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0改革开放专题
政治专题改革开放30年主编人:曹瑞芬4月日政治专题改革开放30年主编人:曹瑞芬4月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第1页共4页专题四: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主要切入点:取得成就的原因,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的认识.课本知识分析改革开放经济: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②社会主义的本质;③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④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⑤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哲学: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来说明我国改革开放要注意优化结构;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来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用认识论的知识解决对改革开放认识的变化.二、高考典型题1、多选(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22).(不定项)中国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这说明CDA.实践是由理论派生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2、(2008北京文综38).(33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分)答案: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3、《时事政治》P94第13题(2008年山东卷)m4、《时事政治》P86第9题5.《时事政治》P89第9题6、《时事政治》P107第21题(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34题).三、精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30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如同惊蛰春雷,炸开愚昧迷信的冰冻层,使中国的思想开始回归理性,使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揭开了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有时也能决定社会存在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中国3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既符合民心,又顺应时代潮流。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A.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农民群众是中国改革的主体4.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②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表明改革()A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产关系B.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生产的发展D.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6.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C.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政治专题改革开放30年主编人:曹瑞芬4月日政治专题改革开放30年主编人:曹瑞芬4月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2页共2页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D.科学理论决定改革开放的成败8.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启示我们要坚持()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理论和实践相统一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①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党和政府要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因为()①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决定党的先进性②它有助于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执政水平③它能够使党避免各种挫折④它能够使党更好地履行经济建设职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之所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根本上是由()A.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C.新时期基本路线决定的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16~17题。12、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之一。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制定新的农村土地政策,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A、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B、党谋划农村改革,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C、党坚持民主执政,巩固工农联盟这一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D、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3、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做出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这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B、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C、认识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D、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14、由陈云林会长率领的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于2008年11月3日一7日访台。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表示:海协会协商代表团此次赴台商谈,为两岸关系书写了新的历史,是一次开拓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两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互利性,合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民意所在。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这说明加强两岸合作与交流()①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②有利于双方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内加强国际交往,造福两岸人民③能够促进台湾地区的经济政治独立④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15.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下图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市居民在家庭消费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①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③居民收入不断增加④消费水平不断提高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16.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能够配置资源的选项有()①供求关系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④宏观调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买面粉:18.7元买肉:2.16元买盐:0.16元买火柴:0.2元买布:13元买自行车:156元1978年买面粉:41元买鱼肉:57元买衣服:104元买磁带:12元买报刊:3.8元买彩电:2600元1992年买面粉:28元买肉蛋奶:185元买花卉:70元买手机话费:56元买旅游:1780元买数码相机:2750元2008年政治专题改革开放30年主编人:曹瑞芬4月日政治专题改革开放30年主编人:曹瑞芬4月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3页共2页(二)非选择题。17.某校高三(1)班召开“我看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主题班会,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同学甲:30年来,从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同学乙: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较大等,中国的农村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发言。18.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温家宝总理在当地时间2008年9月24日在纽约举行的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发言。温家宝指出,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只有全面而持久地扩大对外开放,才是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正确道路。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19.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材料二: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近4140元,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30年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锁定土地与农民。(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材料二:30年改革开放,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破这一难题,广东经过周密调研后提出,抢抓全球化发展新机遇,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加强与东盟合作,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广东决定从今年起再投入500亿元,全面推进“双转移”——推动产业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向非农产业和发达地区转移,“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转向按经济区域配置。(3)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20.(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之一是把全体公民的户籍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农民与市民两种公民身份的现象,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必须
本文标题:2010改革开放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3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