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全水发泡体系的聚氨脂泡沫塑料
2003中国聚氨酯行业整体淘汰ODS国际论坛论文集102全水发泡聚氨酯泡沫塑料综述朱吕民(南京四寰合成材料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首先对CFC替代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全水发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包括负压发泡技术、强制冷却技术和液态CO2发泡技术)、全水发泡聚氨酯自结皮泡沫、高水量低密度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这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全水发泡的工艺特点,并列举了几个实例。关键词:全水发泡;聚氨酯;泡沫塑料;CFC替代1前言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中占主要地位的大品种。2002年全球聚氨酯产量为860万吨;国内聚氨酯合成材料总计100多万吨,其中泡沫塑料占50%左右,以2000年统计,软质泡沫塑料约26万吨占泡沫塑料的60%,硬质泡沫塑料约18万吨占泡沫总量的40%。所以说,聚氨酯泡沫塑料是消耗CFC和HCFC系列发泡剂的大户。众所周知,CFC系列产品对大气臭氧层具破坏作用,形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回暖、皮肤癌患者增多,所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臭氧层已刻不容缓。1991年我国参与了国际蒙特利尔公约,限制及禁止使用CFC-11成为我国一项政策性措施。计划到2005年,CFC-11消费减少50%,2008年削减85%,2010年实现CFC-11零消费。2001年12月我国又获蒙特利尔多边基金赠款,作为泡沫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的费用,确保2010年以前全面淘汰CFC。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将促进我国PU工业的发展,并能达到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PUF用CFC-11的替代品或发泡体系新技术的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聚氨酯工业界进行技术创新的主潮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开发研究领域:1)HFC系列化学品的开发研究可用于PU泡沫塑料发泡剂的HFC产品物性见表1。其中被人们看好的是HFC-245fa(1,1,1,3,5-五氟丙烷),HFC-365mfc(1,1,1,3,3-五氟丁烷)及HFC-356(1,1,1,4,4,4-六氟丁烷)三个品种。表1可用于PU泡沫塑料发泡剂的HFC产品物性HFC-152aHFC-134aHFC-365mfcHFC-245faHFC-356分子式CH3CHF3CH2FCF3CH3CF2CH2CF3CF3CH2CHFCF3(CH2)2CF3相对分子质量66.05102.0148134166沸点/℃-24.7-26.540.215.224.620℃蒸汽压/Pa5.155.720.471.2484.1λ(25℃)/mW·(m·K)-114.313.710.612.29.5(20℃)爆炸极限(V/V)/%3.8~21.8无3.5~9无无GWP(CO2=1)1401300840820530大气层中寿命1.5年14天10.8年7.4年154天HFC化合物的ODP值为零,GWP值比CFC-11的小得多,且不燃、低毒,在PUF中有较低的气体扩散速度,确保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λ值耐老化性好。但是其成本高,目前靠进口,业界人士难以接受。2003中国聚氨酯行业整体淘汰ODS国际论坛论文集1032)聚醚、聚酯多元醇新品的开发研究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醚或聚酯多元醇的结构,它是确保废除CFC-11之关键。发泡体系中合适的多元醇可使混合体系具有良好流动性以及与其它助剂的互溶性,泡孔微细结构,泡沫尺寸稳定性优良。CFC替代体系聚醚多元醇的开发趋势是合成具芳烃结构、粘度小、与水和HFC互溶性好的品种。