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夯实基层打牢基础———四解“求客观规律之真”(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有一个基层基础问题。夯实基层、打牢基础,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基。(二)越是要干大事业,越要夯实基层、打牢基础。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如此,许昌要实现“十二五”发展的宏伟目标尤为如此。(三)同样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两基”强与弱,结果两重天。同样是信访稳定,坡李王村由于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处事公正,群众信服,连续20多年没有群众上访。而一些“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的村,时常“冒烟”,“漏洞”百出。同样是党委、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一把手”过硬、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就能跟得上、行动快、落实好。反之,就跟不上、推不动、难落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稳,许昌难安。一些地方之所以基层组织不健全、作用难以发挥,之所以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不信任,之所以信访稳定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屡屡发生,之所以中梗阻、下梗阻、落实不到位,之所以不作为、乱作为、工作不规范,凡此种种,无不与基层基础不牢密切相关。(四)问题是表象,根源在思想。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不端正,总认为基层基础工作周期长、见效慢,不容易快出政绩;矛盾多、难度大,做起来费时费力。对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显政绩”看得重、用心多,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众的“潜政绩”看得轻、用心少,不想做、不愿做、不屑做。致使许多问题在基层、在萌芽、在初始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最终把小事拖成了大事,既干扰了大局,又损害了形象,更伤害了民心。(五)痛定思痛。市委遵循党的执政规律,作出了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的决策,目的在于把基层基础打得更牢,把民生民本看得更重,把群众立场站得更稳,把社会风气树得更好,把发展方式转得更快,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六)“强两基”,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组织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正因为如此,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提出,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把基层组织建设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位的是要选好支书、建好支部。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政权的象征,革命战争年代,把“支部建在连上”,坚持党指挥枪,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当今和平建设时期,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我们更要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一个地方的党组织不健全,必然是一盘散沙。支部书记是支部的领头人,选不好、配不强,就会领上歪路、带上邪路。只有按照“双强”的标准和“讲党性、能致富、甘奉献、有威信”的要求选好支书,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建好支部,才能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开门要用钥匙,落实要有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一文九论十八谈”、实施“百村整顿、百村提升”工程、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等都是很好的载体,都要融入到“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之中,通过主题活动来推进、来实施、来提升,依托主题活动抓教育、抓建设、抓整改,切实解决基层基础、为民意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基层组织建设有抓手、有特色、见实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许昌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比如,40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许继集团党委;叫响全国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杨水才;新时期的“好军嫂”、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一心为民的坡李王村党支部书记李福成……这些先进典型,是身边的榜样、学习的楷模。值党的90华诞,全市党员干部都要以此为动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见贤思齐。(七)“强两基”,务必打牢各项基础。“基”以“土”为底,意味着只有植根大地,才能立“其”高;“础”以“石”为旁,意味着只有依靠磐石,才能“出”其右。这本身就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抓好机关打基础。机关工作中也有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决定机关自身,而且影响着一个系统乃至全局。要围绕服务大局、提高效率、规范运转,切实加强机关队伍、作风、效能、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站所的建设、监督和管理,夯实机关工作基础,努力建一流机关、创一流业绩。完善机制打基础。制度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夯实基础,重在机制。必须结合实际,按照个性问题找对策、共性问题靠机制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机制,靠机制管人管事,靠机制规范行为,靠机制推进工作。着眼长远打基础。基础涉及方方面面,除基层组织、安全稳定基础这些工作外,还包括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要素等。就全市而言,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田水利建设亟待加强;产业基础还不坚实,主导特色和战略新兴产业亟待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亟待提速增效;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社会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尤为注重做好打基础、管长远、惠民众的工作,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八)“强两基”,重在做好群众工作。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更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必须愿做、敢做、善做。愿做,就是站稳群众立场、心甘情愿做。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立场问题。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麻木不仁、置若罔闻,视上访群众为草民、刁民,根本原因是群众立场站得不稳。如何站稳群众立场?就是“四个不能忘”: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来自群众,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由群众供养,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情;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由人民群众赋予,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责。敢做,就是敢于直面矛盾、不畏困难做。