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3 人民版
《桂冠设计(人民3)专题一》主编:宋景田目录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二儒学的兴起三宋明理学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二人性的复苏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四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二追寻生命的起源三人类文明的引擎四向“距离”挑战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二碰撞与冲突三打破隔离的坚冰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专题整合专题训练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基础落实一、“百家争鸣”的背景1.经济: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崩溃。2.政治:分封制趋于瓦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3.文化:“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社会上形成一批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孔子开创的中国古代私人办学之风,推动了这一局面的发展。二、“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流派1.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⑴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及其对教育的贡献①孔子开创儒家学派a.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孔子针对社会上诸侯纷争的乱世局面,提出“____”和“____”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_____》一书。b.儒家学派的基本文献:经孔子整理和撰写《诗》《书》《礼》《乐》《易》和《_____》被视为儒学的基本文献,称为“六经”。②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开创中国古代_______之风,并将自己的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整理保存文化典籍。⑵孟子、荀子对儒学的发展①孟子的思想主张: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_____”学说,并进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②荀子对儒学的发展: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学的思想内容。a.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________”的重要思想。b.荀子对儒家的“礼”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2.道家思想的形成⑴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①老子:老子思想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这一观点蕴含了朴素的_______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持消极悲观的态度。②庄子:庄子思想体现在《庄子》一书中。他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准则,宣传天道与_______。⑵道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3.法家的社会实践及其思想主张⑴法家的社会实践活动①李悝变法: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创立“平籴法”;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他为此而著的《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②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____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废除____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以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禁游学游仕,以吏为师。⑵法家的基本思想主张、特点及影响①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法”“术”“势”糅合为一,并吸收____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应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变革。②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③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了重大重要。4.墨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在治学方法上的贡献⑴思想主张:墨家学说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以此为核心,提出了非攻、尚贤、节用等一系列贯穿着讲究实际功用精神的主张。⑵治学方法上的主要贡献①认识论:墨子认为,认识以______为来源,并据此提出了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②逻辑学:墨子提出“取实予名”“察类明故”的观点,墨家广泛应用类比推理,通过类比的归纳方式来说明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答案:二、1.仁礼论语春秋私人讲学仁政制天命而用之2.辩证法自然无为3.法经军功井田道家4.兼相爱交相利客观实践★要点突破要点一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注意: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之处:⑴不同:儒家主张以德治民,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要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⑵原因:①儒家思想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当时,诸侯士大夫兴起,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谈恢复周礼已经不合时宜。②儒家思想不利于天下争霸。儒家思想倡导“爱人”、“为政以德”,对醉心于争霸的诸侯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案例1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解析】题中要求贯穿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线,选项ABD只是三者思想的一些具体内容。面对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三者主要研究伦理道德和治国方略,希望达到一个治世,儒家逐步形成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答案】C案例2(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史实对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进行异同比较的能力。A项是荀子的唯物思想,D项是荀子的民本思想,两者不属于法家思想。C项强调礼义和法治并重,这与法家强调法治反对礼治的思想相违背。B项主张性恶论,既符合荀子思想,又符合先秦法家把性本恶作为对人性认识的基本点的史实,故B项正确。【答案】B方法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变式训练1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辨清楚诸子百家各家的主要主张或观点。A为墨家思想,B为儒家孟子主张,C是儒家孔子的主张,D是法家的观点。【答案】B变式训练2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①体现的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时代的状况,是在严酷的法律制度下出现的状况,所述内容相比于历史真实而言,显然夸大了事实。【答案】D要点二正确认识道、儒、法、墨等派别的阶级性极其主张阶级派别代表人物主张评价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道家老子、庄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儒家孔子核心思想“仁”“礼”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新兴地主阶级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调整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法家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专制,提出以法治国,“法不阿贵”体现了新型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小生产者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案例3(2008·重庆文综,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解析】“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是推选他并重用他,使他变得富贵。可以看出是“选贤能,尚贤”的思想,这主要体现了墨家思想。【答案】A思维启示: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是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基本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所学知识,仔细阅读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照题目所给选项,分析题目所给结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做到论从史出。案例4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排列应是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解析】“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道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墨家;“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儒家。【答案】D变式训练3(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本题以韩非子的语言为切入点,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该注意对材料的理解,关键是抓住材料中“韩非子批评”、“言仁义者盈廷”。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C。韩非子本身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不可能批评自己的学说,所以A错误。道家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所以B项错误。墨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非攻,所以D项错误。题目的着眼点是题干中的材料提到的韩非批评的“言仁义者盈廷”,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C。【答案】C变式训练4(2007·全国卷Ⅱ,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解析】道家主张“无为”“,虚无”、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的重视“法”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人对于道德的传承,强调的是治民以德,这符合儒家的思想。【答案】A误区警示案例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错解:D分析:本题出错的原因在于对诸子百家思想记忆不准确。甲的主张体现一种天道自然的思想,属道家主张;乙的主张是在强调一种等级秩序,属儒家主张;丙的主张体现出一种尚俭的思想,属墨家主张;丁是在强调统一,属法家思想,故B项正确。正解(自己试试完成吧):★递进演练基础练1.下列对“百家争鸣”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一百个代表不同阶级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3 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2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