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09年劳动技能培训讲座资料
12009年劳动技能培训讲座资料病虫防治棉花烂种烂根病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沙湾县地处北疆天山中部的依连哈比尔尕山北麓与准葛尔盆地南缘之间,棉花种植面积2.83万hm2,占全县作物种植面积的42.5%,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棉花烂种烂根是历年来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因此,防治棉花烂种烂根已成为夺取棉花持续高产的重要措施。1.流行实况棉花烂种烂根在沙湾县自1981年以来的18a中,重发生有3a,发病率60%~84%,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0.4%~74.1%,重种、补种和改种面积占16.1%~31.5%;中度发生有7a,发病率20%~55%,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17%~41%,重种、补种面积1.8%~3%;轻发生7a,发病率7%~15%,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10%;基本未发生1a。重病田块苗期虽经加强管理,但仍长势很弱,生育期延缓3~7d,籽棉产量下降5%~7%。2.流行因素2.1病原经多年调查分离,棉花烂种烂根病是1种复合性病害,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多种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F.graminearumSchwabe,F.anguioidesSherb.,F.concolorReink.)侵染所致的立枯病和红腐病。前期多为丝核菌,后期多为镰刀菌。其症状:播种至出土前,受病菌侵染后引起烂种、烂芽,不能出土或幼苗出土后,根部近地面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凹陷变成黑褐色萎蔫,倒伏死亡;有的根尖变褐腐烂,以后蔓延到全根和茎基部,呈褐色干腐;有的幼苗出土不久,幼茎呈水渍状,逐渐腐烂倒伏死亡。2.2菌量立枯丝核菌和红腐镰孢菌多在土壤中的病残株体上越冬,长期存活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的轻重与棉花连作积累的菌量有关。1998年调查,金沟河乡81块棉田,前茬为玉米、黄豆,平均发病率12.4%;棉花连作1a的平均发病率24.9%;连作2~3a的平均发病率29.8%;连作4a的平均发病率41.5%;连作5a以上的,平均发病率55.8%。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年限长,土壤中累积菌量高,因此发病重。2.3气候因素棉花烂种烂根病的流行除病原菌量外,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素。笔者对当地1981~1998年18a的气象要素与病害流行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棉花播种季节4月至5月上旬的温湿系数、降水量、水分积分指数与病害流行密切相关。复相关系数Ryo123=0.8379,其F=13.5927F0.01(5.56),达极显著水平。表明棉花播种期的低温、多雨、高湿是诱发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2.4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杀菌剂处理,可显著减轻病害。1998年对大泉乡68块棉田调查:未用药剂拌种的平均烂种率79.6%,播前用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拌种的平均烂种率56.4%;用适乐时10%拌种用悬浮剂(瑞士诺华公司)拌种的平均烂种率41.8%,表明选用有效杀菌剂拌种可较好的防治烂种。3.防治对策1)轮作倒茬。棉花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田间菌量,减轻病害发生。2)播前晒种2~3d,以提高种子活力,增强抗逆力。3)适时播种。4月上中旬天气多变,倒春寒频繁,防止过早播种。当膜内5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为宜。4)播前种子用“适乐时”10%拌种用悬浮剂或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拌种。品种繁育小春作物油菜等种子处理技巧种子处理是有效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及预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鼠害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小春作物苗齐、苗全、苗壮打下坚实基础,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及广大农户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共同抓好小春作物种子处理关。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小麦可选用内麦6号、渝麦9号、渝麦10号、川麦14等品种;油菜可选用内麦6号、油研10号、绵油11号等品种;洋芋可选用脱毒种薯鄂薯3号、鄂薯5号、渝薯1号等丰产性和抗性较好的品种。2、播前晒种选种(1)播前晒种2--3天,既可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又能提高种子发芽率,晒后可用风车除去空粒。2(2)小麦可用10--15%盐水或40%的泥水选种,汰除病粒、菌核、杂质等,用清水洗净种子再播种。油菜播前用1%盐水选种,汰除菌核,即每1000克水加食盐100克溶解后,将500--700克油菜籽倒入盐水中搅拌等水停止后,捞出杂质、菌核、空粒等,用清水洗净后播种。3、药剂拌、浸种(1)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拌25千克小麦种。方法:将选种后的小麦25千克(干重)和50克药放入塑料袋中,抖动拌匀即可。可防治小麦黑穗病和控制苗期锈病、白粉病。(2)锌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及鸟、兽、鼠、雀为害。方法:将50%锌硫磷乳油10--15克加水0.5千克稀释后,倒入5千克小麦种中搅匀,然后装入塑料袋,堆闷4--5小时后打开,药效可达1个月以上。(3)油菜浸种。用硼肥浸播种具有发芽快、发芽势强、苗期生长快,中后期增枝、增角、增粒、增粒重的优点。具体方法是:每公斤油菜种子用含硼11%的硼砂2.4克,先加少量45℃的温水溶化,再加稀释成1.5公斤硼砂溶液,然后加入油菜种子,浸种0.5--1小时,晾后播种。注意:浸种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降低发芽势;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种子吸水过多,加长晾干时间,影响播种;硼砂难溶解,必须先用温水充分化开。浸种后,还可以用其它药肥拌种。(4)洋芋浸种。近年来,洋芋晚疫病流行频率增大,损失较重。主要由种薯带菌传播为害。