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模拟试题--小学语文
2010小学语文暑期培训模拟试题一、判断题1.新课一轮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知识本位”课程向“技能本位”课程的转变。()2.在语文实践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者相加的关系。()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6.《语文课程标准》从爱语文、理解和运用语文、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十个方面,陈述了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具体要素。()7.“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8.《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二、三学段分别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为1600-1800、2200、3000个。()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2年级要多认少写。”()10.集中识字法突出的规律是以歌词带字。()11.从第一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浏览,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默读,从第三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略读。()1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13.写作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4.语文教学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有趣的书。()15.《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二、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要求为三个学段分别为50、60、70篇(首)。()16.《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字,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17.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18.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能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1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教学力求精要有用”。()2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2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22.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23.《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写作。()24.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只能是书面的。()25.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26.文本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27.口语交际的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28.口语交际要进行大量的、系统的口语交际知识的传授。()29.口语交际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30.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31.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惟一途径。()3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33.教学设计是一种直觉的冲动。()34.新课程中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显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35.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36.“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37.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要做到正确、深入、准确。()38.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教学起点设计,三是教学内容设计,四是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五是教学评价设计,六是教学结构设计。()39.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40.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品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41.基础扎实是高效课堂内涵之一,具体说就是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技能扎实、基本方法扎实。()42.俄罗斯的课外阅读指导属于综合性学习中的学科模式。()43.语文综合性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是一种活化的学习。()4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45.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46.本世纪初,我国进入建国后的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7.《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对提出的问题“共同讨论”“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乐于探究这一要素。()48.“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也就是读和写的语文实践能力。()49.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0.写作教学提倡多写命题作文。()二、选择题1.语文课程的总取向是()。A.发展学生的语言B.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C.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表达B.学习C.交际3.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者()的关系。A.相加B.水乳交融C.表里4.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的形成与发展。A.素养B.能力C.技能5.在对语文理解运用的过程中,蕴含着人的()。A.道德品质、个性品质和社会文化背景B.思想情感、个性品质和社会文化背景C.思想情感、个性品质和价值观6.“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特点是()。A.边学拼音,边识字B.先识字,后读书C.边读书,边识字7.分散识字法的特点是()。A.是把生字分散开来教B.字不离词、词不离句C.以语音为线索组织的识字8.字族文识字实验的倡导者们提倡()。A.先读书,后识字B.边学拼音,边识字C.先识字,后读书9.偏旁比较识字是按()。A.偏旁功能安排的B.汉字产生原理安排的C.字形规律安排的10.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识字是()。A.认一认B.词串识字C.转转盘识字11.“转转盘识字”,借助“转转盘”的形式,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趣味性B.揭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C.揭示同音字的规律12.《课标》中对低段的书写要求为()。A.行款整齐、规范、整洁B.工整、大小合适、端正C.规范、端正、整洁13.《课标》中对高年级的硬笔书写要求为()。A.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B.端正,有一定的速度C.行款整齐,工整14.苏教版低年段识字教材的编排共有五种为()。A.认一认、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B.认一认、词串识字、字理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C.词串识字、字理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看图会意15.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B.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C.罚抄是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16.《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下面哪一项是中年段的要求()。A.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B.学习独立识字C.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17.小学生朗读的总要求是()。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能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C.能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1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的能力。A.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B.朗读、默读和复述C.精读、略读和浏览19.阅读教学中“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A.重视B.珍视C.肯定20.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A.学生的自由阅读B.学生的阅读实践C.学生的阅读体验21.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的重要途径。A.审美体验B.阅读体验C.生活体验2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A.文本B.问题C.媒体23.默读必须有一定的速度,小学毕业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A.200B.250C.30024.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正确的说法是()。A.不必进行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B.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C.应该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25.评价精读,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应具体考察学生()。A.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B.在思想教育、知识掌握、段落大意掌握等方面的表现C.在捕捉重要信息、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26.()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A.综合实践B.阅读C.写作27.关于“想象”各学段要求不一样,第三学段的要求是()。A.写想象中的事物B.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C.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最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28.()要求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300次观察,在他的实验学校,他根据学生观察的实况汇编成长达300页的名为《大自然的书》的观察教材。A.赞可夫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29.“学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3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求是()。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和方法A.①B.①②C.①②③31.属于“观察指导模式”的习作教学改革实验是()。A.丁有宽的“读写结合”B.李白坚的“快乐大作文”C.吴立岗的“素描作文”3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的过程。A.个性化表达B.创造性表述C.应用性表达33.国内外写作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认为其在写作教学中是()。A.学习者B.思想者C.学习者和思想者34.在学生的写作档案中,除了留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A.典型案例分析B.写作习惯考查C.每学期的作文成绩记录35.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①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③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A.①B.①②C.①②③36.综合性学习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A.实践性B.综合性C.自主性37.第三学段要求“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这一要素。A.乐于探究B.自主学习C.勤于动手38.法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大多为()。A.综合学习时间B.校外活动C.统合教学日39.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A..途径B.策略C.方式40.目前,各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除了专题研究、参观考察、实践运用、课文延伸、应用设计之外,还有()。A.课外阅读活动B.信息技术C.学科整合41.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的能力。A.倾听、表达和应对B.交流、表达和应对C.倾听、表达和交际42.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成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A.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B.精心构思的课,即严实的课C.有深度拓展的课,即厚实的课43.以下对于一堂好课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学习艺术B.一堂好课,既要有精心的教学预设,又要有配合教学进程的精美课件C.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44.每当我们听完一节课后,不应用以下()的标准来衡量课的优劣。A.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B.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教师做得怎么样。C.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是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人答出来。45.下列对阅读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文标题: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模拟试题--小学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9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