3)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特殊催化剂的开发研究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泡沫稳定剂,俗称“硅油”)及催化剂等助剂,用量虽少,只有聚醚多元醇用量的1%左右,但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改善发泡料的流动性,增加软泡开孔度、降低硬泡的导热系数,应引起重视。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由于实力雄厚,采取一步到位,实施设备改造,加强防爆、防火措施,直接采用戊烷系列的发泡剂,但是戊烷类发泡剂的特殊性,对于中小企业难以实施,戊烷类发泡剂也不能应用现场施工,如冷库、管道、车辆等喷涂保温,工艺有一定的局限性。HCFC-141b是一种过渡性替代品,寿命不长;HFC系列品种国内没有,且价格太贵。为此,作者主张大力开发研究全水发泡体系聚氨酯泡沫塑料,以适应满足我国中小企业及各种发泡现场施工的需要。2全水发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软质聚氨酯块状泡沫塑料有二类产品:一种是小企业生产的所谓“箱式”发泡的块状PU软泡,简称“箱泡”,以间歇法方式生产;另一种是连续机械发泡生产的块状泡沫。对于中、高密度PU软泡,因用水量少,泡沫中心温度不会超过170℃,不会造成泡沫燃烧及火灾问题。对于低密度块状PU海绵即泡沫密度低于18kg/m3以下的泡沫,通常水用量超过4.5份(每100份多元醇),TDI用量超过55份,在此情况下,泡沫的散热问题就非常突出,由于泡沫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在发泡过程中温度自动升温超过180℃,会引起泡沫自燃,导致火灾危险。国内外解决办法有三个,即负压发泡技术、强制冷却技术和液态CO2发泡技术。2.1负压发泡技术通常,泡沫发泡过程中,泡孔要承受大气压、泡沫自身重量和发泡时的气体膨胀力这三种压力。泡沫中的泡孔受到的压力分布示意图见图1。图1泡孔B受压力分布图1中,P1为大气压力,P2为泡孔内部气体膨胀而使泡孔受到的向外膨胀压力,G为此泡孔上方的泡沫体重量。在P≥P1+G+P2下,泡沫才能上升。在负压下,P1是一个变量,P2是受P1影响的变量。根据我们实验:一旦在发泡时泡沫料所受的外部压力减少30%(即低于大气压力30%),泡沫塑料2003中国聚氨酯行业整体淘汰ODS国际论坛论文集104的密度可以降低15%~20%;当泡沫外界压力减少50%时,泡沫密度能降低25%~30%。一般,在0.1MPa(1atm)下,用水量在4.3份(每100份聚醚多元醇)情况下,可制得密度为24kg/m3左右的块泡;当外界压力降为0.05MPa时,同样4.3份水可制得密度为16kg/m3的块泡。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适当调整泡沫的上升及凝固时间,即延长上升时间、缓迟凝固时间,以保证泡沫在负压下有充分的发泡机会。对于连续平顶块状海绵,“负压发泡”的设备投资大,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对于“箱式发泡”,其投资成本不会太大。建议:建一个圆筒型真空房,形似“真空干燥箱”,再添一台抽气量大的真空泵,以保证在30s内达到所需的真空度。2.2强制冷却技术本技术的特点是保证软质泡沫塑料体的中心温度不超过170℃,避免自燃及火灾的发生。强制冷却的目的是在采用高含水量条件下生产出低密度海绵时,保证泡沫体内部温度不超过临界温度170℃。图2为不同水量的PU软泡发泡过程中泡沫中心温度的变化情况。图2强制冷却系统对海绵中心温度之作用从图2看出,强制冷却可明显降低泡沫内部温度。在操作上,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只要控制好发泡时间不超过30min,将大块泡沫移入强制冷却室,使泡沫继续熟化,即可达到目的。该技术很适合国内大中小企业,投资改造费用少,上马快,但聚醚生产厂家一定要配合工作,研制出符合高水量低密度PU软泡专用品种。意大利的Enichem研究中心开发出系列聚醚多元醇适用于高水量低密度PU柔软级、超软级、软级泡沫品牌,其商品名为Tercaflex9912及PUPOL9917。其柔软级PU软泡物性见表2。