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0中考复习文言文备考讲义
2010中考课内文言文备考讲义整理制作七年级上册1、童趣一、文学常识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翻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翻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翻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案: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案: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案: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句子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翻译: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11)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找一找这篇文章中包含哪些成语?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成语。答案示例: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3、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13)美国总统曾在2005年来中国上海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当时上海大学生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论语》给了美国总统,你能说出其中的寓意吗?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4)仿写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答案示例:有勤才有曹雪芹“批阅三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15)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于丹女士曾在2006年“十一”黄金周在CCTV-10频道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请结合本文中的相关句子也谈谈你的心得。答案:略七年级上册:3、山市一、解释加点词语义。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山中蜃景。2、数年恒不一见。.数,几。恒,经常。3、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念,想起。近中,附近。前。4、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记。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5、层层指数。数,数数6、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或凭或立,不一状。或,有的人。凭,依靠。不一状,各不相同。7、或凭或立,不一状。或,有的人。凭,依靠。不一状,各不相同。8、倏忽,如拳如豆。倏忽,突然。二、翻译句子。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2、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t3、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答案: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I$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答案: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S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答案: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答案: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答案:孤塔—宫殿—城市—危楼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答案: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集会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1、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答案: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2、《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答案: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TLL]dH3、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答案:“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4、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答案: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天雨墙坏。雨:下雨坏:毁坏。2、智子疑邻。智:以……为聪明。3、不筑。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6、其家甚,智其子。其家: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答案: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失马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2、人皆吊之。吊:慰问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4、居数月。居:过,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6、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大:大规模。二、阅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1、中心思想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就:完成。5、邑人奇之。奇: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客:把……当作宾客7、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其然,代词,这样。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扳(pān):通“攀”,牵、引。环,四处,到处。谒:拜访。9、不使学。使:让10、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比得上。前时之闻:以前听说得(名声)。11、泯然众人矣。泯然:消失,这里是毫无特色得意思。12、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材人,有才能得人。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不至:没有到达。14、伤仲永。伤:哀伤、伤感。15、或以钱币乞之。或:有人16、从先人还家。从:跟从,跟随。1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18、固众人。固:本来。二、翻译下列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翻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翻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J0L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泯然众人矣。翻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5、余闻之也久。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三、回答下列问题。1、《伤仲永》中的哪些句子介绍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答案: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答案:“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答案: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Q4
本文标题:2010中考复习文言文备考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5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