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13级本科世界文学思考和练习题
1世界文学思考和练习题1.古希腊文学为什么被称为欧洲文学的源头?(参见讲稿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古希腊文学具有古老的历史。当古希腊人以“具有永久魅力”的神话和伟大的荷马史诗拉开希腊文学的帷幕,并继以光彩夺目的抒情诗、寓言、戏剧和文艺理论时,欧洲其他民族还处于原始的野蛮时代。第二,古希腊文学成就较高,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的意义。古希腊文学中贯串着两个矛盾着的思想,一是命运的观念,一是人本主义思想,其中人本主义思想和追求现世的精神给后代欧洲文学以丰富的思想营养。作为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以及这二者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欧洲文学中可以溯源到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心理和细节的描写、比喻手法、内容的剪裁、倒叙的运用等方面都为后世提借了丰富的有益的借鉴。欧洲文学中的主要体裁如诗歌中的史诗、教谕诗、抒情诗、田园诗,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散文中的历史、演说、哲学论文、对话录、文学评论、传记、传奇以及寓言等均始创于希腊并产生了典范作品。第三,古希腊文学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对罗马文学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举世公认的。在中古的西欧,它遭到教会的摒弃和埋没,到文艺复兴时期又重新被发现,它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追求现世的精神为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和积极进取、搏击人生的精神动力。文艺复兴以后,不同时代的欧洲作家都从古希腊文学中汲取了思想和艺术的营养。古希腊文学的许多题材一直为后代欧洲作家借用和发展,如关于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歌德和雪莱都曾写过。当我们考察近代和现代欧洲文学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们和古希腊文学的密切关系,看到渗透并融化其间的古希腊文学的传统和精神。2.何谓奥林匹斯神系?(参见教材第8—10页)是希腊神话中以第三代天神宙斯为首的庞大神族,因众神居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上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而得名。这个神系中的神各司其职,统治着宇宙和人间的万事万物,其中主要有十三位大神,比如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灶神赫斯提亚等。这个神系的神话属于氏族社会后期的产物,反映的主要是父权制社会的情况。宙斯的形象反映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氏族领袖的特点,他胡作非为,横暴荒淫,正在向奴隶主贵族演变。23.荷马史诗有何积极的思想意义?(参见讲稿第一章第三节)荷马史诗表现了古希腊人热爱现实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的思想,给人以一种努力向上,不断进取的鼓舞力量。首先,我们从史诗中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具有冥府乐土的观念,然而他们更热爱现实生活,并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其次,从史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具有神话观念和命运观念,认为人间的一切受到神力的操纵,为命运所决定,然而他们并不听天由命,他们更肯定人的自身力量,强调靠人的智慧、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与神和命运作斗争。正因为史诗对现实世界,对人的力量抱着这样积极的态度,所以它的基调是乐观的、健康的、生气勃勃的。史诗所体现的现实精神和人本主义思想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直接的启迪作用,为许多优秀作家所继承和发挥。4.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在结构上有何艺术特色?(参见讲稿第一章第三节)荷马史诗在结构上严谨、完整、布局巧妙、剪裁得当。两部作品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并且广泛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如何组织材料,结构全篇呢?史诗没有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地记述十年的事情,而是采取高度集中概括,以局部反映整体,突出重点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一小段时间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和画面,组织成一个严谨的整体。《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就是围绕着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这一情节线索来剪裁和组织材料的。而这一情节本身又写得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十年战争只写最后一年间五十余天的事情,而比较具体描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情。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这种高度集中概括,突出重点,以战争的片断反映战争的全貌和精神的手法,为后世文学作品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5.荷马史诗《奥德赛》在结构上有何艺术特色?(参见讲稿第一章第三节)荷马史诗在结构上严谨、完整、布局巧妙、剪裁得当。两部作品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并且广泛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如何组织材料,结构全篇呢?史诗没有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地记述十年的事情,而是采取高度集中概括,以局部反映整体,突出重点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一小段时间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和画面,组织成一个严谨的整体。《奥德赛》所歌唱的俄底修斯的历险,被诗人压缩在最后的四十天,即从俄底修斯离开女神卡吕浦索的海岛开始,途经斯赫里岛到返回家中的这段时间,具体描写的只有3五天的事情。全诗结构比《伊利亚特》稍显复杂。俄底修斯海上漂流与伊大卡岛上求婚者的纠缠和帖雷马科寻父,形成两条即平行又互相联系的情节线索。二者互相映衬,更显出情势的紧急,也更能够烘托俄底修斯热爱故土的心情。另外,在叙述情节时,《奥德赛》采取了倒叙的手法,俄底修斯十年飘流的遭遇是由他自己向斯赫里岛国王回叙出来的。这样听起来,就很亲切动人。6.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各有何代表作品,这些作品的主题各是什么?(参见教材第22—25页、讲稿第一章第四节)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反专制争民主的斗争,歌颂了民主派的战斗精神。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406)的《俄狄浦斯王》所揭示的是人与命运作斗争而不可战胜的主题。诗人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既指出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也对神和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同时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俄狄浦斯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斗争精神是伟大的。整个悲剧充满了悲壮的气氛,表现了崇高的英雄主义思想,具有激发人的斗志和勇气的巨大力量。剧本还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剧中人物对杀父娶母的行为,都强烈地感到耻辱,这说明野蛮的乱伦时代已成为过去,人类已经跨进了文明的社会。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406)的《美狄亚》的中心思想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鸣不平。剧中暴露出当时社会夫权对妇女的支配和蹂躏,揭露了为夫妻关系所掩盖的压迫关系。