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图文混排小报设计与制作
日期: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地点:中国结果:英国胜利起因:虎门销烟领土变更:割让香港岛予英国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1839年3月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万余箱(200多万斤)鸦片。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清军武备废弛、敌情不明、指挥紊乱,因此屡战屡败。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无力再战。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谈判中遭受了进一步的利益损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国总统泰勒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法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击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几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战争简介: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崛起的中国梦“古来事业由人做”洪秀全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也是一幕历史的悲剧。他起自布衣,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1856年,刚满38岁的他,在暮霭沉沉的金田村振臂一呼,一场历时14年、席卷18省的农民运动——也是整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给腐朽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囿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这同时深刻地反映出洪秀全思想和作风的缺点。他胜即骄,骄则堕;幽居深宫,脱离实际斗争。他身上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恶性膨胀的封建帝王思想,浮封滥赏、用人唯亲的思想等等,最终让他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走上了早衰早亡的道路。尽管如此,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还是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有利条件。孙中山说,洪秀全是反清第一人。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是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洪秀全和他领导的太平天国,为后人留下一笔变法图强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指1898年六月(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该变法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该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最终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学习近代史的感悟中国近代,黎明前的黑暗。——题记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内心其实是非常复杂。当我看到中国封建政府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以致国家在世界上严重落后,被列强用炮火打开中国的大门,使得国家被蚕食鲸吞,丧失独立的主权,同时人民饱受列强欺凌屠杀时,内心出离了愤怒。面对如此黑暗的现实时,甚至对中国的命运及前途感到了绝望。然而,当我又看到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敢为人先,不怕流血与牺牲,不畏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时,仿佛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星火,然后再看着它壮大成燎原之火。鸦片战争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破了“天朝大国”的神话,强迫中国揭开近代化的篇章。紧接着,战争、侵略、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中国的国土从此被列强的炮火摧毁得面目全非,中国人民饱受列强欺凌屠杀,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近代中国,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一个几乎让人窒息绝望的年代。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黑暗里,我们还是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就像黎明之前的黑暗,黑暗过后,将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即使是在中国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候,中国仍然存在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和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先驱者,不怕牺牲和流血,在不断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戊戌变法,是最早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运动。虽然最终在顽固派的阻挠下以失败告终,但却开创了先河,为后来者探索了道路。戊戌维新失败后,中国经历了最黑暗的时代。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被列强的炮火打怕了,故不惜在列强面前奴颜婢膝,割地赔款达到历史最高。慈禧甚至还明确表示,“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卖国求荣到了如此地步,可见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如何的黑暗。在中国国运堪忧的时候,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朝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可谓是一个历史性的大突破。然而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成功,它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然后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又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然后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明天。在经历了无边的黑暗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就是这样,一步步的,中国由黑暗走向光明。总而言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部奋斗史,一部探索史。革命先烈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及敢于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虽然这个探索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他们始终不曾放弃。这种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将照耀着我们走过黑暗,走向光明。因为我们始终坚信,黑暗是黎明的前奏,我们在黑暗中每前行一步,就是向光明靠近了一步。少年中国说作者: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他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本文标题:图文混排小报设计与制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2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