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0年动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力学Mechanics(专业代码:0801)一、学科概况我校力学学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冲击、噪声”(2003年改为一般力学基础)、“爆炸力学”(1998年改为工程力学)硕士点,1993年获得“爆炸力学”博士点,1998年获“力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发展立足于力学理论和应用基础,围绕民用和国防军事系统进行基础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等研究,已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数个研究方向: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及其应用,三维弹性结构动力学,二相流体、反应流体及控制、湍流,含动边界的流场数值模拟,爆炸力学及其安全性等。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成果,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多、层次高、经费充足、成果转化和应用率高。在国防、经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二、培养目标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研究生,适量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他们应热爱祖国,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适应领域宽广;他们应该了解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以增强其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应具有一定的数学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能力;具有与力学相关的如机械、热能、电子、材料等学科的一般知识;掌握基础力学实验的技术;应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本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天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两年半制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总学分33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1、2、3、4)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课010115A01自然辩证法概论31、23学分第一外国语050214A01-04硕士外语(英、德、日、俄)41、24学分学科基础课070111A12应用偏微分方程31至少选2门选4门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1080111A01连续介质力学31080111A02弹性力学31080111A03高等动力学31080108B01高等流体力学31080108B02燃烧、爆炸与爆轰23080103B01冲击波理论23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080111C01多刚体系统动力学33070111C24有限元法32080108C01计算流体力学23080111C02应力波理论及其应用21081903B02燃烧理论32080101C08撞击动力学21080108C02发射动力学21080108C03实验力学31080111C03塑性力学21080108C04空气动力学33080111C04振动理论33081903B03爆炸及其作用23080108C09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33学科补选课工程力学61、2、3、4工程流体力学31、2工程力学实验13、4必修环节000000000必修环节2选3学分100000000社会实践1注: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按方案中要求选课不足33学分部分可从学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五、科研能力与水平1.具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能根据企业需要,应用科学理论、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从事相关工程的项目开发、管理和技术研究工作。3.能熟练应用一门外语,阅读、翻译本专业资料,能撰写科技论文。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六、开题报告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针对每个硕士研究生的类型和层次,确定选题范围。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具体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尽量结合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或实际应用中提出的关键性问题。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5)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6)主要参考文献。提交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为第三学期末。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专业文献阅读、选题、学术调研、论文开题报告、理论分析、软件设计、实验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和公式,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表曲线;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献引用恰当、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在阐明论文的目的、意义和成果时,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论文工作期间,导师及时全面地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按时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对因客观原因不能按计划进行的硕士研究生要及时调整计划,并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研究生培养办,对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完成论文工作的硕士研究生,须提前三个月提交延期毕业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延期,否则按肄业处理。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Power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Thermophysics(专业代码:0807)一、学科概况本学科由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组成,是“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学科主要从事传热传质理论与技术、热物理测试技术、燃烧理论与技术、系统热管理与热控制技术、多相流理论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能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电力能源生产和热能利用过程中的流动、燃烧、传热及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包括热工设备设计理论与方法、强化传热技术研究与利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等。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主要从事制冷、空调和低温工程技术以及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力机械及工程主要主要研究内燃机、汽车工程以及动力工程中的流动、燃烧、传热、电控和可靠性等技术。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对于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其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造就从事学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研究生,则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和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具体要求是: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2.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治学态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3.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写作能力。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两年半制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总学分33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1、2、3、4)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课010115A01自然辩证法概论31、23学分第一外国语050214A01硕士英语41、24学分050214A08硕士口语41、2学科基础课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1选至少2门选4门070111A03现代分析基础21070111A12应用偏微分方程31070111A10应用数学方法21080708B01高等工程热力学31080708B02高等传热学33080708B03高等燃烧学32080108B01高等流体力学31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080708C01计算传热学23080108C01计算流体力学23080708C02多相流动与传热23080708C03热物理量测试技术23080708C04强化传热理论与技术23080708C07化工压力容器理论与设计23080708C10现代制冷与低温技术23学科补选课传热学41、2工程热力学43、4流体力学41、2必修环节000000000必修环节2选3学分100000000社会实践1注:总学分不少33学分,按方案中要求选课不足33学分部分可从学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五、科研能力与水平1.本学科的硕士生应围绕研究方向,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须参加一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至少参加一次地区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会;4.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技术、实验技术;5.硕士生在读期间至少撰写或发表1篇学术论文。六、开题报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完成了课程学习后,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的引用、分析,对前人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综合、全面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进行,结合文献综述对自己选题的意义、可行性等进行阐述。开题报告由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组成,书面报告与口头报告的要求按《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中关于“论文开题的要求”执行。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和公式,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表曲线;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电气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8)一、学科概况电气工程学科是培养有关电能的生产、输送、测量、应用技术及设计制造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电学与电磁学的研究与应用的学科,主要包括如下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我校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运行、控制与规划;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电力市场理论与实践;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的故障自动诊断与容错控制;新型微特电机理论与控制方法、电机优化设计等。具有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有关高性能研究设备。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高压脉冲功率源技术和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特色。二、培养目标培养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的电气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科研进展、动向与技术发展前沿;能够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听、说
本文标题:2010年动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9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