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09-2010政治文明历程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2007-9至2008年1月曹卫东1高一历史目标检测答案第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第1课答案: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23456789CCACDABBC10.分封主体是同姓亲族,同姓亲族、功臣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获得大量的物资、武装、人口等;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分封制巩固了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建立起比商代内外服制度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明确的政治体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统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第2课答案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23456789CDBABDDAD10.(1)反映出:宗法分封制日益破坏和削弱。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2)政治上:建立郡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将六国旧贵族迁至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3)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不同点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世卿世禄)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不同点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第3课答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23456789CDAABDABD10.“收精兵”将装备精良的强大禁军统归中央;“削实权”设通判(直接奏报中央),文臣任州郡长官;“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由中央统一掌管。作者认为宋初的各种措施虽然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的目的,但是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第4课答案: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123456789BCCCDBDBC10.(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为便于军事的需要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亲臣、重臣构成;军机处离宫廷很近,便于工作;“承旨、出政”合为一体,简化处理政务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军机处官员跪受笔录;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2)参考答案: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古代文明的延续;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高度强化的集权要求对人们思想的控制、特务统治强化、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对民众而言是沉重的兵役、徭役。明清时期,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新的民主思想产生,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社会进步。第5课答案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23456789AACCDACCB(1)形成了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的城邦政治特点;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各地区2007-9至2008年1月曹卫东2先进的文化。(2)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人,而人类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只是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它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也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并非普遍地起决定作用。)第6课答案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23456789CABBACDAA10.(1)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和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2)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3)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4)可以从民主性与公正性、制度创新、发挥公民的聪明才智、促进文化发展等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从评论雅典民主局限性的角度思考问题。点拨: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条件、确立过程、基本特点、重要机构和意义等内容归纳、分析问题。第7课答案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2345678CCABDDDB9.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手段,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是维系罗马统治的有效工具;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法律的形式,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的楷模;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法中蕴含的一些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第8课答案渐进的制度创新123456789DABBCCCAB9.集中阐述了英国国王的权力问题;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2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突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123456789DCCCBACDA10.(1)标志:英: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1787年宪法的制定。(2)政治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3)共同点: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都实行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最大区别: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元首是选举产生的。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123456789BCDBCDDCA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12345BCAAC6.略第12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略)第13课鸦片战争12345678BCDACBDC2007-9至2008年1月曹卫东39.《南京条约》内容(略)影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123456789CDCDDBBDA10.(1)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2)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就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并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反方案——《资政新篇》。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反封建的同时担任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3)根本原因: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不代表新的生产力,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斗争,因而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23456789BCDBADAAC10.《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关条约》:进一步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丑条约》: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以条约内容逐条分析亦可。)第16课辛亥革命12345678910CCCDDCDCBC1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123456789BDABDCDCA(1)号召各界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外争国权,内除国贼。(2)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商人也参加了爱国斗争;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3)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略)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3456789BADCDADCC10.(1)巴黎公社;新型的工人政权。(2)建立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公社提出的直接选举、公职人员工资及人民对政府人员的监督罢免权、维护劳动者权益、义务教育等措施和原则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思路:在外部环境及其恶劣的情况下的自身努力。)(3)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榜样。(4)当民族矛盾突出,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首都;成立市民选举产生的自治政府;倡导进步的公平的原则;体现出了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因此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革命。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007-9至2008年1月曹卫东4123456789DDBCDABBD10.(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武装起义的形式以暴力手段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意义: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234567891011121314AABDDABBCBCCCD1516171819202122232425DDCBDABABBC26.(1)中国共产党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一新;(2)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3)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4)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中共七大:指出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途;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23456789CBADABBDA10.基础:为实现民主革命任务、建立新中国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各民主党派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参政议政的舞台;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982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23456789ADCBDDCCB(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2)颁布1982年宪法,并进行多次修改;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3)“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4)略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2345678ACBDCDDD9.(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回台湾主权。(2)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响:确认了两国关系的原则基础。(3)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和“一中一台”的
本文标题:2009-2010政治文明历程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6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