因此悲剧概括了当时社会妇女的共同遭遇和被奴役的可悲地位,诗人对受苦的妇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7.《神曲》思想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见教材第40—42页、讲稿第二章第二节)第一,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在批判封建社会的罪恶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在《地狱篇》里,但丁集中地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对僧侣阶级的伪善、贪婪和腐败进行了愤怒的揭露。这种对教会的揭露和谴责,在当时来说无疑是对封建教会的沉重打击,成了欧洲近代文学反教会斗争的前奏。但丁在揭露批判教会、教皇的同时,还进一步阐明了关于政教分离的思想。其对神权政治的大胆否定,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第二,面对着意大利四分五裂、同室操戈、战乱不已的混乱现实,但丁感到极大的悲痛,他深切关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表达了统一意大利的愿望和要求。诗人渴望意大利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这表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符合新兴4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第三,《神曲》作为一部广泛、深刻地揭露意大利社会现实的巨著,它对横行霸道的豪强贵族、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伙世俗的压迫者和剥削者,同僧侣阶级一起,是造成国家灾难重重的罪人。此外,诗人也没有放过新兴资产阶级的罪恶,他特别对贪婪成性重利盘剥的高利贷者进行了揭露,对城市市民的金钱追逐也给予了谴责。第四,《神曲》的进步性还表现在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批判上,对文化知识和人的理性、自由意志及现实活动的歌颂上。同中世纪教会排斥和否定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迥然不同,但丁在《神曲》中对古希腊罗马杰出的诗人学者表示了很大的敬意。他在《神曲》中还利用了很多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使古希腊文学和圣经文学在这里合流。这种挣脱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枷锁所表现出来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感情和态度,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端。但丁在《神曲》中肯定了人,肯定了人的理性、自由意志及现实活动,肯定了人的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他一再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认为这是上帝“最伟大的杰作”,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最伟大的赠品”,因此人应当用“理性的力量”进行去恶从善的自由选择。他让“理性”的化身维吉尔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他对可以作为生活、斗争中光辉榜样的古今英雄人物是热情赞颂的。他以维吉尔对自己的教诲,说明人不应懒惰和贪图安逸,不要无声无息度过一生,而是要战胜一切困难,做出一番事业。诗中攸里西斯(即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或俄底修斯)的形象,集中地反映了要求理智解放的思想。他为了追求知识,抛开个人的幸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远航探险,“追随太阳,再寻绝无人迹之地”,在困难中百折不挠,奋斗不息。诗人通过这位英雄之口指出:“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这些对于中世纪“上帝安排一切”的观念和来世思想都是一种突破,说明但丁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这也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特色。第五,但丁不但要求理智的解放,他还要求感情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世俗爱情,表现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倾向。在作品中,贝阿特丽采究竟是神性的象征还是爱情的象征?可以说是两者兼而有之,而后者更为重要。上帝之爱是通过人间的爱情得以实现的,这就无形中更多地肯定了人间之爱。长诗肯定了世俗爱情,显然是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的突破。8.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文主义文学有何思想内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中,人文主义文学占据主导地位。它宣传和表现人5文主义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为自己开辟前进道路的有力的舆论工具。它的巨大成就带来了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人文主义思想,都在人文主义文学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肯定人、赞美人、反对教会贬抑人,反对神的权威。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反对封建专制禁锢。肯定现世生活和人对幸福、享乐的要求,反对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鼓吹自由平等,反对封建贵贱观念和等级制度。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有的人文主义作家还突破了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批判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揭露以金钱为转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揭露社会罪恶的根源是私有财产,并提出人人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的社会理想。9.《巨人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巨人形象有何意义?(参见讲稿第三章第三节)首先,小说一扫中世纪天主教会关于人是渺小的,人是上帝的奴仆和羔羊的说教,热情赞美了人的体魄、人的力量和人的智慧,充分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揭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的真理。通过巨人们的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作家热情赞美了人的力量和智慧,并指出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集中表达了人们要从中世纪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全面发展,释放巨大潜力,变革现实,建设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当然,小说所赞美的“人”就其社会本质而言主要是资产阶级自身,但也应该承认,小说对人和人性的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普遍的品格,超出了狭隘的资产阶级阶级性的范围而传达了人类的共同心声。10.试谈堂吉诃德形象。(参见教材第53—55页、讲稿第三章第四节)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黑暗腐朽、贫富悬殊的西班牙社会背景上,塞万提斯塑造了一个狂热地迷恋骑士小说,决心恢复骑士道,“不畏强暴,不恤丧身”,立志扫尽人间不平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由于长期受骑士文学的毒害,堂吉诃德性格上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主观武断,行动盲目。这一形象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了巨人,把穷客店看成了豪华的城堡,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作军队,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骑士道在它产生的时代,本是一种严肃的道德规范,可是,这个犯了时代错误的堂吉诃德却要在现实生活
本文标题:13级本科世界文学思考和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0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