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11-3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地位3.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其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三.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说明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C.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D.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A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①③B③C①④D①②③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观点。据此回答3-4题: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合理性在于看到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4.“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否定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5.(2011·天津)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A6.(2011·浙江)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A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2.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1)阶级社会:(2)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性质)是在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中、解决中实现的(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②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意义)1.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这一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③这一矛盾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改革来解决④这一矛盾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加以解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实时操练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三大分歧: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2.谁是历史的创造者?3.社会发展有无规律?划分的根本标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B.英雄(或神)是历史的创造者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名词点击:人民群众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主体劳动群众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原理内容:(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主力军)(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提供创造源泉提供物质条件直接创造精神财富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鲁迅: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陶渊明赏菊鲁迅先生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国的《诗经》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不仅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的作者是谁?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这是一首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的远古民歌。据称是有记载的最早一首诗歌。新华社迅:近日中科院宣布,已成功克隆毛泽东,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其盛年水平。新闻发布后引起全球震惊。奥巴马立即发表声明:美国三日内与台湾解除防卫条约,并在半年内撤回太平舰队。日本首相于当天下令拆毁靖国神社,并承认钓鱼岛为中国领土,赔偿侵华损失13万亿美元。欧盟声明:解除对华武器禁售。梅德韦杰夫签署公告:大兴安岭以北300万平方公里土地属于中国。蒙古国向联合国递交声明:蒙古国要回到祖国的怀抱。金正日通电六方谈判代表按毛主席指示办。越南政府表示要加强同志加兄弟的关系。马英九表示:听从中央政府安排,申请到国台办工作。民间幽默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2)群众路线2.方法论要求:(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本质上是一致的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①就是指广大劳动群众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所指对象④主体是广大劳动群众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09浙江)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问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力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力。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陈毅说过:“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中国五百万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这说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第11课)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3.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4.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实现方式基本矛盾的解决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性质、目的、意义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原理内容
本文标题:11-3社会历史的主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6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