表2柔软级聚醚型聚氨酯软泡物性泡沫编号16S18S21S25S30S40S配方(质量份)PUPOL9917131313131313GledionFG3505——87878787Tercaflex99128787————水5.35.04.63.93.23.2TDI-80指数98981001001031032003中国聚氨酯行业整体淘汰ODS国际论坛论文集105续表2柔软级聚醚型聚氨酯软泡物性泡沫编号16S18S21S25S30S40S泡沫密度/kg·m-316.517.320.324.830.340.1拉伸强度/kPa889410312310898断裂伸长率/%27128831632030328075%压缩永久变形/%6.15.54.63.12.01.940%压痕硬度/N65818285959940%压缩应力/kPa1.551.751.831.952.052.25落球回弹率/%363940414550空气渗透率/nL·min-120014513812511599作者认为:为了适用于强制冷却技术的高水量PU软泡体系,聚醚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超过3000,以消除因高水量所引起脲键增加而导致的泡沫回弹变差、伸长率降低、手感恶化的缺陷。同时在聚醚结构中引入氧化乙烯链节(EO)的含量要高,以保证聚醚与大量水的互溶。2.3液态CO2发泡技术液态二氧化碳(LCD)发泡技术,早期由意大利康隆集团公司开发,称之为“CarDio”技术,一年之后,德国拜耳集团公司的亨内基机械公司也相继开发成功,称之为“NovaFlex”技术,该技术之所以引起业界兴趣,是因为CO2不仅有可替代软泡中的二氯甲烷(MC)及CFC-11等辅助发泡剂的功能,而且液态CO2的成本只有MC的四分之一,发泡效率却高3倍多。国外,康隆公司和亨内基公司都已在“Maxfoam”发泡机组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生产出泡沫密度约为14kg/m3的平顶连续泡沫(泡沫宽2.2m、高1.2m)和模塑泡沫等。CarDio法泡沫比以往的Maxfoam泡沫有较柔软的手感、高度的开孔结构及良好的回弹性。在软泡配方方面,高效率表面活性剂的选用,胺类催化剂与锡催化剂的优化组合,是生产商品级CO2发泡PU泡沫的保证。通常,在液态CO2发泡技术中,锡催化剂的用量比MC发泡技术的少。4份液态CO2相当于13份MC所起到的作用,而水量要适当增加一些,以保证泡沫的硬度。生产不同密度的泡沫所用水量和液态CO2的用量关系见表3。表3生产不同密度的泡沫所用水量和液态CO2的用量关系泡沫密度kg/m3水(质量份)CO2(质量份)等效的MC(质量份)13.34.86.520.015.24.55.015.316.04.54.012.517.33.94.313.127.72.52.06.23全水发泡聚氨酯自结皮泡沫自结皮泡沫又称整皮泡沫,它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等行业的整皮PU泡沫塑料,以往是利用CFC-11等低沸物的汽化温度的差异以及反应压力而形成表面微密层与内芯泡沫层的,一旦全部用水为发泡剂,难以制得厚层表皮。然而,我们也可以利用聚氨酯成型过程中的二个特点制得厚皮制品:·采用特殊催化剂,使PU物料体系在接触模具的表面层在水发泡之前先形成微密厚层,内部再与水反应生成CO2成泡。·利用不同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差异,达到链增长速度大于发泡速度。采用不同工艺,在生产制品过程中先在模具表面涂上一层厚度约1mm的不发泡软质泡沫组合料,然后注入全水发泡高回弹组合料,就可制得表面光滑、美观,具各种花纹的整皮PU泡沫塑料制品,如汽车方向盘、保险杆扶手、头枕等。采用如下配方也可制得泡沫表层厚度在0.5~0.8mm、拉伸强度较大的整皮泡沫。2003中国聚氨酯行业整体淘汰ODS国际论坛论文集106聚醚多元醇70份聚醚二元醇22.5份乙二醇7.5份咪唑类催化剂1.5份叔胺醚类催化剂0.5份有机金属催化剂0.04份水0.45份色料1.0份改性MDI预聚体/聚合MD1指数1.05上述配方经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可制得皮层厚度为0.5~0.8mm,皮层拉伸强度为2.7MPa的泡沫。再则,利用无机化合物含结晶水的特点,也可以制得自结皮泡沫。其道理之一是,当达到一定的温度,结晶水从无机物中分离出来,与异氰酸酯反应。这样就可利用这宝贵的一点时间差,形成致密表皮。实例1:配方:聚醚多元醇A100份一缩乙二醇10份咪唑类催化剂0.7份叔胺醚类催化剂0.72份有机金属催化剂0.01份硼砂若干液化MD1/聚合MD1掺合物,异氰酸酯指数1.05工艺参数:乳白时间15s上升时间30s脱模时间:3min泡沫物性:自由发泡泡沫密度0.22g/cm3表层泡沫密度0.62g/cm3表层硬度(刚脱模时)邵A67最终表层硬度邵A784高水量低密度高回弹聚氨酯
本文标题:全水发泡体系的聚氨脂泡沫塑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