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0年高三省质检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12010年高三省质检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南平市质量分析报告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杨有德一、试题总体评价历史试题比往年更为出彩,较好地从去年的“稳妥过渡”向今年的“平稳推进”“稳中求新”推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既“稳中求新”,又有创意与去年相比,今年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新史观、新视角,推进历史课程观、学习观、价值观的转变。第38题以“纪年”为载体,采用分层次(SOLO评价)+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试图更好地体现区分和选拔的考查功能。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考查的能力,都有新的创意。2、坚持“三新”(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原则继承和拓展近年来新高考命题的“三新”风格,提供了大量的表格、图片、诗歌、史料文献等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彰显学科特色。在情境性试题的数量、选用及设计方面,本试卷过渡性、导向性明显,能与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全国统一命题以及各省区自主命题试题命制风格保持一致。每道试题均依据相关的历史素材,设置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与创新性。第18题的漫画、第21题的表格、第23题的曲线图、第24题的照片、第38题的表格,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3、强化基于学科内部综合基础上的文综各科之间的综合试卷增强历史、地理和政治学科之间的综合考查。第13、15题考查历史、地理学科知识的整合;第18、24题综合考查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4、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课改原则,突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演进第21、24、38题,关注史学方法与意识的考查,测试研究性学习成效,如第15题“生产力史观”、第16题“史学方法应用”、第17题“史观通识”。考查地方课程资源,体现福建区域特色,如第16题“福州船政局”、第24题“闽南宗祠‘世飨堂’牌匾”。侧重考查基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历史阶段特征,如非选择题第38题,第41题B、C两题。25、重视联系现实,关注“三维目标”试题重视贯彻历史课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向,关注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但不刻意追求热点、焦点。如第15题、第19题、第20题、第21题、第24题、第41题等,都不同程度地联系了当前社会现实,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试题关注现实问题的历史寻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在体现历史时代感与应用价值的同时,突显人文精神。6、试题符合省颁《考试说明》精神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性较全面,比例合理,注重考查把握和运用主干知识,符合省颁《考试说明》的要求,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难和偏怪的问题。试题倡导注重现实,贴近生活,以史为鉴,服务自己与社会。命题关注社会热点与重大社会问题,考查了文明史观的社会现实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凸显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二、考试结果分析1、目标考查范围及能力层次(1)考查内容包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必修的三大模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选修部分。知识范围以及分数比例大致如下表:必修Ⅰ(政治)必修Ⅱ(经济)必修Ⅲ(思想文化)文史知识(或史地知识)选修选择题4/16分4/16分2/8分2/8分非选择题1/22分1/9分6分占总百分比约38%16%约17%14%15%(2)从知识内容构成比例来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大致为67:33。大致与《考试说明》有关历史内容比例相近。(3)试题“能力层次”分布大致如下:能力层次选择题题号非选择题题号获取和解读信息13、15、16、17、2438(1)、(3)41.A(1)B(1)C(1)调动和运用知识14、18、19、20、21、22、2338(2)、(3)分析和比较问题38(3)、41.A(2)B(2)C(2)论证和探讨问题19、20、22、2338(4)总体上难度适中,体现了命题者关注基础知识又兼顾能力提高的愿望。考点分布题量分值题型32、试卷的整体统计情况依据《考试说明》的规定,高考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难度值为0.6左右。2010年省质检历史卷南平考区考生数6947人,平均分55.07,难度0.55,标准差14.47,信度0.69,效度0.44。3、各题得分情况题目满分总人数及格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难度区分度历史客观题134.006,9470.562.254.000.000.560.30历史客观题144.006,9470.632.514.000.000.630.50历史客观题154.006,9470.803.214.000.000.800.41历史客观题164.006,9470.712.864.000.000.710.31历史客观题174.006,9470.783.124.000.000.780.30历史客观题184.006,9470.220.874.000.000.220.35历史客观题194.006,9470.542.144.000.000.540.51历史客观题204.006,9470.471.884.000.000.470.24历史客观题214.006,9470.461.844.000.000.460.41历史客观题224.006,9470.642.584.000.000.640.46历史客观题234.006,9470.883.524.000.000.880.35历史客观题244.006,9470.983.924.000.000.980.21历史38(1)题6.006,9470.172.356.000.000.390.48历史38(2)题9.006,9470.344.169.000.000.460.71历史38(3)题12.006,9470.335.9512.000.000.500.65历史38(4)题10.006,9470.395.1510.000.000.510.60历史41题A16.005,3240.322.806.000.000.470.54历史41题A29.005,3240.354.309.000.000.480.52历史41题B19.007260.394.849.000.000.540.31历史41题B26.007260.432.626.000.000.440.70历史41题C16.008970.061.166.000.000.190.54历史41题C29.008970.072.799.000.000.310.37客观题48.006,9470.5630.7048.000.000.640.00主观题52.006,9470.2024.3444.500.000.470.00总体100.006,9470.4155.0391.000.000.550.00从上表得分情况表明,客观题难度值0.64,其中18、20、21三题难度大。