有方向的。若是方向弄反,不光是能耗增大,同时其流量系数也将改变,实际上这样使用没有意义。其计算式为(具体推导过程见教材):]/[][][10*8527.7][62.31][]/[2324-00200300mKgPapmAmmdmACsmqpACq管内流体密度—压差—,,孔径孔截面积—实验需要标定)孔流系数(无因次,本—流量—在使用前,必须知道其孔流系数C0(一般由厂家给出,教课书中只是原理性质,只作参考),一般是由实验标定得到的。其C0主要取决于管道内流动的Re和面积比m=A0/A,取压方式、孔口形状、加工光洁度、孔板厚度、安装等也对其有影响。当后者如取压方式等状况均按规定的标准时,称之为标准孔板。标准孔板的C0只和Re和m有关。3、文氏流量计仅仅是为了测定流量而引起过多的能耗显然是不合适的,应尽可能设法降低能耗。能耗是起因于孔板的突然缩小和突然扩大,特别是后者。因此,若设法将测量管段制成如图所示的渐缩和渐扩管,避免突然缩小和突然扩大,必然大大降低能耗。这种管称为文氏管流量计。文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公式推导过程完全与孔板流量计相同,但以Cv代替C0。因为在同一流量下,文氏压差小于孔板,因此Cv一定大于C0。在实验中,只要测出对应的流量q和压差ΔP,即可计算出其对应的系数Co和Cv。4、孔板与文氏比较共同点:⑴、原理及计算公式相同;⑵、C0(Cv)随Re的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既:C0(Cv)随Re的增大而逐渐趋于稳定,当流量达到一定时,C0(Cv)不再随Re增大而变化,为一常数。这也是孔板流量计或文氏流量计的适用范围。不同点:⑴、同一流量下,孔板能耗远高于文氏,这也可从差压度数上验证;⑵、孔板测量精度高于文氏;⑶、孔板C0随Re变化的稳定段很短,使用下限比文氏管低;⑷、同一m值下,Cv>C0。uu0法兰流向孔板管道测压孔ΔP前后取压孔φ29.73φ47第46页规律见下页图。流量系数与流量的关系0.00.20.40.60.81.01.21.41.61.82.00.11.010.0100.0Re*10^4C0/Cv孔流系数C0文氏系数Cv四、操作步骤1、熟悉:按事先(实验预习时)分工,熟悉流程,搞清各仪表设备的作用。2、检查:循环水槽内罐满清水,检查泵调节阀是否关闭。3、开车:启动离心泵(检查三相电及泵是否正常转动)。开启仪表电源。4、排气:缓缓打开调节阀F1到较大值,打开两个差压传感器上的放空阀,排除管路内气体。当看到引压管路无气泡,可关闭差压传感器上的放空阀,再关闭管路调节阀F1。判断引压管内空气是否排净,看两个差压显示表上的压力是否为零,一般压差在-0.05—+0.05KPa之间即可认为气体排净。若超过此范围有两种可能,一是气体没有排尽需重新排气操作,二是由于仪表零点漂移,此时需调零,或在记录和计算时±零点漂移。仪表调零方法:按差压显示仪表面板上SET设置键2—3秒,进入LOC数据权限修改口令,按左右和上下方向键输入808,按确认(即SET键)。以下进入仪表参数修改,每按一次SET键,进入某一参数项,当出现SC(平移修正)项,用左右上下方向键输入要修正的值。修改完毕,几秒种后退出修改状态。仪表调零特别提示:⑴、若仪表零点漂移显示为正,需要输入负偏差修正,否则道理同。如零点漂移为0.02,则需要输入-0.02。⑵、其它仪表参数出厂时已设置好,每块表不尽相同,千万勿动,否则无法修复。调零工作最好由老师完成。5、测量:为了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必须考虑实验点的布置和读数精度。(1)在每定常流量下,应尽量同步地读取各测量值读数。包括实际流量测定、两个压差计的读数。(2)每次改变流量,应以孔板流量计压差读数按以下规律变化:0.2、0.4、1.0、2.0、5.0、10.0、20、40、最大[KPa]从以上看,读数基本上是成倍增加的,这是因为横坐标用的是对数坐标,为使实验点分布均匀而又不过多测量。流量按孔板压差计读数为准调节,文氏管压差按实际显示读数。在调节过程中,因为压差为数显,数字会出现波动,因此,这里说的压差控制在0.2、0.4等,并不是一定在这个值,只要在此附近就可以,如0.2点在0.19—0.21之间就可以;最后一点是最大,指的是阀门开到最大,流量到最大,按实际流量记录即可。(3)当读取小流量下读数时,宜稍等稳定后再读数。第47页6、停车:实验完毕,关闭调节阀,停泵即可。五、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实际流量和孔板流量计与文氏流量计压差读数,计算出对应C0与Cv;2、用半对数坐标标出C0与Cv与Re的关系曲线。原始数据记录表格:管内径=50[mm]孔内径=31.62.73[mm]计量槽面积=0.165[m2]水温=水密度=水粘度=No实测流量q孔板压差[KPa]文氏压差[KPa]Re×10-4C0Cv备注h1[mm]h2[mm]t[S]q[m3/h]10.220.431.042.055.0610.0720.00840.09最大比较:⑴、同一流量下压差大小,说明能耗大小;⑵、同一流量下C0、Cv的大小,说明测量精度;⑶、不同流量下C0、Cv的变化规律,说明测量适用范围;友情提示:1、在测取每个定常状况下,数据需同时测取,因此需要分工协作。最后数据进行汇总处理。2、启动泵前检查相线和正倒转,是指长时间停用后,在启动前需检查;另在长时间不用时,开启泵时注意观察泵启动声音和是否正常转动,以防止泵内异物卡住而烧坏电机,若连续使用可省去此步骤。3、测量时,显示仪表读数会有波动,此时应学会估读。4、实验的成功与否与实验者的测量读数精度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求同组同学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具体要求读数精度必须精确到仪表最小刻度的估读值。如本实验测量实际流量时,若要求测量误差≤2%,则要求每次测量时间和液面升高的量必须同时满足,计量时间≥10S,液面差≥100mm。这就要求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要求?在流量较小和流量较大时如何操作?5、面板上的仪表均按使用设置已经调节好,希望不要动仪表上的按钮,以免造成显示紊乱。特别注意:1、因为泵是机械密封,必须在泵有水时使用,若泵内无水空转,易造成机械密封件升温损坏而导致密封不严,需专业厂家更换机械密封。因此,严禁泵内无水空转!!!!2、在启动泵前,应检查三相动力电是否正常,若缺相,及易烧坏电机;为保证安全,检查接地是否正常;准备好上面工作后,在泵内有水情况下检查泵的转动方向,若反转流量达不到要求,对泵不利。3、在调节流量时,泵出口调节阀应徐徐开启,严禁快开快关。4、长期不用时,应将槽内水放净,并用湿软布擦拭水箱,防止水垢等杂物粘在上面。5、严禁学生进入操作面板后,以免发生触电。6、在冬季造成室内温度达到冰点时,设备内严禁存水。7、操作前,必须将水箱内异物清理干净,需先用抹布搽干净,再往循环水槽内放水,启动泵让水循环流动冲刷管道一段时间,再将循环水槽内水放净。再注入水以准备实验。8、在实验过程中,严禁异物掉入循环水槽内,以免被泵吸入泵内损坏泵、堵塞管路和损坏涡轮流量计。
本文标题:13-说明书-流量计标定-孔+文-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0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