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2011菁优网菁优网©2010箐优网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008•南京)如图所示,家庭用电中的有关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B、C、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解答:解:A、错误,用力拉电线,会使电线损坏,造成安全隐患;B、正确,用电器起火,要先切割电源;C、错误,铜的熔点高,起不到保险作用;D、错误,插座上接的用电器过多时,会使电线中的电流过大,造成起火;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规则.保险丝是用熔点低的合金制成的,由于铜的熔点高,不容易烧断,起不到保险作用,故更换保险丝时,应使用合适的保险丝.2、(2008•南京)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专题:学科综合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2)宇宙是由无数天体组成的,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很小的行星;(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的;解答:解:A、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所传播的距离,它是长度单位,不是距离单位,故A错误;B、宇宙没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而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故B错误;C、两铅块相互紧压时,由于分子间距离达到了引力的作用范围,故两块铅块中的分子相互吸引,故说明了分子间具有引力,故C正确;D、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C.菁优网©2010箐优网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光年、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3、(2008•南京)如图,我国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空军向云层里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增雨.对增雨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小水滴.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考点:水的三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首先要弄清干冰增雨的原理,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特点进行判断、选择.解答:解:空军向云层里撒干冰,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吸热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从而达到人工增雨的效果;显然,小明的解释中,(1)正确,(2)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要注意的是,液化只是物质物理状态的变化,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4、(2010•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音色;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分析:A、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C、不让噪声发出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D、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因此可以利用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的是听到声音就可以知道是哪个人,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辨别是哪位熟人.B、敲锣时用力越大,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锣声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C、“禁鸣喇叭”不让汽车放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D、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发声体振动快,可以清除体内的结石.故选D.点评:这是一道声学综合题,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减弱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5、(2009•晋江市)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菁优网©2010箐优网A、B、C、D、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解答:解:A、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C、屏幕上的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该选项正确.D、眼睛被放大镜放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6、(2010•泸州)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考点:惯性;扩散现象。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要保持静止状态.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故与惯性有关.不合题意,故A错误.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这与惯性有关,故B错误.C、公共场所吸烟时,整个场所都会充满烟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这与惯性无关.故C正确.D、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D错误.故选C.点评:惯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对惯性的考查时,经常将其与交通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如:车辆的限速、限载、保持车距都是这方面的内容.7、(2008•南京)如图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菁优网©2010箐优网A、B、C、D、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解答:解:A、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后燃烧,符合题意;B、金属勺放入热锅中,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勺子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食品放入冰箱中,由于热传递改变了食品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改变水的温度,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解答.8、(2010•枣庄)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已经熔化吸热.解答:解:A、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故A不正确.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就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C正确.D、铅的凝固点是328℃.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9、(2008•南京)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菁优网©2010箐优网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要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若这两者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解答:解: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所以木块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所以A错误.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拉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也不变.所以B正确.在水平方向上,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绳拉动木块的同时,也会受到木块对绳的拉力,所以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要注意区分.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同时还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0、(2008•南京)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的是()A、B、C、D、考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分析:由实验的装置及现象可知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则可判断哪一个符合要求.解答:解:A、该实验演示通电螺线管可对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B、该实验中当扇叶转动时小灯泡会发光,演示的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C、当导体中通以电流时,放在导体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D、当通以电流后,放在磁场中的线圈转动起来,说明磁场对线圈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菁优网©2010箐优网故选D.点评:演示电与磁的关系的实验较多,如电流的磁效应实验、电磁铁、电磁感应及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等,都应做到熟练应用.11、(2008•南京)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A、南京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60℃B、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约为2AC、一名普通小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70次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电流的大小;电功率的计算。专题:应用题;估算题。分析:对温度的估测,要注意天气预报和人体正常体温,然后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估测.对家用电器电流的估测,一般根据P=UI计算电流.对质量的估测,一般从熟悉的斤入手,再换算到千克.对比较短的时间的估测一般以脉搏为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min.解答:解:A、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一般在30℃左右.不符合题意.B、家用台灯一般是20W~40W的白炽灯,电压是220V,根据P=UI得,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约为0.09A~0.18A.不符合题意.C、一名普通小学生的质量约为100斤,100斤等于50kg.不符合题意.D、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min.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熟悉常见的质量、温度、时间,和被估测量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结论.(2)对于家用电器的电流通过计算进行估测.12、(2008•南京)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A、小明正确B、小华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或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之所以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解答:解: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推小车,小车就会停下来不
本文标题: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47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