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05规划原理问题与答案联合
2005·规划原理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来源:考第1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导致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就成为了城市。所以综上所述,形成早期城市的主要动因是人类劳动的大分工。考点: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其后续动力B.农业为城市化提供生产原料、提供市场、提供劳动力C.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得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D.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第2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因为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考点: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考点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城市化进程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3、下面对城镇群体性理解不对的一项是()。A.城镇体系的群体性是由一群或一组城镇共同构成的整体,一个或少数几个城镇不能构成B.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的聚集才能成体系C.群体性使其具有差异性、多样性,这是一个群体能够存在而必然会具有的特性D.群体要能协调运转、发挥功能,合理分工是基础要求之一第3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B项说得比较的模糊,而实际应为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聚集在一个地域内才能组合而成一个城镇体系。考点: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考点23: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城镇体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4、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两种。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第4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集中式分为单中心块聚式和多中心组团式;分散式分为带状、星座状、放射状、环状等。考点: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式形态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2.分散式形态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5、戈涅的工业城市的设想,它的最基本的思路是()。A.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方面的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最前提B.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些基本要素(工厂、城镇、医院)都互相分隔以便于日后各自的扩建C.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D.通过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第5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A项是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C项是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的目的。D项是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考点: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考点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3.其他的探索(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4)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6、赖特提出的广亩城的设想,将城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下面对这一设想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B.他的这种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是建立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前提下的C.是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D.这是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建立起来的第6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赖特认为广亩城市根本不需要人的帮助就能建成,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且完全是随意的。考点: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考点7:城市分散发展模式----有机疏散理论;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目标: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新的使用价值。把大城市这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方法:“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广亩城:赖特的主张是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极端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联系。根据这一理论,城市就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7、《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B.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C.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7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而A、C、D三个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是说到其中的三个部分。考点: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2.《21世纪议程》: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8、下列对战略性发展规划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中长期战略目标的依据B.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C.战略性发展规划是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D.战略性发展规划是为城市各分区的开发控制提供直接依据第8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战略性发展规划不足以成为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考点: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1.规划动作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9、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①区域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条件③用水条件④供电条件⑤用地条件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第9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这些条件包括:城市是否靠近原材料、能源产地和产品销售地;对外交通联系是否畅通便捷;是否能经济地获得动力和用水供应;是否有足够合适的建设用地;城市与外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联系。10、城市形态是指()。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B.组团状城市,一个城市分为若干不连续的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或铁路站场森林所分隔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第10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A是集中式城市形态的概念。B是分散式城市形态的概念。考点: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式形态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2.分散式形态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11、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A.城市景观组织B.城市轴线艺术C.城市总体布局艺术D.城市布局第11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轴线上组织布置主要建筑群的广场和干道,使之具有严谨的空间规律关系。考点: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6: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问题;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2)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面貌的关系;(3)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艺术布局与适用、经济的统一;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历史条件、时代精神、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处理手法的统一;艺术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的统一;(4)城市艺术面貌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2.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艺术布局的关系(1)自然环境的利用;(2)历史条件的利用;(3)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艺术面貌。12、检验规划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标志是()。A.城市性质B.城市自然环境C.城市总体布局能否集中紧凑D.城市管理第12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集中紧凑不仅可以节约用地,缩短各类工程管线和道路的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有利于城市运营、生产,方便城市管理,而且可以减少居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生活。13、现状调查基本方法有()。A.现场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条
本文标题:2005规划原理问题与答案联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5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