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9年1月技术经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12009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技术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627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是指技术、计量和A.农业B.经济C.科学D.数据2.宏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A.国际和国家水平B.企业、事业单位水平C.部门、地区水平D.农户水平3.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资源报酬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一直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C.先递增后递减D.一直递增4.在下列资源中,属于流失性资源的是A.饲料B.劳动力C.化肥D.种子5.某种资源投入增加,产品产量是增加的,但每次增加的数量则不断下降,这称为A.资源报酬递减B.资源报酬递增C.资源报酬固定D.资源报酬平衡6.为提高经济效果,可采用的途径是A.在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成果量B.在劳动耗费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成果量减少C.在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成果量D.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耗费量7.某项生产中投入固定资金10万元,流动资金5万元,可获得产值25万元,则固定资金占用产值率为A.1.66%B.55%C.166.7%D.250%8.选择课题项目时,评价项目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成果可以计量、工作责任可以明确和A.完成时间较长B.完成时间较短C.完成时间可以界定D.完成时间无限制9.具有预测性和严密科学性特点的一般分析法是A.综合评分法B.试算分析法C.连环替代法D.比较分析法10.一定的资源生产成品1Y和2Y,当产品生产的组合方案由1Y=20,2Y=22,变为1Y=24,2Y=18时,在这两点之间,产品2Y代替1Y的平均边际替代率为A.-1B.-2C.-3D.-4.511.当MPP=5,APP=10,则pE值等于A.2B.1.5C.0.5D.0.2512.当所有要素投入增加1%,产出增加小于1%,这种情况称为A.固定比率报酬B.规模经济C.比例经济D.比例不经济13.已知生产函数为2211229282yxxxx,当1x=1,22x,时,资源2x替代资源1x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A.-5B.-0.8C.-0.5D.014.一般农业技术商品价格与农业技术商品转让次数呈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无相关关系D.无法确定15.下列关于专利和技术诀窍描述正确的是2A.专利是公开的,技术诀窍也是公开的B.专利为知识产权,技术诀窍是非知识产权C.专利和技术诀窍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D.专利和技术诀窍都受法律保护16.某技术员发现,每小时劳动投入的边际产量是10单位,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2,则资本的边际产量为A.2B.5C.10D.5017.某良种改良方案在有效使用期间可获得新增纯效益为660万元,使用过程中投入科研费50万元,推广费20万元,新增生产费用350万元,则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为A.20%B.52.8%C.132%D.157%18.农业政策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农业技术政策的下达方式采用A.法律方式B.计划方式C.文件方式D.措施方式19.适宜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国家是A.美国B.澳大利亚C.加拿大D.韩国20.已知某生产函数为0.40.70.9YKL,其中K、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则函数式中0.7表示A.劳动力的产出弹性B.资本和劳动力的转换系数C.年技术进步的平均变动率D.劳动力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指标中用来表示技术转化的中间效用的指标有(73P)A.肥料利用率B.全价饲料转化效果C.种子发芽率D.单位化肥增产率E.农业作业合格率22.比较分析法一般应用于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指标的对比与评价,包括(91P)A.规模B.水平C.速度D.结构E.效益23.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构成的要素包括(187P)A.成果条件B.产品结构条件C.生产条件D.市场条件E.推广条件24.关于农业技术政策的基本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有(216218P)A.多产业、多层次的整体性特征B.适用性特征C.综合性特征D.非公益性特征E.地域性特征25.关于中性技术进步,下列描述正确的有(246247P)A.一般表现为节约资金B.同比例减少了资本、劳动与土地的投入量C.一般表现为节约劳动力D.现实中,中性技术进步很少见E.又称为偏向技术进步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6.农业技术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但其结构特征则表现为综合性强。()27.在确定课题项目时,应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项目。()28.成本净产出率指标能更确切地表示资金消耗的经济效果。()29.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330.随机参数的取值通常为0和1.()31.农业技术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具有共享性和可重复性。()32.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损耗和使用价值的丧失主要取决于有形损耗。()33.我国农业技术政策的下达方式普遍采用的是法律形式。()34.土地节约型技术一般是通过机械技术的采用而实现的。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5.经济临界点36.追加投资回收期37.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38.原发性技术进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9.简述生产函数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40.农业技术进步路线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下列是三个耕作制度方案的优选,其评价项目有产量、费用、用工和收入。他们的权重分别是30%、30%、15%、25%。每个方案的评分结果如下:项目方案1方案2方案3产量445费用324用工534收入411请对以上3个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先。42.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2/31/312Yxx,资源单价12xP元,21xP元,要取得800单位的产量,求实现成本最小化的资源配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最小成本。43.某农场根据N、P、K肥不同的施肥水平与棉花产量的试验根据,建立生产函数如下:1113228yNPK,式中N、P、K表示氮、磷、钾肥的投入量,y表示棉花的产量。若氮、磷、钾肥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9公斤、8公斤、36公斤,试问:(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棉花的理论产量。(2)写出氮、磷、钾(N、P、K)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N肥的边际产量。2009年1月技术经济学部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CBA6-10.ADCBA11-15.CDAB16-20.BDADA二、多项选择题。21.ACE22.ABCDE23.ACD24.ABCE25.ABCD三、判断改错题。27.×28.×29.×30.×31.√32.×33.×34.×
本文标题:2009年1月技术经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8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