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09中考语文复习综合练习卷(六)
1高淳县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综合卷六(整合:韩建良魏明福)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会当凌绝顶,。(2),病树前头万木春。(3)感时花溅泪,。(4)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7),五十弦翻塞外声。(8)大漠孤烟直,。(9),玉盘珍羞直万钱。(10)灾情十万火急,党中央一声令下,英雄的子弟兵“”,迅速集结,赶赴灾区。(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2.请你参加与“高淳民间艺术进课堂”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16分)(1)【了解】下面是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摘录的相关介绍,请按要求答题。(6分)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表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míng()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首长xiào(),奋蹄奔腾,俨如疆场驰骋.(),将假马演成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古战场,惊喜交加、叹为观止。①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②划线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2)【调查】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出三类调查对象态度变化的共同趋势。(2分)对象/结果/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赞成赞成较赞成老师赞成较赞成保留意见家长赞成保留意见反对共同趋势:(3)【讨论】】针对下面言论中的一个要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谈出理由。(3分)高淳民间艺术宜纳入原有的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之中,不增加课时,不设为考试科目。针对的要点:态度和理由:(4)【宣传】请你为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3分)2示例:奔放欢快的《二人传》,好比是阳光、空气和水,是东北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东北某学生写)宣传语:(5)【赠言】邻居家的小军觉得报考南京艺术学院难度较大,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替他打打气。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你准备赠送一本《傅雷家书》,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㈠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10-11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4.诗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分)5.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分)(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6.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7.译下列句子。(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8.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9.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二)(14~17小题,共12分)哈欠声声①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一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打哈欠了。3②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③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紧咬牙关来抑制。不过,打哈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不过6秒种左右,其生理上的作用却是很显著的。在这期间,打哈欠使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④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参打哈欠。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感,容易动感情,很容易博得别好感。⑤至于一打哈欠就泪水汪汪,科学家认为这与大笑、打喷嚏时流泪的原理完全一样。人眼睛里的泪腺分泌眼泪,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出,故而平对人是不会流泪的。但在打哈欠时,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阻挡了鼻泪管排泄泪水,泪水流不下去,便积在眼睛里,人就变得眼泪汪汪的。⑥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有传染性?确实如此,一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⑦哈欠的“传染性”,可以帮助失眠者度过睡眠关。有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头像一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一会儿就会打起哈欠,进入梦乡。⑧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咽部肌群及面部几十块肌肉随之收缩,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⑨不过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旦经常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哈欠,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万万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70%一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哈欠越频繁,意味着大脑缺氧越严重。10.说哈欠是怎样“诞生”的。(3分)11.什么说打哈欠是人体的—种自我保护反应?(2分)12.一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13.段中加点的“可能”二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戈瑞·司奇米迪①二战期间,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①,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他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虽然没有琴,也没有琴弓。在集中营枯燥乏味而又时刻被死亡窒息的漫长日子里,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他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舒曼、勃拉姆斯和莫扎特②的乐曲。②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③这天深夜,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所在的囚室。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沙尼克兴奋不已,多少个日子以来,没有人能够听到他演奏的乐曲,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如今,马斯特来了,他的知音来了,这是上帝连给他的礼物……,④当沙尼克又一次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奏”小提琴。他用想象中的琴弓拉了舒曼的一段悠长而跌宕的慢板,接着又突然变成勃拉姆斯的一段快速的回旋曲。他闭上眼睛欣赏着,感受着……当沙尼克睁开眼睛,他已经演奏完了莫扎特的一个短而急促的乐章。突然,沙尼克的手臂停下来了,他发现马斯特正侧卧在床铺上,面向他,闭着双眼,手指随着冥冥之中沙尼克的音乐在床板上轻轻叩着节拍。发觉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马斯特睁开了眼睛,对正看着自己的沙尼克竖起了大拇指。后来,沙尼克向新来的囚犯打听到,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⑤第三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边,两手悬空,一起拉起了科莱利③的乐章。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他们一直拉着这个音符,可能比科莱利期望的要长一些;沙尼克和小提琴家都不愿意结束今晚的二重奏。4⑥以后的每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都会一齐演奏科莱利的这段乐章,他们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闭起眼睛享受着他们的二重奏;音乐让他们忘记了这是在纳粹集中营里。⑦一天晚上.一群纳粹士兵冲进了沙尼克的囚室。凡是被他们念到号码的囚犯,生命都将走到尽头。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充斥着整间囚室。最后一个念出的号码正是马斯特的号码!果然,马斯特正慢慢地爬下床。天啊!沙尼克的喉头里发出一丝呻吟,这难得的知音,这上帝赐给我的礼物今晚就要消失了吗?⑧突然,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站到了还未下床的马斯特身边,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动作。“留下吧,”沙尼克轻声对马斯特说,“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马斯特睁大眼睛,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沙尼克已经走到了纳粹士兵的面前,缓缓地走出了囚室,走进了黑夜……⑨不久,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小提琴家马斯特幸存了下来。和平的日子里,马斯特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场场爆满。他的琴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他用琴弦上跳荡的音符讲述着希望、爱和春天,讲述着孩子,讲述着和睦的家庭,讲述着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⑩马斯特的每一场音乐会都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节目:在骤然昏暗下来的舞台灯光里,他轻轻放下手里的小提琴,慢慢闭上双眼,两臂悬空,激情地“演奏”那段早已渗入他灵魂的科莱利的乐章。“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他留下来了,此刻他相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难友和兄弟沙尼克,正在天堂聆听着他无声的“演奏”……14.梳理:阅读选文后,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故事情节。(2分)(1)集中营残酷的生活令人窒息,沙尼克借“拉琴”排遣苦闷。(2)沙尼克狱中偶遇小提琴家马斯特,二人激情“合奏”,成为知音;(3)(4)斯特幸存后,进行世界巡演,每场音乐会都会“演奏”科莱利的乐章。15.赏析:(1)沙尼克是个怎样的人?(2分)(2)选文中的哪些内容能够印证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小提琴演奏家?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16、语言品味(1)下面两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2分)①马斯特正慢慢地爬下..床②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2)品析下面语句的精彩之处。(2分)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17、探究:本文刊载在《现代交际》上时,题目为“穿越时空的演奏”。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说说理由。(2分)三(50分+3分)18、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好的春天呢?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季不是最美的花季呢?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人生的哪一个瞬间不是繁花朵朵呢?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请以“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5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5分)1.(10分)(略)2.(1)(6分)①jīng鸣啸chěng②顿号改为逗号(2)共同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老师、家长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的赞成度(反对度)也随之降低(增高)。评分标准:能点出年级变化,得1分,说出赞成度(反对度)降低(增高),得1分,共2分。(3)答示例一:针对的要点
本文标题:2009中考语文复习综合练习卷(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7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