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章阴阳学说从《周易》说起•中医阴阳学说来自《周易》•理解阴阳学说,要了解一些《周易》的基本知识《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孔子:“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研究万事万物的源流,总括天下的规律易经的内容•“《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系辞》):《易经》是古代哲学著作•《易传·说卦》言:“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总结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之书,易经称之为“天地之道”《周易》的形成—河出图•《尚书》载:“伏羲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相传远古时代,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黄河支流中,出现一头形似骆驼,左右生翼,马身龙鳞,高八尺五寸的海兽。这头海兽在惊涛骇浪中踏波飞走,如履平地,它背上的斑点规则、美丽,就叫它为“龙马”。伏羲氏tduty知道后,特地从他的都城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乘桴(小筏子)来孟津观看。他从龙马背上的斑点受到启发,遂发明了八卦,开创了我国远古文明。后人将八卦叫做“伏羲八卦”,龙马出来的河的河道叫做图河,图河干涸后叫图河故道,还在雷河村旁修建了龙马负图寺。其附近还留有马庄(桩)、八卦台等遗迹。•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洛出书•洛书:•传说在大禹时期,有神龟出于洛水(河南洛河),其甲壳上有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人们把它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古称龟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伏羲依此而画八卦先后天八卦图的演变传卦者孔子•孔子作《系辞》,是第一个用文字解释《易经》含义的书•《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的起源《易经》是古代哲学著作•《易传·说卦》言:“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总结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之书,易经称之为“天地之道”周易的核心内容•简易:——,——•不易•变易•简易:——代表阳,——代表阴,复杂宇宙,一分为二,简单明了,容易把握《系辞》: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于其中也。•不易:各有属性,各自独立,平衡有序《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变易: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的核心理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的无限可分性•《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的基本概念:物质世界的二分法核心思想:对立统一规律(自然哲学:朴素辨证法)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依存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的相对性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四季,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五脏为阳,六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药物: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疾病:表、实、热为阳,里、虚、寒为阴阴阳的互相对立两种事物相互对立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互相依存相互依赖、互为根本《医宗必读》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为消长、转化基本形式: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阴阳消长转化:如四季更迭物极必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阐释人的组织结构部位: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脏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脏:心气(功能)为阳,心血(物质)为阴。概括人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属阳,物质基础属阴动者为阳,静者为阴生理功能正常:阴阳平衡说明人的病理变化疾病的基本形式:阴阳失衡死亡的基本形式:阴阳离决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虚阳亢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寒热夹杂,上热下寒阴阳俱损、阴阳两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指导疾病的诊断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诊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亢进明亮者属阳,抑制晦暗者属阴辨证:表、实、热证属阳;里、虚、寒证属阴指导辨证•八纳辨证阴证,里证,虚证,寒证阳证,表证,实证,热证•脏腑辨证:阴证:心阳虚,肾阳虚阳证:肝火旺盛,痰火扰心•六经辨证:三阳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用于疾病的治疗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阴阳并补归纳药物的性能寒凉(阴),温热(阳)辛甘(淡)属阳,酸辛咸属阴升浮(阳),降沉(阴)用药指南:阴病用阳药,阳病用阴药第二章五行学说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五行学说基本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五行的属性五行木火土金水四季发展过程五色五味五气五方五脏五腑五体五志五官春生青酸风东肝胆筋怒目夏长赤苦署南心小肠脉喜舌长夏化黄甘湿中脾胃肉思口秋收白辛燥西肺大肠皮毛悲忧鼻冬藏黑咸寒北肾膀胱骨惊恐耳肝心脾肺肾五行的生克制化1.相生规律生:资生、助长、促进。五行之间人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母亲帮助儿子)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我生:即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2.相克规律克:制约、阻抑、克服。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上级制约下级)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我克:即“所胜”、“所不胜”。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3.五行制化相生相克,互相制约,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木克土,土又生金,金又克木,互相制约,保持平衡。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4.非正常关系•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如心肝火旺,水不涵木子病及母,如肾不纳气而哮喘•相乘相侮乘其所胜,侮其所不胜相乘:乘,是乘袭的意思。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即相克过度,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一致。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上级欺负下级)相侮:侮,欺侮。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侮即反克,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下级欺负上级)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脏腑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即它们之间的生理联系五行属性取象比类木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肝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推演法•肝属木,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主筋,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目筋怒泪皆属木行•因此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大系统生理联系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2.说明脏腑组织器官病变的传变规律相乘相侮的传变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或者叫做“子盗母气”3.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辨证五行配五脏、五色、五味,根据五色、五味变化可推及脏腑病变。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风主动,风气通于肝肝风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疾病的预后,如“白欲如白裹朱,不欲如盐,”4.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脏腑用药,比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确定治则和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母子相生的治疗原则滋水涵木法,即滋肾阴(水)以养肝(木),不致肝阳偏亢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而喘促者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咳嗽之证五行“相克”的治疗原则培土制水法,肾主水,水肿时,补脾以治水肿(土克水)泻南补北法,南属火,北属水,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用泻心火、滋肾水的方法治疗,又称泻火补水法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学说•五脏相关,即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表现在人体生理、病理、辨证、治法、处方等各个方面。•五脏相关与五行相关,意义相同基本要求•理解阴阳五行的含义•熟练掌握物质的阴阳分类法•学会用阴阳分类法归纳各种生命现象•熟练掌握五行分类法,掌握五行与五脏的、五色、五味、五方、气候的对应关系•掌握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与顺序•了解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本文标题: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9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