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1.2《杠杆》教学设计
111.2《杠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第二节的教材内容,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力的示意图等知识点,为本章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第2节“杠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本节内容设计如下。【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学情分析】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教学策略】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指导练习”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应用实验和视频,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问题,通过教师示范和课堂练习突破本节难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2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难点:1.力臂的确定。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实验器材】铁架台、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三角板、铁锤、剪刀、订书机、镊子、指甲钳、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动画故事导入(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二、认识杠杆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12-2-3、以及课件图片: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刚才动画中人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订书机、镊子等是不是杠杆?可选择分析一些实际杠杆,如铁锤、剪刀、订书机、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学生再举其他例子。例如:用来拧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们轻易地将螺母拧紧或拧松,订书机可以很方便地把纸装订在一起。练习: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3教师举杠杆撬球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如下图)。强调力臂的画法:找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的长度即是力臂。概括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标符号。例题:1、画出下图中F'和F"的力臂。2、(2010年江苏泰州中考题)图4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由2名学生分别画图,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使用秤称水果,要求称不等量的水果。为什么要这样称?(使杠杆达到平衡)4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用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2、(1)提出问题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呢?(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充分猜想。学生可能给许多种猜想如:①F1+L1=F2+L2②F1/L1=F2/L2③F1-L1=F2-L2④F1×L1=F2×L2(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装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最好能随时知道。)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杠杆、铁架台、钩码实验步骤: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次数F1/NL1/cmF2/NL2/cm123分析判断:带领学生分析,甄别那是错误的,如①F1+L1=F2+L2③F1-L1=F2-L2,力和力臂单位不一样是不能加减的。(5)讨论、交流、合作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6)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练习:如图1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5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三、【板书设计】第二节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2、杠杆五要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四、【反馈练习】1、(2008年青岛)下列关于的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62、铡刀在使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某学生在图中分别作出了F1和F2的力臂L1和L2,其中的作法不对。(选填“L1”、“L2”、“L1和L2”)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边下倾,这时可以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边旋一些,使杠杆水平平衡。(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的点是等间距的,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请设计出两种方案。4、小明进行的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多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他的困惑是:在图1所示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请你在图1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解析:画力臂可以按“找点、画线、作垂线、标符号”这样的步骤完成。
本文标题:11.2《杠杆》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5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