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0《卫生监督学》案例分析
环境与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与分析(三)要求简要分析当事人、卫生监督主体在执法过程中行为的合法、合理、公平案例1某商场因有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未办理健康合格证,县卫生监督所下达警告行政处罚,限五日内改进。该商场负责人以已请示物价局X股长(体检收费就属物价局管,和司法局X副局长,认为大厦不属公共场所,无需体检。该卫生监督所依法两次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500,300),该大厦拒绝签收,疾控中心挂号邮寄送达。在15日内未见起诉,又不履行。县疾控中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受到行政部门干预。分析要点是否属公共场所按国务院条例执行。物价部门和司法部门没权干扰按制度执法当事人拒绝签收不影响送达当事人不服应循司法途径解决,而非找关系案例2广东某市某镇自来水锰超标12倍过万人饮水告急,尚不明污染来源,政府紧急寻找干净水源自来水报告8月2日某市CDC发布的报告,该厂出厂水和末梢水均为1.2mg/L,该市某镇自来水张贴停水公告,政府部门在获悉水质报告结果当天就立即展开工作积极应对,环保、卫生等部门介入调查群众:家中水桶有黑色沉淀,水质该市CDC每月监测,发布监测报告应对:政府迅速寻找第二水源,对污染原因调查核心问题:政府部门的利益纠纷、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调查污染来源分析要点明确该事件卫生监督法律依据、范围和要点及执法主体及相关部门。简要分析当事人、卫生监督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哪几个方面如何做到行为的合法、合理、公平如何应对此突发事件如何开展污染原因的分析调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一起自来水厂水中锰超标事件的调查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和方法:自来水厂基本情况及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自来水厂周边基本环境:位于漯河岸边,水源类型为地面深层江河水。水厂有沉沙井、加压泵、消毒剂加药装置等设施,没有混凝和沉淀设施,水源水补给主要依靠河水通过沙砾层渗入沉沙井内,下游10米处有镇排污沟入河口,下游2公里处另有一水厂监测结果:省农村水质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点之一,市CDC完成,1-6月水质监测锰指标正常,按照相关工作程序,7月19号水样检测,到8月2号发现出厂水、末梢水锰为1.2mg/L,马上启动了每日监测程序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讨论案例3卫生监督在市面上发现一印铁制罐厂非法生产的雅丝发胶,现场调查后核实2年间共生产约2万罐,并在现场发现生产发胶的原料、成品和残次品。取证后,经监督员合议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财务表示销售收入24594元)。处罚决定书送达后,该厂未申请行政复议也不上诉,拒不履行。监督机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直接从其银行帐号划扣剩余的2万元至财政。因该帐户已没钱,又无法获取其他帐号,卫生局向法院出具了对其余的4594元不予追究的报告,而结案。分析要点无证生产化妆品属违法当事人不服、不申请复议、不起诉、不履行,行为不当没收非法所得,余额必须缴清,卫生局出具不予追究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案例4聚焦“毒苹果事件”:有机溶剂长期接触易中毒分析要点明确该事件卫生监督法律依据、范围和要点及执法主体及相关部门。简要分析当事人、卫生监督主体在执法过程中那几个方面如何做到行为的合法、合理、公平(职业病诊断原则)简要如何预防和应对此类事件如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义务和职责、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诊断(依据、原则、举证责任、诊断选择权)、报告、处理、鉴定诉讼及行政处罚程序事实真相的背后再一次敲响职业病防治的警钟,正己烷中毒没有特效药长期接触电白油、松节水等溶剂,可留下终身后遗症电子产品无残留,消费者不用担心Iphone、Ipad热卖,竟然用有毒溶剂擦拭的,以100多人生命健康为代价,问题出在哪里?职业病防治专家忠告:长期,苯中毒更可怕电白油主要成分就是正己烷高效清洁剂涉及多个行业:手机行业清洁屏幕和线路板、彩印行业清洁彩色打印机的铜版、家电行业清洁电视机、冰箱的表面,制鞋、皮革行业等也常用到。收治情况:市职防院2003-2009年共收治36例中毒者,正己烷毒性大,作业场所或防护措施不足,长期吸入可造成中毒,类似三氯乙烷,专家解答:目前法律没禁止,只能从职业病防治角度提倡尽量不使用,以无毒或低毒的溶剂取代产品无毒平时一般不会中毒苯中毒更要“严防死守”如何防治三重体检明确职业病防治责任保障患职业病合法权益、《工伤保险条例》中毒症状:中毒之初:症状像感冒,以慢性为主,一般接触数月后才发病,初期仍不转岗,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周围神经炎、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如夹不住菜、拿不住碗,走路有困难,易摔倒,最后会祸及中枢神经系统治疗:没有特效药,主要内科对症治疗,例如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等,住院时间长,平均159天,平均费用达到6.2万元治疗后:有无后遗症职业病工伤鉴定:十级伤残,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以此标准,肌电图检查证实四肢肌力明显下降,伤残等级起码在八级或更重。应如何处理:劳动者,用人单位,诊断,鉴定,赔偿?
本文标题:2010《卫生监督学》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5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