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0年高考试题政治(山东卷)解析版
-1-2010年山东文综试题政治部分(解析版)解析:王文颖校对:王斌一、选择题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17-18题。17.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C。本题选择关键在于抓住“更有尊严”,强调的是对人民的尊重,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政府为民服务即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解析:选B。党和国家倡导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说法与现实不符;C说法错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会是合理的。所以排除ACD.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曲线图体现的是商品随甲商品价格的上升,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与图所示不相符;③与曲线图反映内容不符,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减少,排除;用排除法即可明确应选B。20.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各有长短,所以①说法不确切;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②③正确;④与题意无关,排除。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2-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C。首先要明确本题是三项组合,只要找出一项是错的,排除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搞清题目要求“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从比例的变化看不出是“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排除①;②③明显正确,④的入选,主要看“体现”,因为材料中谈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方面的平等性。22.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解析:选A。抓题目要求中的“共同”,“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都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但前者不是传统文化,排除C,两者是文化传播的创新方式,但前者推动的不是经典文化,排除D;A与B比较,A更合适,体现出两种活动的共同性。2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D。消费中的个性新潮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排除②;题目要求中是“我们”,而作为消费个体的我们不可能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排除③;两项组合,①④与题意相符。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解析:选C。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是意识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A。注意“上帝”与“核聚变”“向性运动”,体现①③;②④与题意不服。二、非选择题28.(25分)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裁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3-图9材料二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材料三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赌徒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1)描述图9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9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解析: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本题实际要求回答两方对面的问题,一是图9提供的直观信息,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二是图中两条曲线即文化产业与GDP之间的内在联系。审好题答案即可迎刃而解。(1)图9显示,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为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消费奠基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2)加入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6分)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职责,结合材料联系课本基础知识答出即可。(2)答案一:人大代表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通过形式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答案二:政协委员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4-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3)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5分)解析:本问考查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但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否定,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回答时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3)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②《沂蒙》等“红包”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否定就没有创新。(分)(4)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解析:本问考查的题型是“为什么”,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作答;内容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答出民族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各民族文化的共性。(4)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29.(35分)材料三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6分)解析:本问考查的课本知识是文化传承,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能永不泯灭的原因。结合课本①③能够很快想到,同时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在于他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答出第②点。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材料四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7分)解析:认真阅读题目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的内容;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爱国传统”“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用新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把课本知识与材料密切联系起来,切题回答。(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分)【选做部分】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6月,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指出:中国愿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帮助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本地区实现共同繁荣。-5-2009年12月,温家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旅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政府表示,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帮助非洲国家改善民生。(1)从成员性质和职能范围的角度分别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类型。(2分)(2)如果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写一篇时政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8分)解析:第(1)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关键高清考查的角度。第(2)问形式新颖,但实质上依然是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即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审明白题意,即可准确作答。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2)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家园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与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④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凸显负责任大国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若答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37.(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低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原则,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选取的是生活中的几个镜头:①饭店里,有顾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②集市上,有购物者向销售者一次次索要塑料袋。③学校里,空无一人
本文标题:2010年高考试题政治(山东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3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