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过程与方法: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教学重点: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并对喜欢的物品做一个广告设计,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难点:广告设计的方法。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谈话:1、同学们都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2、新学期的期望: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进入小学最后一学期的学习中。在这儿,我希望所有同学在新学期里有更大的收获,以优异的成绩来告别母校,升入初中学习。3、新学期的要求:备好学具;爱惜书本;遵守纪律;认真作业4、奖惩办法:以小组为单位,争夺五星或红旗。(奖惩办法略)2一、谈话导入,了解包装重要性。1、情境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图片展示并介绍: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3.认识了解绿色食品标志和中国环境标志。说说标志中的形状,图形和象征意义。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欣赏书中图片: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二、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1、基本要素(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及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3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2)设计的方法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3)制作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a)呈现绿色食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b)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c)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三、创造表现。1、作业要求: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画一画简单的包装设计示意图。2、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交流。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4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五、拓展延伸。1、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2、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1、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2.、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回忆:各种精彩广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二、深入感知: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深入感知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53、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三、尝试作业、反馈指导。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1)版画形式的合理。(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1)展示学生作品。(2)图片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四、创造表现。1、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6五、评析交流,延伸应用。1、讨论评议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学生作业。第二课城市灵光教学目标:7知识与技能: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画一画并尝试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表现标志性建筑和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卡纸等。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欣赏书中图片: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其中你觉得很特别的建筑是?(引导生找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8“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3、导入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城市灵光。二、交流感受: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3、教师小结。三、绘画体验1、提出作业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构想。2、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展示上节课描绘较好的作品,为作品修改提供参考。9二、学生继续上节课作业,将细节描绘出来。1、修改建筑图,突出主体。2、上色。3、整理完成。三、展示评价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第三课时一、欣赏分析:1、学生欣赏书中各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问: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讨论。)2、教师归纳总结:建筑的基本形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多面体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二、交流体验: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其实,简单的纸材通过剪贴折压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变化的建筑模型。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10每一小组发给一座建筑模型,学生观察和讨论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拆开重组的方式更直观地掌握制作步骤。构思新的设计创意。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三、自主创作:1、提出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2、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评价: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展台”,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五、拓展延伸:想象用用易拉罐、包装盒等各种废弃材料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告诉学生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渗透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11第三课俯瞰山川教学目标:12知识与技能: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改变视觉角度,并能学会俯视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俯视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生看课本,体验俯视角度拍的图片。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二、感受欣赏结合教材和图片,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13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三、对比分析1、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四、欣赏评述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运用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欣赏10页下边的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1、摄影作品欣赏:用俯视角度拍摄的《流动的长城》给你什么感觉?2、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3、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第二课时一、欣赏感受:14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2、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二、交流尝试:1、信息交流:(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指导学生选择书中图片资料并适当演示)3、限时尝试绘画。三、对比分析:结合教材、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1、找别扭。(1)教师演示画一画,学生找别扭。(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15(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
本文标题:12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7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