主观题难度值0.47,38题第(1)小题难度大,为0.39。选修41题三题难度值相去甚远,难度最高为C,(1)小题难度值仅为0.19,(2)小题也仅为0.31。4、选择题选择情况4题目标准答案选对比率没选数量选A数量选A比率选B数量选B比率选C数量选C比率选D数量选D比率13C0.56163520.052,3700.343,9050.563040.0414A0.63144,3620.631,3910.206750.105050.0715B0.80142420.035,5690.805490.085730.0816C0.71119540.141950.034,9630.718240.1217D0.78136820.106020.092300.035,4200.7818B0.22135110.071,5150.224400.064,4680.6419B0.54121,3590.203,7200.541,4760.213800.0520A0.47173,2600.472,5040.368880.132780.0421D0.46152,7390.395450.084450.063,2030.4622D0.64144410.061,6060.234080.064,4780.6423C0.88136110.09490.016,1140.881600.0224A0.98176,8080.98350.01450.01420.015、分数段分布情况分数段人数比例%累计人数累计比例%100-10000.0000.0090-9910.0110.0180-891522.191532.2070-7998914.241,14216.4460-691,72124.772,86341.2150-591,71624.704,57965.9140-491,24517.925,82483.8330-3977511.166,59994.9920-292773.996,87698.9810-19550.796,93199.770-9160.236,947100.006、区域情况区域考生人数平均分客观题平均分主观题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一二级达标校2,78862.6234.2028.4391.0020.000.64三级达标校2,23752.2329.3722.8688.004.000.30一般校1,25950.0828.4321.6585.504.000.28全体6,28456.4131.3225.0991.004.000.45三、考生解答试题得失分析1、选择题失分主要在18题(难度值0.22)、20题(难度值0.47)、21题(难度值0.46),难度值均在0.5以下;13题(难度值0.56)、19题(难度值0.54),难度值也在0.6以下。这些试题在史实概念、知识联系、史地知识等能力要求方面要求稍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还不到位,分数段人数分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00-100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人数5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很差,基本概念、结论理解不深、不透,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欠缺,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薄弱,导致考生失分较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材料题38题第(1)小题:平均分2.35分,难度值0.39,得分率为本大题最低。考生把帝号、年号、谥号、称呼等混为一谈,缺乏相应的历史常识,多数考生写不出“干支纪年”反映出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有待提高。有部分考生作答时只会照抄原文,无法自己组织答案,暴露出学生组织答案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当的薄弱。第(2)小题:平均分4.16分,难度值0.46,得分适中。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说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考生与新课改背景下的“能力立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应予关注。第(3)题:平均分仅为5.95分,难度值0.50。学生归纳概括不完整,照抄材料现象严重;“黄帝”和“皇帝”混用严重。纪年法的历史意义,多数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或“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真正的从纪年法的历史意义角度答题的同学少之又少。第(4)小题:平均分5.15分发,难度值0.51。该问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应用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事件等进行全面、客观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从学生的卷面看,大多数学生选择“不赞成”的观点,在论据的表述中仅仅分析了采用黄帝纪年的弊端,而忽视了对公元纪年的分析,更别提注意到题目中作者观点的这一重要的信息的提示作用了,答题能力的层次较低,只能在第一层次进行做答,所以得分不高。这暴露出学生的历史思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及对历史材料信息的充分提取等能力方面的严重不足。本题还说明SOLO评价的答题方法要加强训练。3、选修题41题(1)A题。学生得分平均7.1分。得分率偏低大部分学生对材料的解读不够准确。大多数同学回答到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而未点明是资本主义经济,至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和乎没有涉及。有的考生用铅笔填涂错误,把A题的标志填涂,但答卷的内容却是B或者C,导致出现的异常卷很多。(2)B题。平均分7.46分左右选做本题的学生较少,选做的同学,大多数表述不够
本文标题:2010年高三省质检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2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