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一部分 知识突破 专题训练 第16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8张PPT)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第16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考点解读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历史贡献即对历史的影响。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历史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凯末尔、孙中山、甘地;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的主要活动,评价他们对社会进步的贡献。3.中外杰出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的主要成就及意义。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学法指导1.分成小专题梳理主干知识,归纳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及活动。如分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东西方先哲、欧美时代的资产阶级杰出人物、亚洲觉醒中的三位先驱、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等。比较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和贡献的异同点。2.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一、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高考真题探究【例题1】(2013·福建)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下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材料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材料二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材料三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1)根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6分)(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0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答案】(1)井冈山;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6分)(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10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例题2】(2013·新课标全国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6分)(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5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例题3】(2013·江苏)(10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王觉非《欧洲史论》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材料二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材料三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3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3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4分)(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3分)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相关基础知识回顾1.毛泽东(1)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①从1925年起,从事农民问题的研究,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农民运动的展开。②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③领导秋收起义,果断放弃攻打长沙,改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崭新革命道路。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2)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①遵义会议: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②长征胜利: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3)缔造新中国:①抗日战争:毛泽东抓住全民族要求抗日的历史机遇,实行战略转变,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八年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②《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③人民解放战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用三年时间,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4)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至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1956年春,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②1957年,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所阐述的思想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2.克伦威尔(1)主要活动:①组建军队战胜王军:1644年率军在马斯顿草原打败王军,赢得“铁骑军”称号;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获胜,结束第一次内战;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②建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结束封建王权的统治。③军事独裁统治: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其并入英国;1653年驱散议会,后又解散“小议会”,被拥立为终身护国主,成为军事独裁者。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④对外争夺海上霸权: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⑤改革内政发展工商业:在全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推动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2)全面评价:①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顺应了当时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历史潮流,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任务,即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②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克伦威尔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会和“小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大权独揽,建立护国主政体,脱离人民,实行军事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开辟了方便之门。③克伦威尔并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采取的是若干开明措施,仍促进了英国社会发展。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3.拿破仑(1)崭露头角:①1793年土伦之役后,破格晋升为炮兵准将、炮兵旅长。②1795年,平息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2)称霸欧洲:①1796年,出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屡次出击处于优势的反法同盟军。②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自任法国第一执政,后为终身执政。③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一举摧垮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第五次反法联盟被粉碎后,拿破仑几乎占领和控制了除英国、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1810年,登上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3)改造法国:①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即拿破仑一世,法兰西共和国变成法兰西帝国。②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按照资本主义的规范对法国进行改造。③编纂民法典,这是拿破仑对资产阶级一大贡献。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4)走向末日:①颁布“大陆封锁令”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②东侵俄国与莱比锡会战的失败,使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③1814年,欧洲反法联盟军开进巴黎,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5)全面评价拿破仑:①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执政期间颁布的政策,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②多次与反法联盟进行战争:a.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b.后期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重点理解1.对比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表现清初封建社会后期隋末—唐初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时代康熙帝唐太宗秦始皇人物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高考调研贡献A.统一中国B.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C.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A.发展、完善封建制度B.调整政策,推动“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促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C.纳谏、用贤、高度自省的德行成为后世君主楷模A.内平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开启“康乾盛世”局限暴政晚年骄奢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根源封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 知识突破 专题训练 第16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6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