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0年高考(宁夏卷)理综分析
2010年高考(宁夏卷)理综分析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本题考察细胞的相关知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一定的物质构成,同时又呈现一定的功能。不同的生物细胞结构不一样,同一生物的不同部位细胞也不一样。根根据有无细胞的成型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病毒是独立于细胞之外的非胞生物。故A错。蓝藻细胞无成型细胞核,只具有拟核,即裸露DNA分子。故B错。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细胞周期具有很大的区别。故C错。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均为真核细胞内的膜结构,从膜的结构上讲应有流动性。故D正确。2.下列关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内容。呼吸作用是活细胞所具有的典型生命特征。细胞呼吸分为两种: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一般指有氧呼吸。理解熟记有氧呼吸三大步,无氧呼吸的两大步是很重要的。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故A错。有氧呼吸产生的【H】是由第一步和第二步产生的。它们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产生H2O。故B错。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但第一步脱下的【H】崽第二部中就消耗了。故C错。脂肪与糖原相比较:脂肪中C的比例高。H的比例高。故耗O2多。产H2O多,则同等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较,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本题既考察显微镜的使用,又考察生物的特征。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从植物材料来看,应具备大液泡,即成熟的植物细胞,本身带棕色以外的其它颜色便好,欲观察脂肪应选取富含脂肪的材料。根据所给材料,紫色洋葱最好做质壁分离,因本身带紫色。而花生子叶.水稻胚乳,紫色洋葱相比较,花生子叶富含脂肪。故本题选C。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本题描述的是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侧重描述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从我们自身掌握的生物学可知血红蛋白主要与动物运输氧气含量有关。而动物对氧气的需求量一般情况下应当稳定。根据题干所描述,水中氧含量随水温升高而下降,则该动物血红蛋白含量应随水温而上升一些,以满足该动物对氧气的需求量。故选A。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本题考察神经细胞的静电电位的动作电位。故学生必须先明确静电电位是由于K+外流而造成,动作电位是Na内流而造成。本题是将神经细胞量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开始测得静电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刺激,又可测得动作电位。说明该细胞现状良好,当又把该细胞转到另外一个“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时”测量该细胞的静电电位和动作电位。故和开始的环境相比动作电位降低。故选D。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本题考察生物的变异。变异类型分三类: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根据本题描述考察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故当白花豌豆品种中偶发一株红花的豌豆。可测一下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中的花色基因的DNA序列(或碱基序列)。故选B。29.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解析:本题考察免疫知识内容其中第一问是根据题意做简单推断即可得出第二问涉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基础知识点第三问考到“浆(效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器官吞噬细胞免疫系统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免疫适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酶菌审视本题考点:并无思维能力的考审,而是单纯的课本知识再现。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应加强教材知识的熟练度,做到此类题不失分。30.(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a,从图乙中可查到与1a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12aaacd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2a。请预测2a与1a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解析:本题考察植物的激素调节借生长素浓度的特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的能力。属于中等难题。考生需抓住生长素低促高抑这一基本作用特点迁移到该具体情境中,合理提出猜想,即“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该思想源于材料中植物不同部位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而第二个问题设计实验鉴别溶液具体浓度。为一探究性实验。考生在遇到此类实验设计一定抓住一个基本观点即实验结果(现象)不唯一,要在不同的实验结果(现象)上提出不同的与之对应的实验结论。总体分述所考察的知识点与思想方法都贯穿在教材的学习中建议考生临考冲刺阶段要加强对教材的把握与熟悉。31.(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解析:考查内容:1.种群密度,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等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坐标,曲线,图像的识别,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考纲要求:种群的特征(能力要求I)种群的数量变化(能力要求II)生态系统的结构(能力要求I)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力要求II)解题:(一)从题干中获取信息:1.a.b.c.d为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2.营养关系:a—c—d且a是自养生物,即a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a.b关系如图:二.分析问题:1.a.b间的种间关系由上述图像可看出,b种群最终被淘汰,a增加,则可知该图像应为竞争关系图像的其中之一,另一种图像特征为“你增我减,此起彼伏”型。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减小的种群?由题干abc的营养关系:a—b—c可知,若d种群密度下降,则c增加,将导致a减小。3.若持续干旱是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如何变化,由于a是生产者,则a大量死亡,则消费者种群密度应下降。4.当受到外界轻微干扰后,该神态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由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及题干所给信息可很快得出答案。5.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的计算第一次捕获的数量(=所有被标记)/X=第二次捕获带标记/第二次共捕获代入数据计算得出X三.标准答案的得出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小题标准答案应为竞争2.增加的为c,减小的为a3.下降4.恢复力稳定性5.列式50/x=5/40得x=400故应为40032.(13分)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来源X。X。K]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解析:考查内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及相关遗传规律的运用考纲要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求II)解题:(一)从题干中获取信息:①某自花受粉植物②三种表现型:紫。红白(甲乙)③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二.分析问题:(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需从题干中知道该花色遗传有几对等位基因控制。(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需推断出实验1中亲本的基因型,然后结合遗传图解书写的相关规则将答案写出。(3)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获得的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标系,则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及数量比为?三.得出答案:(1)由实验2和实验4的9:3:4的比例可知,该植物的花色是受两对基因的控制,故应遵循的自由组合定律。(2)据实验分析:可推出紫色的基因型为A_B_,红色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的基因型为aaB_和aabb(第一中情况),或者紫色的基因型A_B_.红色的基因型为aaB_,白色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b(第二种情况)则图解为P紫*红P紫*红AA*BB|AAbbAABB|aaBBF1紫或F1紫AABb*AaBB*F2紫:红F2紫:红AAB_:AAbbA_BB:aaBB3:13:1(3)实验2中,红色和白色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都是AaBb,F2的紫色基因型为4AaBb2AaBB1AA
本文标题:2010年高考(宁夏卷)理综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2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