用雷多米尔600倍液浸种10分钟,可控制病害发生。具体用法:每亩用药5克,兑水3千克,浸一亩地的洋芋种。秋、春洋芋都要浸种后播种。农业与法遇上客运纠纷该如何维权客运合同又称旅客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及行李运抵目的地,旅客为此支付票款的合同。那么,旅客乘坐客车或火车在旅途中遭受意外伤害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1.立即求助。意外伤害发生后,应立即告知客车司乘人员和铁路工作人员,请求救助,并要求其作出书面记录。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第1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值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同时,根据铁道部《旅客人身伤害及携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受伤旅客有权要求铁路分局工作人员检查受伤程度,及时采取抢救措施,调查意外伤害的发生经过,作出详细的书面记录,并收集不少于两份的受害人、同行人、见证人的证明材料。2.保存证据。妥善保留车票、现场目击者的证言、医疗诊断证明和检查治疗费用单据等证明材料。车票是证明旅客与客运和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运输合同关系的有效证据。医疗诊断证明是证实旅客是否受到伤害及伤害程度的必要证据,而检查治疗费用单据则是确定索赔数额的有力证据。3.协商解决。意外发生后,关于赔偿的问题,受伤旅客可以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与客运公司或铁路运输企业协商处理,尽量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样,可节省时间、精力和财力。4.提起诉讼。在协商不成或者一方不愿协商解决的情况下,旅客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起诉时需注意四个问题:(1)明确赔偿主体。只要不是不可抗力或者旅客自身原因造成的事故,不论客运公司或铁路运输企业主观上有无过错,旅客均有权向其请求损害赔偿。(2)选准被告。《铁路法》第72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铁路运输企业是指铁路局或铁路分局。”因此,旅客起诉时应将给自己造成损失的铁路分局作为被告,而不应将其下属的车站或客运段等单位作为被告。(3)确定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旅客也可向意外伤害发生地、铁路运输企业主要营业地(铁路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4)明确赔偿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3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根据上述规定,旅客可结合自身受伤害情况提出索赔请求。另外,在提起索赔诉讼的同时,不影响旅客按照国家有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规定获取保险金。栽培技术夏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夏播花生一般是麦垄套种或麦收后抢时直播。近年来,由于小麦机械收获面积逐年扩大,机收后留下很高的麦茬,如不及时进行中耕灭茬,将直接影响花生果针下扎。同时夏播花生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产量较低。夏播地膜花生栽培技术较不覆膜增产35.6%,每1/15公顷净增经济效益106.2元。1.选用优良品种。夏播地膜花生要选用直立型、生育期短的中早熟品种,如丰花1号、8130及海花1号等。2.增施底肥,精细整地。每1/15公顷施农家肥2~3立方米、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用硝酸磷肥40千克)、氯化钾20千克,深耕20~25厘米,耙实耙匀。3.起垄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花生一般90厘米为一带,起垄种植,垄面宽60厘米,留30厘米沟,每垄种2行花生,即宽窄行种植,宽行60厘米,窄行30厘米,穴距15.5~17.5厘米,每穴2粒,每1/15公顷8500~10000穴。4.抢时早播,足墒盖膜。足墒盖膜是地膜花生一播全苗和苗匀、苗壮的基础,同时也可有效地发挥膜下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4%以上可覆膜,墒情不足时要浇水造墒。可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方法,即整地后起垄播种(6月10日前抢时播种),喷洒除草剂后再覆膜。5.田间管理。(1)防风防灼。地膜覆盖后,每隔5米左右横压一条防风土带。花生播后6~7天出苗,要注意破膜助苗出膜,防止高温烧苗。(2)防治病虫害。夏播花生主要虫害是蚜虫和红蜘蛛,可结合测报,喷洒杀虫剂,如氧化乐果、水胺硫磷、敌杀死等。同时,喷洒1000倍多菌灵用以防治叶斑病,10~1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3)防止徒长。由于地膜覆盖花生生长条件较好,容易发生徒长。为防止徒长,可在盛花期采用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每1/15公顷50克加水50千克喷雾,以控上促下,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4)注意浇水。花生盛花期是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也是花生生长需水量最大时期,如果天气干旱,可小水细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喷灌。病虫防治棉铃虫农业防治技术棉铃虫是当前棉花上发生最频繁.为害最严重的害虫。化学防治固然重要,但农业防治也不可忽视。利用棉铃虫的一些习性,采取农业措施,花钱少,效果好,既能有效地降低棉铃虫发生的密度,又能减轻农药防治的压力.对夺取棉花丰收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几种农业防治技术。1.棉花间作高梁在棉田里栽种几株高梁,能够诱集蜘蛛.蚜茧峰.瓢虫.食蚜蝇等天敌纷至沓来,吞食棉铃虫的卵和低龄幼虫,大大减轻为害。因此,在棉田里配植一些高梁,是一个“借刀杀虫”的高招。2.草把诱蛾棉铃虫蛾对半枯萎的大叶杨.柳.刺槐等树枝把散发的气味有趋性,因此田间插把能很好诱杀棉铃虫蛾,一般能减少产卵量的40%-50%。每亩插把不少于20个,每把不少于0.25千克,均匀分布,在蛾高峰到来前10天插到田头,坚持每天清晨带露水收蛾,每7天换一次把,全蛾高峰后10天,换下的把及时烧毁。3.整枝.摘心棉铃虫有趋嫩产卵习性,因此,在给棉花整枝.抹赘芽.摘心时要一律带出田外,不能随手丢在田内。这样能有效地压低虫口密度。4.种植玉米诱集带棉铃虫嗜好在玉米上产卵。选用高产早熟的玉米品种,适当提前播种,每亩
本文标题:2009年劳动技能培训讲座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0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