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华北油田钻二中学为例河北任丘华北油田钻二中学刘春英13833734249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就是要努力实现包括教的方式在内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实验。华北油田钻二中学是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校,担负着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任务。本文是以华北油田钻二中学为例,主要通过对本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辅以对兄弟学校同行访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校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并从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音乐、政治、历史学科整合方面的活动主题进行实践研究,突出以教师为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正文: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就是要努力实现包括教的方式在内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实验。华北油田钻二中学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油田,生活条件较好,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孩子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加之我们的考试制度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大多数学生问题意识相对淡薄,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主动地提出问题,更不用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我校是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校,担负着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任务,作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1出成绩,形成特色,从而推动华北油田其他兄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因此,我和政治、历史、音乐学科教师一起,通过对我校师生进行问题意识现状问卷调查及对兄弟学校进行访谈,并从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音乐、政治、历史学科整合方面的活动主题进行实践研究,突出以教师为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二、理论基础及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一)理论基础1.《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基于此,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引起学生间的交流、质疑,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不仅用来帮助老师进行演示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而且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2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二)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省内外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已经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王德勋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讲述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赵华的《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概述了问题意识的概念,分析了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唤起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努力方向。巴新红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首先揭示了问题意识的内涵,然后通过问卷、访谈等总结了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可行性策略。以上属于普遍教学或其他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优势。部分专家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所研究,如莫焕枝的《论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五何”策略》讲述了将“五何”问题分类法即按照问题的指向界定为“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五大类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思维上的“工具”和“脚手架”,有助于判断问题探究的空间和价值。刘幸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从让学生敢问、会问、乐问、多问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刘海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怎样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概述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的开发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研究都有不同侧重点,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音乐、政治、历史学科整合方面的活动主题进行实践研究,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发展。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对象是本校的教师和初一、初二学生,共发放问卷202份,收回问卷202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其中教师50份,学生137份。教师问卷共11题,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现状、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问卷共11题,内容涉及学生提问题的现状、态度和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3式、学生的创新能力。访谈对象是兄弟学校的同行,内容涉及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及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一)学生问卷统计及分析1、在课堂中经常提问的占13.9%,偶尔提问的占69.3%,不提问的占16.8%。2、24.8%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无问题可提,38%的同学认为自己自己在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提,24.1%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没有提问习惯,13.1%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有问题不敢问。3、在对待课堂上其他同学向老师提出问题这一行为有62%的学生表示欣赏,35%的学生漠然,有2.9%的学生表示反感。4、0.7%的学生认为向老师提问没有必要,提问是老师的事,74.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探究,24.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5、32.1%的学生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引起兴趣时学习热情最高,23.4%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时学习热情最高,27%的学生认为自己发现了问题迫切需要答案时学习热情最高,还有17.5%的学生认为受到老师鼓励时学习热情最高。6、当回答问题出错时,有59.1%的学生认为老师会加以引导和提示,8.8%的学生认为老师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26.3%的学生认为老师会叫别的同学回答,还有5.8%的学生认为老师会批评自己。7、50.4%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提问,21.2%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少提问,2.2%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不提问,认为无所谓的占26.3%。8、在学习和生活中,16.1%的学生能发现别的同学想不到的问题,75.9%的学生偶尔能发现别的同学想不到的问题,8%的学生从来没有发现过别的同学想不到的问题。9、当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的疑问记下来经常进行思考或与别人讨论的同学有24.1%,偶尔的有55.5%,从没有的有20.4%。10、12.4%的学生每次都能对一个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8%的学生大部分能对一个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3.8%的学生偶尔能对一个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认为不能的占5.8%。11、有8.8%的同学有创新作品获过奖,13.1%的学生有过作品,但没获过奖,78.1%的学生从来没有过作品。从调查数据来看,74%的同学认为“向老师提出问题的行为是值得欣赏的或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认为老师在课上多提问题是好的。52%的同学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引起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4自己学习兴趣时或受到老师鼓励时学习热情最高”,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缺乏一定的自主性。但同时有16%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发现别的同学想不到的问题,看来学生内心还是很希望去解决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潜在基础。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渐形成,学生会越来越会独立解决问题。以上这些说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老师对待问题的态度是否积极有着密切的关系。有14%的学生经常主动举手提出问题,有70%的学生偶尔提出问题,还有16%的学生从不提出问题。说明大多数学生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需求,愿意这样做,也说明这些学生认为这样做对自身是有好处的。对于问题解答,60%的同学愿意让老师来加以提示和引导来解答。8.8%的同学表示老师会直接给出答案,26.3%的同学认为老师会叫别的同学回答,还有5.8%的同学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看来学生更愿意与教师直接对话,需要与教师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逐渐会解答问题,同时也说明创设和平民主、安全宽松的良好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不愿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我校的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的问题是:虽然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但却没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而且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缺少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不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不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是拘泥于接受答案,不善于质疑问难,不善于自我反思;不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不能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二)教师问卷统计及分析1.教师基本情况统计①我校中级教师的人数44名,占调
本文标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3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