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2010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
201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试卷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请把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不要错位、越界答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来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2010年2月12日至15日,胡锦涛总书记莅闽考察,同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这对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极大的推动,为福建省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常识A.两岸关系文化建设B.两岸关系海西建设C.福建旅游海西建设D.港澳台发展文化建设1.【答案】B。2.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两次灾难磨砺中国,赋予这个国家前进的精神和力量,也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常识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改革创新D.人道主义2.【答案】A。3.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教育学A.《中小学德育纲要》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答案】D。4.右图漫画《政府每送一桶水,能救一家人》蕴含了我国政府面对西南地区百年一遇旱情时()。常识①坚持以人为木,关注民生②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力式③坚持对人民负责④为公众利益提供有效服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答案】C。5.2010年上海世博会闪耀“科技之光”,参展各国共同关注和倡导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常识A.城市生活B.乡村生活C.低碳生活D.文化生活5.【答案】C。6.2009年9月27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三个关于中国民族政策白皮书是()。常识A.《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B.《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D.《中华民族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6.【答案】B。7.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常识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答案】D。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其身份是()。法律法规A.志愿者B.实习者C.兼职者D.见习者8.【答案】A。解析: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的人的身份为志愿者。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其它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批准申请的单位是()。法律法规A.当地学校、村委会或居委会B.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当地县镇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9.【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中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B。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情况属于“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的是()。法律法规A.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B.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C.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D.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10.【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故选C。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法律法规A.专门学校B.职业学校C.特殊学校D.普通学校11.【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故选专门学校。12.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学校师德考核小组的教师代表人数不少于小组成员人数的()。职业道德A.30%B.40%C.50%D.60%12.【答案】C。解析:《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成立考核小组规定如下: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故选C。13.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成年人的年龄是未满()。法律法规A.12B.14C.16D.1813.【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故选C。14.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审定部门是()。职业道德A.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14.【答案】D。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九条对教师资格考试作如下规定:第九条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故选D。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教育学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15.【答案】B。解析:初生儿吸奶属于吸吮反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动作。其他三项均属于教育现象。16.“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学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6.【答案】A。解析:“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综上可知,这两句话揭示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经济、文化和科技在此均未体现。A项为正确答案。17.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教育学A.时教必有正业B.君子之教,喻也C.藏息相辅D.不陵节而施17.【答案】D。解析:A项时教必有正业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体现的是科学性教学原则。B项体现强调的的是启发学生。C项比喻讲解教育原则,即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讲解要与个人的理解相结合才能消化知识的原则。D项指的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要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故选D。18.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教育学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18.【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题干问的是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所以应选促进者,即A。19.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教育心理学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加德纳19【答案】D。解析:布鲁纳是认知学习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提出儿童中心论;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故选D。20.下列选项属于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教育心理学A.随机管理B.权威管理C.定性管理D.目标管理20.【答案】D。解析: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只有D项属于常用模式之一,故选D。21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教育学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1.【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2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教育心理学A.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为主C.生活知识为主D.生产知识为主22.【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其中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23.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是()。教育学A.均衡性B.综合性C.单一性D.选择性23.【答案】C。解析:《新课程课改纲要》规定的课程结构有“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单一性不是新课程结构的特点,故选C。2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是()。教育学A.说服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24.【答案】C。解析: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榜样示范法主要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品德;实践锻炼法是通过具体的活动行程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均与题干的方法不符。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主要是用教师自身的美、环境美、情景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故选C。25.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教育学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25.【答案】A。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开放新、综合性、自主性和自愿性的。随意性、规范行和强制性均不属于其特征。故选A。26.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教育学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期D.扬长避短26.【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所以教育应要抓住关键期。27.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教育学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演示法27.【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可首先排除实验法和演示法。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去获得新知识,借以巩固新知识或检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结合题干可知,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28.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教育学A.教育目的B.教育影响C.教育制度D.教育环境28.【答案】B。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均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故选B。29.“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描述的是()。心理学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化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29.【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注意的品质,并无注意的分化之说,故排除B项。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的转移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根据以上定义,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应属于注意的分配。故选D。30.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只用黑自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心理学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30.【答案】B。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是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
本文标题:2010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1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