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时间:2006年11月01日作者:史晓宁点击:60次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1卷l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3.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落笔/落照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人所难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册封倜傥至高无上前事不忘,后世之师B.骁勇阑珊变幻莫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宣泄串通惮精竭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D.历练彪柄见微知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了伟大的民族精神。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淀精妙绝伦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积淀完美无缺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聚完美无缺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积聚精妙绝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为本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B.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C.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进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艺术的光芒。’D.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者赫钦斯提出的。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较之赫钦斯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986年,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l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文化与娱乐活动的教育潜力,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1998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新认识。5.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能够满足每个人为适应生活而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需求。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6.不同时期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1968年,《学习化社会》一书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包含着对当时教育上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B.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C.1986年,胡森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认识学习型社会,将继续教育的主题归结为终身学习。D.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l世纪教育委员会采用胡森的“教育社会”的概念,强调学习型社会应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人的终身学习。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赫钦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度。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鉴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从而提倡教育革新。C.胡森面对“知识爆炸”等对社会的挑战,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D.兰森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4~6公里的深海盆的海底,在东太平洋的克拉里昂断裂带与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储量特别大,大约平均每平方米100公斤以上,总量估计可达30亿~50亿吨。锰结核是一种。它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铜等20多种金属元素。到目前为止,关于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有多种说法。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大陆或岛屿上岩石风化后分解出的金属离子,被风或河流制入海洋。后来也有人提出,是海底火山、海底风化和水溶液为它提供了所需的金属元素。海水本身是盐类溶液,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供应源。宇宙尘埃等外空物质也能形成锰结核的元素供应源。近年来,海底多金属矿泉被大量发现,有人提出可能这些矿泉带来的矿物质才是锰结核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在深水环境下,锰结核不停地生长,单体锰结核生长速度极慢,可全世界的锰结捌增长总量十分可观。科学家估计,太平洋的锰结核一年之内生长的铜就可供世界用3年!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假说:一是自生化学沉积说,认为海底的PH值增高时,氢氧化铁会围绕一个核心沉淀,这种沉淀物可吸附锰离子并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二是生物成因说,它的理论根据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锰结核的表面和内部细微构造时,发现结核表面有很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和微窟窿,当其形成管子时,摄取了大量的微结核于壳内。三是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现在已经估计出,锰结核大约每千年生长1毫米,有的甚至每万年生长1毫米,其生长速度远远低于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可是为什么锰结核没有被厚厚的海洋沉积瑚埋起来,还有待于人类去发掘。8.根据上下文,下列对“锰结核”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海中生物残骸为核心、其他物质层状堆积形成的矿石B.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含金属元素的气体的凝结物C.表层含有大量二氧化锰、氢氧化铁等物质的沉淀物。D.含有丰富的锰、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海底团块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锰结核一般是褐色的,在锰结核的“核”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层包裹一层,外形浑圆。B.锰结核含有锰、铁等20多种金属元素,它的表面有许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垄管和微窟窿。C.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是大陆或岛屿的岩石、海底火山喷发的气体、本身是型类溶液的海水以及宇宙尘埃等。D.锰结核的年增长总量非常大,但就单体的锰结核增长速度看,非常缓慢,远远低于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A.海中的氢氧化铁围绕一个核心沉淀,当海底的PH值增高时,能促使二氧化锰的生成,并最终形成锰结核。B.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的海底,这与其金属元素供应源和生长机理密切相关。C.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气体,能将海中的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析出,形成锰结核。D.锰结核的生长速度不同,体积大小不一,彼此相差很大,因此无法估计锰结核的年生长量。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日:“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日:“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日:“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日:“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日:“非所及也。”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迫洛阳迫:逼迫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恂乃戮之于市A.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恂遣谷崇以状闻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卿今为吾行也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向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④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1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D
本文标题: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7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