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17第六课第二框求索真理的历程
-1-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编制人:于前进审核人:仉景龙日期:2014年9月【教学目标】1.识记:真理的含义。2.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自主学习】1.什么是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2.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重难点探究】(一)材料一对于真理有不同的认识: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美国的实用主义者威廉•詹姆士认为:“有用就是真理”。-2-材料二有段时间,有一部健康类图书卖得奇火,叫《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作者张悟本成了一位“养生明星”,书中所提到的东西也被看成是养生的真理。后来,经国家卫生部调查和专家鉴定,最终证明张悟本不过是个名实不符的养生骗子。在真理面前,任何貌似无懈可击的策划都会变得不堪一击,一切看来完美无缺的包装必将错漏百出。所以,张悟本只能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长远。1.什么是真理?2.材料一中的观点错在哪里?3.结合张悟本事件,谈谈你对真理的认识。(二)人类探月经历了如下阶段:飞往月球的探路者(1959~1965年);1966~1976年期间发展了月球硬着陆、软着陆和绕月飞行技术,并最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夙愿,丰富与加深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1990~2003年,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04年后,继美国、俄罗斯后,欧洲航天局、中国等先后进行探月活动。我国近期的月球探测为不载人月球探测,由“绕月”“着陆”“采样返回”三步接力完成。我国现已由“嫦娥一号”完成了第一期“绕月”工程,并启动“嫦娥二号”作为第二期“着陆”工程的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做好前期准备。你能结合人类探月的经历说明追求真理是一怎样的过程吗?【变式训练】(1)有用即真理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条件性。()(2)真理是绝对的,但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真理。()(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即正确认识,因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4)认识具有反复性,因此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5)人的认识运动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当堂达标】1.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A.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D.真理与谬误是无法分开的-3-2.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能得出的结论是()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②对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过去人们崇拜GDP,GDP一时成为衡量经济发展快慢的“硬指标”;现在人们逐渐认识了GDP的缺陷,正在研究用“综合发展指数”(CDI)一个比较综合、全面反映地区发展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A.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B.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4.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这说明()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经过多次实践的反复,已经确定的真理往往被推翻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知识对接(体现了什么原理)材料信息知识对接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对社会公平进行探索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在分配上奉行绝对平均主义②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随着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我们对收入分配认识的深化,我们奉行的分配政策还要调整、完善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知识体系】【课后反思】学习完本课知识,请写出你的疑难问题:-5-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后作业教师寄语:说一千,到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针对训练】1.我们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不断深化可以说明()①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①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认识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C.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A.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往往是有限的B.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本身C.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D.人们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都具有终极的意义5.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6.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表明真理是()A.对客观对象的反映B.具体的绝对的C.客观的无条件的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7.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6-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8.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二、非选择题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7-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答案【重难点探究】(一)1.【提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提示】上述观点都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无论从真理的内容,还是从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真理都是客观的。无论是波格丹诺夫还是詹姆士的观点都把主现的东西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3.【提示】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张悟本所宣称的真理,被最终证明仅是误导公众的秕言谬说。(二)【提示】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探月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中国月球探测“三期”工程,都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在探月的各个阶段,都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变式训练】1.×2.×3.×4.×5.√【当堂达标】1.【解析】A、C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②说法忽视了二者转化的条件,错误。①③④正确表述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故选C。【答案】C3.【解析】A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D不是认识论的观点。【答案】B4.【解析】材料未体现③,排除,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B5.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②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8-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后作业【针对训练】1.【解析】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①错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非超越历史条件的认识,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答案】C2.【解析】从人们对身体健康标准的认识可以看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观点错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答案】C3.【解析】本题以庄子的名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认识发展规律的理解能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追求真理是无限的,故选A。认识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没有终极真理,B、C错误,D与题干无关。【答案】A4.【解析】“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表明认识受条件的制约,A符合题意。B、D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答案】A5.【解析】材料表明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及其特征。依据其含义,D项正确。A表述不确切,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B错误。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C错误。【答案】D7.【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尽管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管人们的地位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项正确,应选。A、B、C三项观点均错误。【答案】D8.【解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再到准确的漫长过程,形成了多种认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答案】B9.【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首先在头脑中调取有关真理知识的体系,明确其具体内容;然后分析材料发现,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二是发展,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答题方向,即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案】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我们党坚
本文标题:17第六课第二框求索真理的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0363 .html