坚持群众有所呼,党和政府有所应;群众有所需,党和政府有所为,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事,再小的事都是大事,不能小视、不能回避、不能推脱,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尤其是对涉法涉诉、陈年老案、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更要领导牵头、统筹协调、重点解决,让群众高兴、让群众满意。善做,就是讲究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做。做好群众工作既有一个世界观问题,又有一个方法论问题。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只有善于用宣传发动、说服教育、利益导向、示范引路、依法行政等综合方法推动工作,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中介组织、社会法庭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化解矛盾,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做到群众心坎上。(九)“强两基”,贵在坚持务本责实。基层基础工作都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大力弘扬务本责实之风,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才能久久为功、收到实效。务本责实抓“两基”,就是“六个一”:强化一个意识——抓好基层是政绩,打牢基础是责任;树立一个导向——齐心协力抓基层,脚踏实地打基础;尽到一个责任——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一把手”抓党建;弘扬一种作风——坚持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机关干部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健全一个机制——人力、精力、财力更多地向基层基础倾斜;明确一个标准——基层组织不健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分管领域不稳定,就不能称为称职。(十)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从基层抓起,从基础做起,筑牢执政之基、发展之基、稳定之基,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就一定能够逐步解决,许昌“十二五”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更加繁荣昌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五解“求客观规律之真”(一)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人们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幸福生活,是人们的美好向往。为民造福,是党的不懈追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二)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的90年,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着力改善民生、着力赢得民心,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这是党执政规律的要求,更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所系。(三)“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办好“十大民生工程”,全市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212亿元,年均增长25.5%,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7%,解决了一批又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今日许昌,人们在庄重典雅的许都大剧院欣赏高雅音乐,在设施一流的体育馆观看国际赛事,在游园里健身、在绿荫下休憩、在华灯下散步、在广场上曼舞……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景象。(四)美好生活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面对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幸福依赖物质,但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759元、3938元;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21元、1706元。幸福注重质量,但一些群众还在为就业、就医、就学、养老而犯愁,为衣食住行而忧虑。幸福植根尊严,但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情况在基层时有发生。幸福要求文明,但各类社会陋习亟待破除,群众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破解幸福“密码”,答好民生“答卷”,我们重任在肩。(五)幸福是“建”起来的、“干”出来的。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创造幸福生活靠建设、靠劳动、靠实干。要以创业就业创造幸福,以社会保障巩固幸福,以公平正义促进幸福。只要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幸福就会“来敲门”。(六)顺民意。政之所兴在于顺民。顺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合民心、顺民意。问政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政策的制定、工作的开展,只有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才能上合天意、下合民意、富有创意。问需于民。服务群众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所想,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做到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群众有所需、政府有所为。问计于民。坐在办公室里找不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凭空瞎想作不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必须到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总结经验,在现场破解难题,向群众汲取智慧。(七)促民富。有恒产者有恒心。“三化协调、两高两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十二五”总目标,就是坚持富民优先,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许昌民营经济发展虽有很大起色,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以民营经济大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大提升。积极推进创业就业。幸福不是不劳而获,不是坐享其成,而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付出获得丰厚的回报。要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就业惠民”工程,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壮大新的创业主体,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使群众干有目标、富有路径、劳有回报,到“十二五”末使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诚心诚意搞好服务。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发展的能力。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不审批,能够下放基层的不留在上边,能够交给中介组织的不包揽,能够备案的不审核;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多予、少取、放活,减负解困、“放水养鱼”。(八)解民忧。对于群众来讲,无忧、少忧即是福。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之困、就学之难、就医之急、养老之忧等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所依,尤为迫切。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生连民心、民生聚民力。把对人民负责看得更重一些,坚持每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做到惠民政策优先落实、民生问题优先解决、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量力而
本文标题:夯实基层打牢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6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