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2月21日)这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部署2011年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今天上午,大家列席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聆听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良玉副总理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今年和“十一五”“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阐述了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对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良玉副总理的讲话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超过预期、“十一五”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部年初确定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立足全年抗灾夺丰收,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粮食连续第7年增产。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预计粮食总产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31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今年粮食增产的主要特点是:主产区增幅较大,13个主产省区增产295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94.6%;市场需求偏紧品种增幅较大,玉米增产200亿斤以上,粳稻增产80亿斤以上,两者合计超过增产总量的90%;单产增幅较大,达到331.5公斤,比上年提高6.9公斤,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2%。同时,油料、糖料平稳发展,棉花遏制了面积大幅下滑的势头。——“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预计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7850万吨、2760万吨和3740万吨,比上年增长2.6%、1.5%和0.2%;水产品5350万吨,增长4.6%;蔬菜、水果分别达到6.37亿吨、1.31亿吨,增长3.1%和6.7%。特别是生猪生产克服上半年价格低迷的不利影响,保持稳定发展,预计出栏6.55亿头,增长1.5%。“菜篮子”生产稳定发展,确保了市场有效供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5800元,比上年增加650元以上,实际增长10%左右,年增量创历史新高,增速创1984年以来新高。呈现“双增加双提高”的特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水平提高;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工资水平提高。——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在周边国家疫情不断发生、传入风险增加、国内疫源复杂的情况下,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零星散发疫情得到迅速扑灭。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等4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95%,流行强度明显减弱,发病频次大幅降低,损失明显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9.6%和96.7%,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新制定发布农业行业标准400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比重提高。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农村其他各业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预计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增长5.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提高3个百分点。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3193亿元,增长13.1%。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预计实现增加值10.6万亿元,增长11.4%,新增从业人员240万人;农产品加工产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实现了中央要求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目标,为满足国内需求、管理好通胀预期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增粮增收的好形势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各级农业部门真抓实干、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广大农业科教工作者无私奉献、亿万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奋战在第一线的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农业科教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一年来,我们在高起点上开拓进取,在严重灾害面前奋力拼搏,在复杂形势面前沉着应对,在繁重任务面前勇于创新,付出的努力极为艰辛,取得的成绩极为不易,积累的经验极为珍贵。一是提出鲜明的目标任务,推动当前和谋划长远两手抓。年初,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我们着眼大局,确定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带动全面,迅速在农业系统凝聚了共识、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合力,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在抓好当前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深入开展“十二五”发展重大问题专项研究,着力谋划长远发展的思路措施,组织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现代种业、粳稻、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等专项发展规划,提出了目标任务,明确了主攻方向,为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和狠抓落实两注重。今年中央出台强农惠农政策数量之多、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是多年少有的,农业部门争取和落实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也是多年少有的。重点是:加快落实今年1号文件出台的政策,我们及时制定方案,加快资金拨付,下派督导检查组,在最短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把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落到田间地头。针对今年春秋两季关键农时的特殊困难,我们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国务院迅速出台了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和水稻促早熟施肥补助等扶持政策,补贴资金达到81.8亿元,有效支持了重大防灾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适时推动实施调控措施。上半年生猪价格连续24周低于盈亏平衡点,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启动调控预案,临时收储猪肉17万吨,增加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提高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为稳定粮油生产,推动适时公布粮食最低收购价,启动油菜籽和大豆等临时收储政策;下半年为稳定“菜篮子”产品价格,推动出台支持政策,积极采取措施“保种保供”。与此同时,我们还着眼长远发展,推动出台重大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要求,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支持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大市大县的扶持政策,在185亿元奖补资金基础上,又一次性增加重点大县奖励资金25亿元;推动出台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立足全年抗灾夺丰收,大力增产和有效减灾两促进。针对今年自然灾害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丰补歉、减灾增产的工作思路,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非灾区多增产,实现了南方损失北方补、夏粮损失秋粮补。坚持防在灾害前面。针对东北低温和西南大旱对春播造成的影响,主动调整技术路线,推广早熟品种保成熟,推广水稻大棚育秧争农时,扩大玉米覆膜栽培促增产。开展冬小麦抗低温促弱转壮。坚持抗在关键时点。加强监测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针对干热风、寒露风的危害,大力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水稻促早熟增施肥措施,发挥农机抗灾作用,减轻了灾害损失。坚持救在第一时间。针对去年入冬后牧区出现的重大雪灾,紧急协调调运饲草料,确保母畜安全越冬度春。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和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发生后,迅速派出工作组,调运防疫物资,开展无害化处理、消毒和紧急免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切实搞好渔业防台风、草原防火等工作,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四是加强科技支撑,技术服务和设施装备两结合。科技增粮增收,是今年农业发展的最大亮点。大力开展技术服务。组织百日科技服务行动,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普及测土配方施肥,1万多名专家和50多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强化行政推动,整合资金项目,集成推广先进技术和新品种,万亩示范片达到5000个,比去年增加一倍,覆盖全部优势产区和所有农业县,示范片粮食亩产高出全国平均324.5公斤,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继续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研究解决水稻、生猪等50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问题;在800个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项目,启动乡镇推广站条件建设试点,全国近70%的县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推进农机作业。投入“三夏”、“三秋”生产的农机具超过4300万台(套),缩短了收获播种时间,争取了宝贵农时。小麦实现主产区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深松整地规模扩大。机械化薄弱环节作业水平大幅提高,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率分别达到25%和20%,比上年提高8个和3个百分点。加强农村能源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支持建设户用沼气18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300处和乡村服务网点1.4万个,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和农村清洁工程示范。五是形成工作合力,内部联动和外部合作两加强。强化“大农业、大合作”理念,强化系统联动,强化部门配合。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积极争取支持,协同推动“三农”发展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充分调动各级农业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宏观指导和信息交流,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作用,组织120多批次专家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加强多双边和区域性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加大国际磋商谈判力度,增强我在农业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成功举办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首届农业部长会议。农业外交官派遣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农业宣传,充分发挥媒体引导作用,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全部完成,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十一五”,可以说这5年极不寻常、历史少有。5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5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棉花、油料、糖料生产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产量比“十五”末增长10%以上,品种丰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二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迈上4000元、5000元台阶,年均增长8%以上,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增收幅度之大历史少有。三是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52%,分别提高4个和16个百分点,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四是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彻底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四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业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翻了近一番。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可以说,这5年,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这5年,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5年,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机装备跨越发展
本文标题: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8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