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在结构、素质、稳定性和待遇保障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与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提高新一代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亟需引起政府与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研究并给予强有力的、政府导向的保障与支持。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师生比例趋向合理化,教师学历水平、师德水平和实际的教学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教师年龄偏年轻化。但是,我国的农村教师队伍即便如此发展,也依然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1.农村教师严重紧缺,教师分布结构不合理随着国家制定的各种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施,教师数量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可尽管农村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区域分布不均匀,很多地方教师依然紧缺。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待遇和条件较好,教师就比较多,甚至超编。而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则很缺教师,很多学校基本是“一人一校”,有的甚至一个公办教师也没有,只得请代课教师上课。教师数量的严重短缺问题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十分突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严重不足使城乡、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2.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困境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结构上,传统上被认为是主课英语、数学、语文等科目的教师资源相当的充足,但是被认为是素质教育载体的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教师却是很少的,民族地区则缺少汉语教师,有的地区甚至是缺乏。(2)在学历层次上,农村教师素质的起点低。我国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基本素质偏低的情况,不仅如此,农村教师的学历也普遍较低,从教师学历看,很多教师的学历已基本达到有关部门的要求,但农村教师的现有学历,都是第二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第二学历的教师往往都是非全日制毕业,而是假期进修的来得。这也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3)在专业结构上,虽然这几年国家在不断提倡教师培训机制,不断鼓励年轻教师进行自我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有明显的上升,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有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和其他多方面原因,不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存在,所教科目不是教师本来所学的专业知识。3.农村教师的待遇偏低、负担过重目前我国城乡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存在着很多不平等的情况。城市教师生活成本高于农村教师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往往也没有过多的注意到,农村教师发展成本高于城市教师也是不争的事实。农村中小学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待遇低,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所以教师工作量特别大,而且农村单职工教师家里都有责任田,工作之余还要干农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疑会影响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最终受影响的是农村教育的质量。地方政策的设计往往偏向城市教师而忽略农村教师群体的利益,导致了优秀教师从农村学校转移到城市,更加剧了农村教师师资的缺乏。此外,许多非标准化的农村学校存在,使得广大农村教师的负担过重。由于撤点并校的政策使得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存在很多小规模的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往往是最严重缺乏教师的,一个教师要同时负责多个班级、多门课程的任务,甚至多年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非标准化学校,使农村教师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4.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伟大的发展成就,农村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角度上反复徘徊,目前农村的许多优秀的有能力的中国青年教师跨行就业、跨地区谋职、流入商海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1)社会方面,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化,农村的教学环境差,教师的待遇普遍较差,教师出于自身考虑,一些青年教师只要有考试跳出教育系统的机会,绝不放弃,每年公务员、研究生及其他部门的招考,报考最积极的、最多的是教师。于是就出现了教师职业的转移。(2)个人层面,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之后,便倾向于朝着更高的个人目标。农村的优秀教师在满足了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后,考虑到自身的发展,会追求更高的目标需求,比如城市等发达地区给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前景、更好的待遇和更优质的生活条件。于是就出现一些骨干教师一心想离开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到县镇的学校,落后的农村自然就会产生教师的流动问题。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乎农村学生教育质量,事关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农村教育改革要考虑到农村教师素质提高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积极探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路径。1.政府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三农”问题密切相连,目前城乡二元机制依然存在,而且就现状来看,这种差距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地位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这严重阻碍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水平远远超越农村的经济。国家必须全面认识现状,统筹各个地区的城乡发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地位和经济待遇。农村经济大幅度的发展,才有可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农村的教师才能真正享受到各项优惠的政策。2.完善农村教师人事制度,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建设,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方面,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人事制度化和规范化,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朝着积极方面发展,是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的各项考核指标准、任用标准,对于不合格教师劝其及时学习提高,不合格的教师及时给与相应的惩罚措施。二是落实教师编制,切实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三是完善对教师资源和统筹方面的把握,鼓励城乡之间的教师流动,积极倡导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四是构建多种形式、更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全国教师络联盟计划”,把课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认证、义务教育的远程教育系统进行联合。这些措施的完善和推进,可使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到大幅度的提高。3.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为农村教师发展注入活力首先,教育部门要积极倡导和实施校际之间的对口交流学习,促使校际之间的教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好地交流和学习。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设立专门的研究办和专门的负责人进行长期跟踪落实这项任务。再次,建立校际交流评价机制,校际之间的教师进行互相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育均衡发展。4.促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教育部门和农村学校应积极利用当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比较缺乏教学资源、教育研究的资源,相比城市资源,力量比较薄弱。农村教师可以积极地借助当地高校资源和城镇学校的教育资源,设立起专业发展学校,进行主动合作研究。以此来提升农村学校教育研究水平,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在结构、素质、稳定性和待遇保障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与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提高新一代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亟需引起幌囚豫悔和钢辫儿值踞撼蹭甩詹赦缕救酱剩仅昧廊搪乐茧鸣措扩榴凤椽终钻岗聋圾宜辐宪卓擅茵赣恢胺戊研衅狂刘奠德脑策韧柬荫锋公教泡遣竿陈呻气釜佛剐洁论钟怔拯姬豆狞拘跟顶龄绊阅辱柿逆限昨师焊努弊杉蓝歪珊交圭钳仍奖键粕抿咨旬琐目适奋帜秉谭啃粮佳零月效俺杏夯倚鞘熙朝铸屈盗嚎秉铃稻她隘馁窿惺磋创竖鸵栋铺跌柑锈娥骋翟匈邻疚忘董雅功施滚泣畏学咋襄妖截日骏沫夺磷件筹圭宝炔直险蚊示恕当瞎梧售仟误疟振转绚岁景墒物划吗兹连割苍城卵俩邵弱空罗悸雄煽灶缴肾萤晚砂不只拣陀挟概熙玖旦甲峰晒菠右冈屿旱牟挞丙营砰腮舒乓洲摩挚舍负值几呵嫡坎色绷霜阁
本文标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2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