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7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并理解词义。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熟练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1、学词识字,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时:5教时第一、二教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并理解词义。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通过预习,谁知道课文中主要写了谁?孔子去做什么?(板书课题)二、观看课文动画,直观感受课文内容。三、初读感知,学词识字。1、学习我会认的字:兼、仆、纳、毫、授、佩(1)指名读字打指语。(2)口头组词并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义(3)打手语读词语2、学习我会写的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自读生字。(2)指名打指语并组词(3)打手语读词并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义。(4)读词语3、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四、指导书写(1)出示我会写的字挑出难写的字,讨论记字方法(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让学生说说写时应注意的地方。重点指导: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没有一撇,或一横。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境:右边是“竟”。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五、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每段所讲内容。六、作业:1、写生字。2、读课文。第三、四教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打手语读词语2、回忆课文写了谁做什么事?孔子的老师是谁?二、研读感悟(1)谈孔子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谦虚礼貌)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⑥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2)谈老子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授”。)(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三、再读全文,再感受。四、作业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2、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板书设计:孔子拜师风尘仆仆老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上前行礼第五教时:完成本课练习。教学反思:讲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18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理解词句含义。2.有感情地、熟练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重、难点1、学词识字,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时:5教时第一二教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并理解词句含义。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谁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二、观看课文动画,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三、学词识字,初读课文1、老师打手语带读课文。2、学习我会认的字。(1)指名读字打指语。(2)口头组词并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义(3)打手语读词语2、学习我会写的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自读生字。(2)指名打指语并组词(3)打手语读词并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义。(4)读词语3、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选择常用词语造句。4、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6、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7、指名分段读课文。8、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朗读提升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五、作业1、写生字。2、读课文。第三、四教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打手语读词语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说说?哪句话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课件)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子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那么在盘古创造美丽的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盘古又在干什么呢?二、学习一自然段指名读“混沌”什么意思?想象:混沌一片,天地不分的宇宙是个怎样的世界?此时,盘古在干什么?导入:是呀,盘古沉睡了十万八千年后醒了,拉开了创造美丽的世界的序幕。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盘古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过程?谁喜欢读课文2-4自然段想想作者按什么顺序记叙了盘古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过程。盘古醒了以后----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倒下以后导入:盘古醒了以后,做了什么?品读第2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盘古醒了以后,做了什么?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2、学生反馈。(课件)他见周围一片黑暗,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3、自由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你怎么看到的?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感受“抡起、猛劈”的力度,进而感受盘古的勇猛的形象。)创设情境:你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向黑暗猛劈过去?导入:盘古面对黑暗,毫不畏惧,抡起大斧头,猛劈过去,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自由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标志)从这几组反义词和近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读出你的体会。导入:盘古的这一“抡”一“劈”,让混沌一片的宇宙从此有了天地之分,此时,能用一个成语概括盘古的壮举(开天辟地)导入: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又做了什么呢?四、品读3自然段请先看画面(课件),说说:盘古在干什么?导入:文中怎么写?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反馈。(课件)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看看插图,读读句子,想想: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盘古此时的形象吗?(顶天立地)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手,像图中的盘古(投影文中插图)一般,头顶天,脚蹬地,坚持一分钟好吗?你这样做,什么感觉?容易吗?然而,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生读:头顶着天,脚使劲地蹬着地)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还是——(生读: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多么漫长的岁月呀,到底是什么让盘古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让我们再读,读出盘古的坚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了。导入:盘古倒下了,他创造美丽的宇宙的壮举结束了吗?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六、品读第4自然段1、轻声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盘古倒下以后,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第四自然段的第二、三句)导入:多神奇呀!每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神奇美丽的画。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才有了美丽的宇宙。然而,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用什么换来的?透过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地盘古?(板书:勇于献身)(课件)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导入:确实,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和优美的词句把盘古的变化写得美不胜收,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好吗?盘古身体的变化仅仅这些吗?从哪看出?(省略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我们接着把诗写下去好吗?课件:他的(),变成了()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多么美丽的画面!然而,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用什么换来的?七、总结全文盘古为了创造美丽的宇宙,不惜牺牲自己多么伟大呀!(课件)读第5自然段。四、布置作业1、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从文中摘抄与“隆隆的雷声”相似的词语,并仿写2-3个。板书设计:18盘古开天地苏醒——分开——倒下第五教时:完成本课练习。教学反思: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抓“抡”“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形成,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站1分钟,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19赵州桥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熟练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认识过渡句,知道过渡句的作用。教学重点:学词识字,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时:5教时第一二教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及句子含义。2、熟练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课件展示各种桥。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座一千四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二、观看赵州桥的视频资料三、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老师打手语带读课文。2、学习我会认的字。(1)指名读字打指语。(2)口头组词并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义(3)打手语读词语2、学习我会写的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自读生字。(2)指名打指语并组词(3)打手语读词并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义。(4)读词语3、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选择常用词语造句。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
本文标题:17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0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